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转的联想

作者:陈晓

(文 / 陈晓)

翻转的联想0( 2013年美国拉斯维加斯国际消费电子产品展览会(CES)上的联想超极本展区 )

CES的挑战

2013年1月,一年一届的国际消费电子产品展览会(CES)在拉斯维加斯开幕,这是所有IT制造企业面临挑战的形象舞台。展厅入口处就是LG的3D巨幕横贯整面展厅墙,视觉震撼,宛如进入未来世界。占地面积最大的三星展厅布置得精美绝伦,从地毯到展台,甚至产品的色调,都统一成银灰和纯白。这家势头正劲的企业发布了世界首款可弯曲屏幕OLED电视,可弯曲面板增强了画面的景深效果,创造出更加栩栩如生的视觉体验,被媒体誉为“带来家庭娱乐领域的突破性创新”。

这些层出不穷的新品,展示的就是IT业的立身之本——创新能力。早在1965年,英特尔公司的创始人——戈登·摩尔博士就提出:在至少10年内,集成电路的集成度会每两年翻一番。集成电路的快速更新,也会推动终端产品的快速换代。后来,IT业的发展把这个周期缩短到18个月——每18个月,计算机等IT产品的性能会翻一番,或者说相同性能的计算机等IT产品,每18个月价钱会降一半。这就是著名的“摩尔定律”。人们曾经多次怀疑摩尔定律还能适用多少年,就连摩尔本人一开始也只认为IT领域可以按这么高的速度发展10年,但事实上,从“二战”后至今,IT领域的技术进步一直是每一到两年翻一番,至今看不到停下来的迹象。这个发展速度和其他传统行业相比,令人难以置信——在世界经济的前五大行业中,即金融、信息技术、医疗制药、能源和日用消费品,只有IT行业始终遵循着摩尔定律预测的速度,而且所有新品的创新,能依赖外力行业的非常少。与其他商品相比,IT产品的制造所需的原材料非常少,成本几乎为零。曾有业内人士计算过IT业的成本现实:一个英特尔的酷睿双核处理器,集成了2.9亿个晶体管,30年前的英特尔8086处理器仅有3万个晶体管。虽然二者的集成度相差近1万倍,但所消耗的原材料相差无几。因此,对IT行业来说,最重要的是想法,即创新的能力。

在摩尔定律提出的两年后,国际消费电子产品展览会(CES)创立。这个展会由美国电子消费品制造商协会(CEA)主办,绝大多数的科技厂商都会在这几天集中秀出自己的最新产品,以及一些尚未量产的创意设计,让人们从中了解到未来一年科技行业的走向和流行趋势。从一开始只有17家厂商参加,到现在展会场地17.4万平方米,3000多家厂商参展,CES可谓见证了尖端电子科技与现代生活结合的IT产业发展史。一些经典的产品或想法都最早出现在这里:比如70年代的八轨磁带、激光影碟机,80年代的家庭游戏机、任天堂娱乐系统、俄罗斯方块……1993年苹果以官方身份出现在CES上,PDA一词就是由时任苹果CEO的约翰·斯卡利(John Sculley)在1992年初CES大展上首先提出的。如果以现在的眼光来看,实际上Newton也是苹果的第一代平板机操作系统平台。现在有不少人认为,20年前的Newton正是使用触摸操作的iPhone OS操作系统平台的创意根源,也是现在iPad的鼻祖。

但在2013年的CES展会上,已经看不到苹果的踪影。同样缺席的还有操作系统的大佬——微软。自去年起,微软已经决定将不再出席CES主题演讲,也不会设置大规模展区。对这些占据某个环节或者某些领域绝对优势的垄断者来说,他们不再需要站在CES的展台上吆喝来赢得注意力。他们的新品就是这个行业的推动力之一。作为目前为止最具创新能力的IT公司,苹果的iPad为所有的PC制造商开辟出了一个新的市场空间,大部分参展的PC、手机,都包含了平板电脑的元素,在苹果开创的IT产品的新空间下做着量变。而微软的Windows8,也是PC新品的一些功能能否实现的关键。

翻转的联想1( 联想ThinkPad Twist )

Google总工程师吴军曾经在《浪潮之巅》中写到个人电脑工业整个的生态链:以微软为首的软件开发商吃掉硬件提升带来的全部好处,迫使用户更新机器让PC制造商受益,而这些整机生产厂商再向英特尔这样的半导体厂订货购买新的芯片,同时向外设厂购买新的外设。在这过程中,各家的利润先后得以实现和提升。在这条IT产业生态链上,软件的开发还是发展的龙头,传统的PC厂商受制于软件公司的开发速度。在华尔街曾有种说法,如果微软的开发速度比预期的慢,软件的业绩不好,那么就一定不能买英特尔以及惠普等公司的股票了。在这个生态链中,只有操作系统开发商和处理器制造商们是不可替代的,它们在提供新的,但是越来越消耗资源的服务同时,使得用户不得不几年更换一次手机等个人消费IT产品。原本属于耐用消费品的电脑、手机等商品变成了消耗性商品,刺激着整个IT领域的发展,成为CES展厅内层出不穷新品的背后推动力。而生态链上游的快速更新换代,也推衍到了硬件制造商领域,并且让下游的竞争更为激烈。今年在CES举行的联想媒体见面会上,联想中国区总裁陈旭东就说过,新品上市的有效生命期就是半年,超过6个月就不好卖了。

Google的首席执行官埃里克·施密特在一次采访中总结了一个反摩尔定律:如果一个IT公司今天和18个月前卖掉同样多的同样产品,它的营业额要降一半。IT界把它称为反摩尔定律。任何IT公司践行了这个定律,都说明公司经营正进入一个可悲的状态。反摩尔定律和摩尔定律相互印证,逼迫着所有的硬件设备公司必须赶上摩尔定律规定的更新速度。事实上,以往的硬件和设备生产厂作为IT生态链中的被动跟随者,都活得非常辛苦。曾经有研究机构列举出了各个领域最大公司的最新股值和它们最高值的比例:其中除了IBM不是单纯硬件厂商,而有很强的服务和软件收入,得以将股票维持在较高的水平,其余公司的股票每况愈下,和它们最好的水平相去甚远。如果这些公司的发展一旦不能做到摩尔定律规定的发展速度,盈利就会一落千丈。因此在展厅中,单纯靠PC为主营业务的厂商展台并不多。在它们的产品链还没有在消费电子领域做出足够成功的拓展时,英特尔成为PC产品的一个中介展台。

作为最大牌的处理器生产商,英特尔是CES展会上的明星厂商。这家公司对世界最大的贡献在于,在它之前,所有的计算机公司都必须自己设计处理器,这时的计算机成本很高,而且难以普及。随着英特尔不断地为全世界的各种用户提供廉价的、越来越好的处理器,使个人PC得以普及,也在消费电子产业的更新换代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2013年的CES展上,英特尔仍然是PC制造商们的好搭档。在英特尔的展厅处,可以看到众多品牌的PC。为了回报这些为他们提供利润、购买产品的制造商,英特尔展厅的一角特设了一个笔记本电脑新品的展示区。这是最群情沸腾的一角。一位亚裔女性员工和一个黑人司仪在台上介绍不同品牌的硬件合作商的新品。第一款PC产品就是联想可360度翻转的平板笔记本Yoga。当主持人缓缓向后扳动屏幕,演示360度翻转时,这个在去年已经闪耀过CES的产品,仍然赢得了台下人群的赞叹声。

翻转的联想2( 2012年10月,联想发布平板笔记本电脑IdeaPad Yoga )

创新能力的形成

联想的展厅并没有设在CES的展厅内,它选择了拉斯维加斯一个赌场的酒吧作为新品的展示场地。这个独特的位置选择,或许可以看出企业力图与众不同的微妙心思。正如联想集团董事长杨元庆曾经说过:“我们和其他的PC厂商都不一样。”这个“不一样”首先就是对自身的定位——不只是一家IT生态链上的外设厂,而是具备创新能力的IT企业。

但对PC厂商来说,保持旺盛的创新能力,并准确对接用户的个体需求并不是一件顺理成章的事。IT生态链术业有专攻的分工,反而阻断了用户终端与研发源头之间的联系。联想董事长兼CEO杨元庆也清楚地看到这一点:“现在很多PC厂商都认为PC是大众商品,他们自己不做制造,因为不做制造所以把研发也丢了,到现在形成的习惯就是到台湾的ODM、OEM厂商去挑产品。这肯定制约了行业的发展、创新。为什么苹果能够乘虚而入,就是因为我们的行业已经形成了习惯,最接触客户的就是我们这些做整机、最终集成的厂商,最接近客户的不做创新,就是了解客户需求但没有创新能力。但是所谓的核心厂商,比如英特尔、微软不接触客户,他们只接触我们,所以就造成了这个行业的一个割裂。而像苹果这样的一些企业可以端到端整合,从了解客户需求到把产品做出来,所有的能力都具有,所以这是为什么在最近一段时间能够有好的表现的原因。”

苹果是IT产业传统生态链的化外之民,也是值得所有同行研究的案例。关于苹果封闭的端到端一体化系统是卓越还是注定失败的,曾经是IT界争论的话题。《财富》杂志还专门就这一话题进行探讨。有一种观点认为,在Google推动移动系统安卓这样一个开放平台后,封闭系统没理由存在。但另一种观点却反驳:“封闭系统虽然名声不好,但它们很好用。苹果公司能够通过捆绑硬件、软件和服务,并进行紧密控制,成功超越竞争对手,推出优美的产品。”以至今为止的市场表现来看,后一种观点更具说服力。

翻转的联想3( 2013年国际消费电子产品展览会(CES)上,联想发布高端智能手机K900 )

但联想是并不甘心居于生态链中受制于上游的PC制造商。“我们一直在力图打破现在的一个瓶颈现状,所以我们了解客户,要推动后端,要后端零部件厂商通过更紧密的合作来开发出、创新出有针对客户需求、更适合客户需求的产品。”杨元庆说。

联想试图通过向IT生态链的上、下游拓展,以激活因传统产业分工的割裂而丧失的创新能力。联想创新能力的原发地分为两个部分:内部称之为两极创新——一级是联想研究院,主要是对于一些前瞻性的技术、前瞻性的零部件进行研发,到一定程度的时候转化成为产品技术。另一级则是联想的产品部门,下辖两个集团,一个是刘军领导的移动互联和数字家庭集团,另一个是PC产品集团,凡是要上市的东西都是在这个产品集团里研发。前瞻概念和市场需求的两级融合,已经表现出了一定的创新能力。比如此次在CES上仍然得到消费者赞叹的Yoga概念的产生和前期研究都是联想研究院的项目,早在2005年就以此概念原型得了工业设计奖,直到一年多前才转到PC产品集团里。

联想曾一直骄傲于自己是真正的国际集团。这个“国际”的概念,不仅在于其董事会成员的国际化,以及在全球市场中放手采用当地管理人员等举措,联想还形成了中、美、日创新三角。在美国和日本主要是针对企业客户的Think产品的开发,而近年来购买的日本NEC也有消费产品的开发部分。杨元庆对记者说:“我们每年大概有好几十亿元的投资,我们现在每年都会产生上千件的专利,所以我觉得这个方面在中国企业里还是领先的。”

创新能力的另一个获得渠道则是通过并购。反摩尔定律使得IT行业不可能像石油或者飞机等大型制造业那样只追求量变,而必须不断寻找革命性的创造发明。因为任何一个技术发展赶不上摩尔定律要求的公司,用不了几年就会被淘汰。大公司们除了要保持很高的研发投入,还要时刻注意周围和自己相关的新技术的发展,经常收购有革命性新技术的小公司,甚至出钱投资一些有希望的小公司。

在中国企业的海外并购史上,联想保持着惊人的成功率。首先是2005年5月并购IBM PC,在当时被业界称为“蛇吞象”。并购之初两家加起来是130亿美元的规模,联想只占30亿美元,被并购方IBM的资产是100亿美元。但7年后,联想的营业规模已经达到了300亿美元,并在美国北卡罗来纳州设立运营中心,使其成为联想“创新三角”的其中一角。对于并购和增强企业创新能力的关系,杨元庆说:“对于比较大的市场、比较关键的市场,你光派营销团队是不行的,最好要有研发的团队,在当地来进行开发当地适用的产品,而且把当地的人才充分利用上。不仅仅开发当地所需要的产品,也可以开发给全球使用的产品,你的生产制造最好在大的市场上面也都当地化,这样可以更快响应客户的需要,具有相当的快速和灵活性。所以我们最近一是通过并购的方式,再就是通过自我发展的方式,像在发达国家的美国、日本、德国都已经建立起了这样的基地或大本营,在新兴市场中国、印度、巴西也都有这样的基地了,像在巴西收购了CCE公司,CCE是PC+方面的厂商,不仅仅有PC,而且是电视、手机都有。当然过去集中于中低端,在未来的话,像联想产品覆盖在中高端,这样通过现在已经建立起的通路就可以快速发展,而且在亚马孙地区有专门针对消费产品的生产基地。”

翻转的联想4( 2012年10月,联想发布平板笔记本电脑IdeaPad Yoga )

平板笔记本的第一次量变:插拔式

2010年1月27日,苹果公司在旧金山发布了iPad。这款产品在发布会上激起的狂热,令几年前的iPhone发布现场也黯然失色。媒体对这款产品的推崇程度甚至上升到宗教的高度。苹果的iPad实现了“平板电脑”这个新概念,也给所有的消费电子生产商开辟了一个新的市场空间。这个空间的特点是:“能用来很好地浏览网页、电子邮件、照片、视频、音乐、游戏和电子书。”因此这个产品的核心本质是显示屏。产品所有功能和设计都必须服从屏幕的需要,并具备让人有拿的冲动。边缘的底部比传统的笔记本电脑显示屏更圆润,而且产品非常轻薄,让拿的人忘记它的存在。

因为这项计划是苹果放弃设计低成本上网本的想法,将资源投入平板电脑项目后的结果,它的一个革命性变革在于舍弃了键盘,因此也被业界认为敲响了“后PC时代”的警钟。这对传统的PC生产厂商都不是好事。但站在联想的视角,看起来日薄西山的“后PC时代”,或许可以转换一下视角,成为充满希望的“PC+”时代。杨元庆和同事们坚持相信,虽然传统的PC就是台式电脑和笔记本电脑,但在这方面依然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比如今天看到的笔记本电脑从过去不能翻转、不能折叠的形态过渡到今天平板笔记本的形态,一定会让笔记本电脑焕发青春,有更多的用户会喜欢它,会选择它,因为它有不可替代之处,它有键盘,它的屏幕也可以比较大,它的功能也会更加强大。下一步的创新就会是在这个领域。”

2012年10月,联想发布了自己的平板笔记本家族,这是一个新的产品业态的名称。这个产品舍弃了手写笔,以另一种方式实现了比尔·盖茨的预言——触摸和更便捷的文字输入将共存于一台轻便的机器中。平板笔记本兼有笔记本电脑和平板电脑的双重优势——既有笔记本电脑传统的交互界面,也就是键盘和鼠标,又可通过手指触控屏幕,对于娱乐和捕捉内容非常有效,而且重量非常轻。其中ThinkPad Helix,在企业客户里是受到极高夸奖的超级本电脑。这款产品是以笔记本功能为主的ThinkPad,主机是很高性能的笔记本电脑,以插拔的方式解决了平板电脑最被人诟病之处:缺乏易于使用的文书作业软件与可便捷处理文书作业的键盘。

插拔概念是基于平板电脑基础上做出的一个量变,这个概念并不算独家。但一位IT界评论家说:“让我佩服的是,联想能够在如此短的时间内推出概念产品,远远出乎我的意料。与戴尔、惠普的平板电脑相比,这款概念产品出尽风头,这说明联想在平板电脑上下足了功夫。”联想对平板笔记本的市场表现有很大的企图。联想中国区总裁陈旭东在阐释联想的产品战略时说:“因为平板电脑这个品类是苹果发明的,所以它占有很大的优势。我们的策略就是去抑制这个平板市场的发展,怎么抑制它呢?通过大屏幕的手机和我们平板笔记本产品双向挤压Pad这个市场,保持它不是很快地增长,使得我们在这个领域的总体竞争优势扩大。”它确实做到了。甚至在消费者对消费电子产品要求比较高的欧洲,联想去年的市场份额增长迅猛,连续两个季度市场增长高过30%~40%。其新上任的欧洲、中东及非洲地区总裁蒋凡可·兰奇(Gianfranco Lanci)告诉本刊记者:帮助联想在欧洲获得市场成功的主要产品还是笔记本家族中的成员。

但和苹果这样一个强劲的对手相比,插拔的概念,看起来像是传统PC对平板电脑有些笨拙的反击:因为插拔并不太舒适,而且留下一个臃肿的底座,在乔布斯已经奠定的IT产品简洁美学的背景下看起来有些粗糙。而且实现插拔式的技术壁垒不高,因此这个概念的应用者很多。在2012年,华硕,宏碁、东芝都有推出具键盘基座的平板计算机款式,其他厂牌也陆续跟进,抢食商务市场大饼,增加平板计算机销售量。要想获得独一无二的市场份额,联想的平板笔记本家族还需要更明星、更难以复制的产品。

翻转的联想5( 联想集团副总裁、创新设计中心总经理姚映佳 )

Yoga,翻转

早在2004年,在联想设计团队的一次头脑风暴会议上,一位对中国文化很感兴趣的新西兰员工提出了一个有趣的概念。他希望有这样一款笔记本产品,既可以用于日常文字图像处理等工作之用,又可以随时翻转过来,在屏幕上练书法,写写画画。这个想法是Yoga的雏形。

8年以后,联想发布了一款多形态变形笔记本电脑,取名为Yoga。这个名字形象地表达了这款产品最具标识的特点:可以360度折叠,使笔记本电脑呈现出四种形态。而且它只有不到17毫米的厚度,1.47公斤的重量。Yoga的屏幕是玻璃的,它的表皮用了一层特殊的人工麸皮技术,因此可以抵抗和硬物摩擦时留下的刮痕。当这个产品放在桌面时,麸皮的支持面接触桌面,保护键盘不会碰到桌面。而能支撑笔记本360度翻转的双转轴,经过了2.5万次0~360度的开合测试。按照每天开关10次笔记本电脑(每人每天平均6~7次)来计算的话,转轴的寿命将近7年。

Yoga是联想平板笔记本家族中最“完美兼顾”的产品。比起插拔,它的整体形态更为轻盈简洁,可以算是联想在平板电脑基础上量变的极致。这款笔记本Yoga在2012年初拉斯维加斯CES展览上获得了15项大奖,是整个大会上获奖最多的一款产品。以往因为品牌的知名度不高,联想在进入一些高端零售店面的时候,相比其他品牌要有一个折让价,“高的品牌卖1000块钱,我们就只能卖950块钱”。但Yoga已经在一定程度上扭转了这个局面。目前在北美和欧洲市场,Yoga都已经供不应求,在市场上断货了。

姚映佳是Yoga的首席设计师,也是联想1996年招聘入集团的第一位设计师。当时工业设计的概念尚未深入人心,姚映佳常常被称为“新来的美工”。但姚映佳入职不久,就拿出一份手写报告——《建立一流形象设计室的报告》,提出要“让电脑像时装一样漂亮”。

对一个设计师来说,产品设计有两个部分,一是设计出与用户体验舒适度相符合的产品,这要求设计师是一位深谙现代生活趣味的人。姚映佳是一个热爱生活的人,他说自己最近的兴趣是研究吃,了解一些特别的美食,到底什么时候出现的,为什么有这样的东西存在。他还曾经请联想设计战略研究室的员工,好好了解一家知名的高档连锁川菜品牌,研究其美食制作过程。对于生活和IT产品之间的关系,姚映佳有自己的理解——“不管是产品设计还是其他方面的设计,你解决的不仅仅是一两个问题,你往往要在同一个时间解决多个问题,包括材料的选择,我的面料是什么,我的板形会是什么样,你会想很多问题,这个过程叫作连续统,把不相关的问题关联在一下,这是一个创造型思维模式的描述,这个就包括了我们对于吃、穿、住、行、玩多个领域的日常积累。”因此,在联想设计团队的设计研究报告里,有专门的合作伙伴会做社会趋势和流行趋势研究。每个月,设计团队都会得到关于社会上衣食住行玩流行趋势的报告,并定期有方法整理。

2004年,联想希望通过产品形态的创新树立消费产品的品牌形象时,经过用户调研发现:用户喜欢自由自在、简单随性地使用笔记本电脑。此外,还希望在多种场景、多种状态下使用。姚映佳回忆:“在寻找设计灵感的路上,联想设计师的目光被一个普普通通的日记本所吸引。它非常轻薄,可以带在身边,自由地翻转,记录我们的生活和心灵。下一代笔记本电脑就应该是这个样子,它不仅极致便携,更能自由翻转。”从那时起,联想就确定了下一代笔记本“Journal”(日记本)的设计语言,致力于开发一款能够像日记本那样翻转,让用户在多个场景中都可以得心应手使用的笔记本产品。

实际上,在与联想更早面市的以插拔概念实现平板笔记本的产品相比,Yoga的设计在同步进行。但最初的概念产品中,屏幕和底座通过一个可锁定角度的软皮相连接,而非现在的双转轴设计。而且以当时的技术来看,要实现Yoga的设计,整机的厚度和重量将无法达到便携的标准,因此这款产品未能投入实际的产品研发。

而且作为IT生态链的下游企业,一款新产品能否成立,在很大程度上还受着上游的约束。杨元庆曾经坦承:“Windows 8也是一种影响,包括很多消费客户也是在等待着这个新的操作系统的出现。坦白地说,这个新的操作系统不触摸的话就没有价值,要触摸的话最好就是平板笔记本。联想的平板笔记本是对于Windows 8最佳的演绎,既可以有键盘又可以触摸。Windows 8已经上市,那些持币观望的人就会逐渐开始心动。”

Yoga可以说是到目前为止联想作为一个传统PC生产商,向“后PC时代”逆袭的代表作。它更准确地表达了联想对PC+的期望:借助软件的更新进步为硬件创造空间,研究出更符合用户体验的终端产品,通过产品的革新来让传统的PC焕发青春。而且更重要的是,相比插拔式概念,实现翻转的技术含量高得多。支撑360度翻转的铰链设计,以超出普通笔记本电脑测试上万次的标准完成,保证它在使用过程中扭矩比一般的大,增强了切换强度。这么一个看似简单的转折设计,包含的专利有34项。从去年推出Yoga至今,同行内还没出现翻转自由度相同的产品,这让Yoga可以保持更久的市场优势。

但一个好的产品能否卖得好,这是一个更高级的超越技术的要求,更大程度是与营销方式相关的。消费电子产品的营销与针对企业客户的传统PC营销模式大有不同。如何把一款新产品推向市场,并能引发时尚潮流,是中国企业要学习的事情。姚映佳和他的设计团队为联想的消费电子营销也做了很多事情:比如在北美与NBA合作,欧洲与“一级方程式”合作。联想中国区首席营销官魏江雷回忆:“联想第一次尝试时尚营销是一款暮光橙颜色的U300笔记本产品,我们做了一次时尚发布会,第一次把时尚的概念放到我们的发布会里,紧接着在北京做了第一次时尚派对,映佳和他的团队设计了很多的装饰,比如手镯、胸针。我们看了以后很惊讶,一个设计作品能够把科技的元素用不同的方式表达。紧接着我们设计了很多电脑配件的包、手机的包,因为使用者要参加很多派对,女孩子有时候穿很漂亮的晚礼服手机没有地方放,带在手上可以随时打电话。”

但对制造一个经典产品来说,仅仅依靠一个声势浩大的派对或者一些配件设计并不够,还需要一个对产品有足够信心并具备说服力的主角。苹果的每款经典产品推出,营销的工作都做得极其严苛,有关品质的强调渗透在iPad推广的每个细节。在iPad的发布会上,椅子是勒·柯布西耶设计的,边桌则是埃罗·沙里宁的作品。但产品最大的推动者和明星还是乔布斯本人。他是个激情洋溢的表演者。发布会上,他从容地走到一把舒适的皮革椅子和一张边桌前,演示iPad的使用。他浏览《纽约时报》的网页,给朋友发题目为“哇,我们真的在发布iPad”的邮件。他翻阅相册,使用日历,看Google地图,观看《星际迷航》和《飞屋环游记》,并播放鲍勃·迪伦的《像一块滚石》。

杨元庆也需要学会出任这样的角色。他是第一代必须在世界舞台上表演的中国知识分子和企业家。IT业可能是最国际化的产业,这个行业的基本规则还是由西方制定的,对缺乏当众演说传统的中国知识分子来说,这个任务比起学习管理一个跨国公司来说,并不更简单。2012年10月12日,联想在上海举行了一场力求时尚气质的发布会,推出了Yoga平板笔记本。这场发布会融会了时装、歌剧、交响乐、舞蹈等元素。中国企业正在学习西方的先行者,如何将一个优秀的作品制作成时尚。发布会上,杨元庆率先登场,他身着一席黑色修身礼服,佩戴黑色领结,在T台上像模特一样走了个来回。

翻转的联想6( 联想首款智能桌面IdeaCenter Horizon  )

Horizon,翻转的进步

2013年1月,在拉斯维加斯的CES发布会现场,联想中国区总裁陈旭东和影星李冰冰配合,戴着墨镜,以特工的造型出场,为现场的来宾和记者介绍联想的智能手机新品K900。这款联想寄望于冲击高端市场的新手机,采用了瑞士钟表的时尚设计,并嵌入了可以媲美微型单反相机的摄像头。发布会上,另一个重要的节目是杨元庆和李冰冰一起演示了用Horizon桌面玩游戏打冰球。Horizon是联想的世界首款智能桌面电脑,这是一台可站立也可平放的电脑,拥有超大屏幕。当它站立时,是一台拥有超大屏幕、外表漂亮、功能强大的台式一体机。但当它以180度翻转放平时,它成为一张可多人共同使用的娱乐桌——可以实现多个人、多双手在大屏上同时操作。因为对手是影星李冰冰,杨元庆将游戏名称戏称为“打冰冰”,引起台下哄堂大笑。在世界舞台上表演,表示出对自己产品的自信力和幽默感,联想的高管们正在努力适应企业国际化给自己角色带来的各种挑战。

Horizon是一款新的创意产品,它扭转了传统个人PC的概念,将人们面对面地联系起来,实现了“人际运算”。为了阐明这台机器的意义,杨元庆在发布会上讲了一个自己的家庭故事:“前几天我在网上看到一则新闻,说一个爷爷,因为儿孙在吃饭的时候都在玩平板和手机,气得摔了盘子,那篇新闻的标题发人深思:‘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是我们坐在一起,我在看Pad,你在玩手机’。如果能有这样一台设备,有丰富多彩的应用和服务,能让家人、朋友重新坐在一起,一起玩,一起乐,一起学习,我相信,它不但不会产生距离,反而更能促进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不久前,Peter给了我一台Horizon让我试试,它陪伴我和家人度过了一个难忘的新年假期。父母的平板电脑、智能手机里存了不少老照片,我通过‘乐关联’把这些照片都放到了Horizon上,一家人围坐在宽大的屏幕旁,一起翻看,回忆起很多美好的往事。孩子们最爱一人一边坐好,在上面比赛画画,做智力抢答。因为是寓教于乐,我也就没给他们限制时间。我太太迷上了跟孩子们一块玩‘捕鱼达人’,借助特制的游戏手柄,她的准头很好,几个炮弹就能逮到一条大鲨鱼。我开电话会的时候,喜欢在一体机模式下播放PPT,几个小时下来,也不觉得眼睛累。就像家里能把家人、朋友聚在一起的餐桌一样,Horizon已经成为我们家又一个聚拢人气、其乐融融的桌面了。”

实现家庭共享概念,除了一个超大显示屏外,更重要的是一系列配件的设置。一个看似简单的改变,背后却涉及技术的一系列更新,几乎都可以写成一篇技术故事。比如为Horizon特制的色子,虽然比在生活中使用的色子要大,但它仍旧是一个小体积的物品,要在它的内部放入可反复充电的电池(这种电池要比一般的纽扣电池大)、充放电电路,还要放入天线、处理器、重力传感器、微“主板”以及配重等,着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此外,Horizon的色子并不是普通的色子,它要能与电脑之间进行沟通,既能测算出自己的点数,又能迅速地反馈给电脑,还要非常省电。

设计最初,研发人员想到了已经在个人笔记本电脑上相当成熟的通信芯片,比如WiFi、蓝牙等,但传统PC上现有的通信方案对于体积小巧的色子来讲,是色子的小巧体积无法匹配的。比如,色子中的可充电电池仅有硬币大小,最大电量仅有普通手机电池的2%左右,这么小的电池,根本无法支撑WiFi工作。

一开始研究人员离开传统的PC技术,选择了Zigbee技术——一种用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短距离、低功耗、低数据速率的无线技术,它无法像WiFi一般快速传输数据,但是在这个场景下,却可以大显身手。但在后续的测试中,研究人员发现,虽然Zigbee已经是低功耗的技术,但高使用率的色子,由于与Horizon的频繁通信,耗电量依旧很大。最后大家通过对用户掷色子的习惯进行研究,以优化算法,让色子本身可以监控并判断自身的运动状态。也就是说,当色子在使用者的手里被转动或者在屏幕上转动时,色子并不与Horizon进行通信,而是当它确认自己是在被投掷并停止后,才会与Horizon通信,这样就大大节省了用电量。如今在CES上展出的色子,在充一次电后,按每天投掷500次的使用率计算,大约可以支持30天左右。

Horizon也是使用了翻转的概念,大大拓宽了应用空间。但能支撑一个27英寸的超大屏幕翻转,与Yoga的屏幕翻转相比,又提出了新的技术考验。支撑Horizon实现翻转的是屏幕后面那个被称为“智能铰链”的轴。因为机体的轻薄设计,负责轴设计的研发人员只能在非常有限的空间里去完成这个任务。他们使用了传统钟表行业中使用的卷簧,保证轴以任意角度都可以支撑27英寸的机体。但是卷簧的使用,会让轴在松开的时候快速反弹,研发人员引入了微型工业用液压缓冲器。这种缓冲器常用于汽车后备厢,但是Horizon中使用的更加小巧。

用极尽巧思的技术,却回归最传统的家庭游戏氛围,这可能算是IT技术对已日渐淡漠的家庭文化的致敬和新贡献。个人PC让现代人成为孤岛,Horizon提出的共享概念是一种更具温情的思维变化。更重要的是,这款产品让联想的乐商店有更多的用户终端支持,有助于联想拓展产业生态链的上游。随着Horizon的上市,会有越来越多为Horizon开发的游戏问世。更重要的一点是,Aura中已经集成了联想专为大屏智能桌面电脑开发的应用商店,用户可以很方便地下载到最新的应用。杨元庆曾经表达过的“了解客户,要推动后端,要后端零部件厂商通过更紧密的合作来开发出、创新出有针对客户需求、更适合客户需求的产品”,正借助新的产品在慢慢实现。

从插拔,到翻转,再到Horizon,联想的产品正在一步步提出细微的新概念。摩尔定律对IT市场的影响是,产品更新换代的超速度,给企业挑战,也总给具备创新能力的新公司机会,就像今天的苹果当年曾经只是一个低档的电脑生产商。但IT领域的创新和进步也分为量变和质变。为了赶上摩尔定律预测的发展速度,光靠量变是不够的,每一个新的技术和品种,过不了多少年,量变的潜力会被挖掘光,这时就必须要有革命性的创造发明诞生。对在起跑阶段并不占据优势的中国IT企业联想来说,依靠平板笔记本、Yoga、Horizon等产品,可算在苹果开辟的平板电脑空间中做出了一系列量变。这些量变,可能还不足以改变市场格局,但可以让联想依靠这些量变,慢慢占领市场,创造利润,为革命性的变革争取空间和资金。 翻转联想

上一篇: 杨元庆路线
下一篇: 联想的欧洲攻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