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捷克首位直选总统即将登台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文 / 邹珊)
( 1月26日,捷克新当选总统泽曼在布拉格出席新闻发布会 )
已经废除的选举传统设立于1912年捷克斯洛伐克独立之时,捷克共和国的1992年宪法将其继承了下来。根据旧选举法,捷克总统由众议院和参议院的议员们投票选出,选票过半者即可当选。伦敦大学学院斯拉夫与东欧研究学院教授汉利(Sean Hanley)告诉本刊,旧选举程序的繁杂与藏污纳垢是其遭到淘汰的主要原因:“各政党需要在数日内多次重复投票,并随时进行调动与协商。此过程中常有玷污国家从政者与政治系统的行为发生。在公众眼里,这套选举方案有失庄重。许多政治家早就提议修宪并引进将总统直选,但最大的右翼政党——公民民主党却以保护民主基础为由表示反对,直到2010年才做出让步。”
现年69岁的直选总统泽曼曾任捷克总理以及捷克社会民主党领导人。这一次,他以无党派的独立人士身份参选,以将近10个百分点的得票优势在第二轮投票中击败了对手、现任外交部长施瓦岑贝格。
由于曾任社会民主党主席,泽曼的执政理念仍属左翼。他认为政府应停止实施财政紧缩政策和养老金改革,并拉动投资以促进经济增长。而施瓦岑贝格身为贵族亲王,是右翼保守派的代表。他的经济理念同泽曼相反:支持现任政府的财政紧缩政策,把压缩财政赤字和维持金融稳定视作关键。
泽、施二人的对峙使选战变成了左右阵营的较量。汉利认为,泽曼的胜选与捷克民众近两年的政治左倾趋势有关。“民调显示绝大部分选民支持左翼政党。”他指出,“因为许多人对右翼政府的紧缩政策、公共服务改革政策感到失望和愤怒。这一点在低收入人群和中、小型城市中尤为突出。”“虽然施氏已尽力避免对自己的政治立场进行强调,但他现任政府外交部长的身份无法掩饰。现任政府非常不得民心。”捷克马萨里克大学欧洲与国际关系研究系主任赫鲁塞克(Vít Hlou?ek)也告诉本刊。
同时,二者截然不同的阅历与气质也影响了选战。“泽曼在捷克是一个家喻户晓的人物,他漫长的从政经历是他的竞选资本。曾任前总理的他经验丰富,懂得如何将信息简单明了地传达给选民。施氏虽然也很机智,在演讲方面却不如泽曼明晰、直接。虽然泽曼任总理期间政府曾高度腐败,施氏却没能抓住这一弱点,只是一味地强调自己阵营的正面性。这可能与他的贵族背景及个性有关:温和、不擅长人身攻击。”汉利说。
近年来,捷克一直是欧盟成员国中的最为“桀骜”的国家,这与即将卸任的总统克劳斯有关。克劳斯是“疑欧派”的代表人物之一,长期公开抨击欧盟。并且,因为担心《里斯本条约》赋予欧盟的过大权力会伤及捷克的主权利益,他在捷克议会已通过该条约的情况下拖延了近两年才签字,使捷克成为27个欧盟成员国中最后一个签约的国家。
如今,泽曼的登台为捷克外交态度的变化带来了转机。在与欧盟关系的处理上,观察家普遍认为他的态度较为平和。“与克劳斯的对欧态度大不相同,泽曼从捷克的政治与经济利益角度出发,比较实际。这一点在第一轮选战辩论中最为明显。”赫鲁塞克指出,“虽然他反对欧洲对希腊等国的救助措施,但肯定不会出手阻拦。”汉利也指出:“泽曼对欧洲一体化并非完全赞成,在保护本国利益上也很坚定,但与克劳斯相比,他更注重实用而非完美。他认为,对于捷克这样的中欧小国,欧元区所带来的长期利益将胜过短期风险。出于防卫与安全的考量,他十分支持欧盟加深政治整合。并希望一旦时机成熟,捷克便能融入欧元区。”
但伦敦政经学院国际战略与外交政策研究员卡迪尔(David Cadier)却认为,新政府在对欧态度上不可能立即调头。他指出,只有出现了执政联盟组阁失败或崩塌等情况,总统才能拥有外交决策权。并且,克劳斯在选战开端对泽曼进行声援的行为,也在提醒着,前总统的影响不会因退任而就此蒸发:“克劳斯依然将参与公众意见。有评论甚至认为,克劳斯对施氏的攻击也许会成为他以捷克主权拯救者的身份重返政坛的热身。” 捷克总统首位捷克时政外交即将欧盟直选登台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