

叙利亚难题进展缓慢
作者:邹珊( 1月29日,叙利亚反对派与政府在日内瓦举行和谈。图为叙利亚反对派代表团发言人萨菲接受记者采访 )
1月22日,叙利亚问题第二次日内瓦国际会议召开,在内战中对峙了近3年的巴沙尔政府与反对派“全国联盟”首次展开了直接谈判。美国等30余个来自国际社会的代表团参会见证。
2012年6月,第一次日内瓦会议通过了一份联合公报。此次谈判,除了人道主义救援和释放在押人员,主要议题落在了对公报精神的落实上。这也是第一轮谈判在10天后无果而终的原因——虽然接受以公报为谈判基础,但叙双方对于其中具体条款的解读,如建立享有完全行政权的过渡管理机构、建立有意义的民族对话进程等,却存在分歧。“阿萨德政权坚持自己是调停内战的主权持有者,而和谈的要求却相反。”华盛顿卡内基和平研究院访问学者哈桑(Oz Hassan)向本刊分析,“并且,不光他本人无法接受日内瓦公报的各项条例,其高层成员也不会自愿下台,因为这意味着他们将面临国际刑事系统的反人道罪制裁。另外,不难看出,因作战目标、沟通能力等不尽相同,反对派力量分裂严重。”
对谈判持悲观态度的人不在少数。“在不同意停止互相伤害的前提下,谈判成功的基本条件等于根本不存在。”美国和平研究所冲突应用研究中心副主任海德曼(Steven Heydemann)分析说。被取消了参会资格的伊朗总统鲁哈尼亦认为此次会议不存在成功的可能性。同时,俄罗斯与美国立场也不一致。俄方敦促谈判不要在领袖更迭问题上纠缠,应将消除恐怖主义威胁作为优先议题。“谈判的国际环境也不够好,俄国和伊朗根本不接受过渡政府这个概念。”哈桑说。
虽然俄国与叙利亚对于“反恐任务”的强调受到了美国国务卿克里的驳斥,但在哈桑看来,恐怖组织在利用叙利亚乱局为自身谋利的事实也的确使局面复杂化。“华盛顿和欧洲各国因此改变了对叙战略部署,美国国务院中(克里和白宫之间)也出现了分歧。所以,此次会议若注定失败,原因绝非摆在谈判桌上的不同意见,还有表层之下涌动的战略利益博弈。”
“这场谈判最好的结果,是停火协议达成,人道主义救援得以进入。但这也并非外交程序的最终胜利。”哈桑说,“叙利亚大概有930万人需要人道主义援助,对于内战而言,也很难找到好的解决方法。不过,双方毕竟面对面坐了下来,这本身就代表了希望。” 叙利亚内战难题时政外交中东局势叙利亚进展缓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