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军对你撒了谎

作者:宋晓军

空军对你撒了谎0

2014年1月8日,原《连线》杂志的军事撰稿人埃克斯(David Axe)在《外交政策》网站上写了一篇博客。在这篇题为《空军在隐性轰炸机失火事故上完全对你撒了谎》的博客中,埃克斯先用了美国空军隐瞒2010年12月26日B-2隐形轰炸机在关岛发动机失火的例子,接着又例举了F-22和“V-22鱼鹰”等先进战机的常见事故后得出了结论:五角大楼似乎想让美国人认为先进战机很少发生故障,但事实上这些科技含量高的战机的故障不仅是常见的,而且是昂贵和致命的。

埃克斯的博客让人想起去年美国新锐智库“新美国安全中心”的两个报告。一个报告是去年9月发布的《颠覆性技术与美国国防战略》,另一份是去年12月发布的《通过先进制造技术转变作战平台生成模式》。前一个报告提出的一种观点是:规模优势可能再次取代质量优势。即随着对手可能拥有与美国在射程、精度和隐身性能接近的武器平台,发展高度网络化、自主能力强、价格低廉的小型平台,以规模取得优势可能是一种选择。第二个报告提出的一种观点是:用先进制造技术降低和缩短武器平台的生产成本和研制周期。报告以F-22研制的高成本、长周期为例,认为以往靠投资强度与对手在战机上拉开“代差”的做法已不可持续。如果把这两份报告的观点浓缩一下,其实就是要集成网络和3D打印、机器人等技术优势,发展包括无人机在内的廉价的、研制周期短的武器平台。

从目前美国削减国防费的宏观背景,以及企业裁员、削减退伍军人福利的微观背景上看,作为奥巴马政府军事智库的“新美国安全中心”的这两份报告是不无道理的。美国1947年才成立独立的空军(之前是陆军航空队),1948年通过《追加国防拨款法案》后,1949年军用飞机的产量已是1946年的3倍。1953年,战机的研制周期已经是“二战”时的27倍。1954年,军方实施以空军为主的“大规模报复战略”时,技术人员在战机生产总人数中所占的比例已从1945年的9%上升到15%,管理人员是1945年的200%。在这样的投入下,按照上述第二份报告中的举例,1956年开始研制的第二代战机F-4从设计到服役只用了6年,而目前美军在役的最先进的F-22战机则用了22年。从费用上看,F-4只相当于F-22的5%,而F-22按不变美元计价则相当于当年研制原子弹的“曼哈顿工程”的60%,达392亿美元(F-4仅为22亿美元)。从产量上看,F-4生产了2078架,F-22只生产了187架。

说了半天,基本结论就是,因战机设计和制造的复杂性,持续的人力和财力成本已让美国不堪重负。为此必须设法通过技术创新,改变军备发展和作战模式的游戏规则。那么这与中国有什么关系呢?今年1月2日《外交政策》在一篇缩写“新美国安全中心”第二份报告的文章中,给出了一个兰德公司报告的链接。这份研究未来台海两岸军力平衡、长达157页的报告认为,随着中国大陆先进战机数量的提升(2014年1月,全球知名航空专业杂志《国际飞行》已将中国空中力量排名列为第二),即使在美国空军F-22战机的介入下,面对中国大陆使用导弹攻击东亚一线机场的情况下,台海上空的军事优势将很快会被中国大陆斩获。而这恰恰也是近来美国军火商和海、空军纷纷把目光投向无人机的研发与作战使用上的一个重要原因。现在的问题是,一旦未来美国在第一岛链上空采用少数先进战机与大量廉价无人机搭配的方式,进而在空中形成一种新的数量和规模优势后,中国空中力量的建设会有什么对策?(文 / 宋晓军) 空军武器战斗机

上一篇: 转基因鱼油
下一篇: 采棉工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