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贾德访问埃及:两国关系将全面解冻?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

(文 / 邹珊)

内贾德访问埃及:两国关系将全面解冻?0( 2月5日,埃及总统穆尔西(右)在开罗与到访的伊朗总统内贾德会晤 )

据报道,除了协商“如何以非军事干预的方式结束叙利亚流血冲突”,两位领导人还就“增进埃及和伊朗关系的途径”进行了讨论。内贾德对媒体表示:“若德黑兰和开罗在地区和国际问题上看法越来越一致,很多(问题)将发生变化。”

在叙利亚问题上,伊朗与埃及持相悖立场。内贾德支持巴沙尔政权,穆尔西则站在叙叛军一边。但这并非两国非正常外交关系的主导因素。埃伊关系的恶化始于上世纪70年代末。1978年,埃及因同以色列签订了《戴维营协议》这一和平条约而惹恼了伊朗,被伊朗新政权指责为“穆斯林的叛徒”。1979年,伊朗爆发了伊斯兰革命,时任埃及总统的萨达特主动邀请了被推翻的伊朗巴列维国王赴埃及政治避难。同年4月,两国断交。后来,因埃及在两伊战争中向伊拉克提供支援,两国关系下降至历史最低点,至今尚未恢复大使级外交往来。

政治因素以外,两国的宗教传统亦不相容。伊朗是波斯民族,以逊尼派穆斯林为主;埃及是阿拉伯民族,以什叶派穆斯林为主。它们同时又是所谓“激进”与“温和”派国家的代表。穆巴拉克执政期间,埃及因宗教原因与伊朗保持距离的倾向非常显著。

2005年内贾德执政以来,两国关系渐露缓和迹象。2011年埃及革命后,这一倾向进一步突显。去年8月,穆尔西在宣誓就职刚满两个月时就赶赴德黑兰出席了不结盟峰会。一些埃及官员也多次表态,不打算延续穆巴拉克的对伊政策。“穆巴拉克政权的倾倒为埃及带来了全新的外交前景,与伊朗这一主要地区力量和解是计划之一。”伦敦大学伊朗研究中心主任、《国际政治中的伊朗:伊斯兰共和国的问题》的作者阿迪布-蒙哈达(Arshin Adib-Moghaddam)告诉本刊,“伊斯兰革命以来,穆兄会在意识形态与制度上都与伊朗有所联系,这些联系如今被转换成了外交资本。而伊朗欲与埃及建立战略联系的想法也是酝酿已久。现任埃及政府有伊斯兰根基,这对于伊朗来说是全面建设两国关系的良好时机。”美国布鲁金斯研究所中东研究员莫曼尼(Bessma Momani)也在研究报告中指出,内贾德访埃与埃及革命的大背景密切相关。在他看来,内贾德是在向外界展示,埃及革命的胜利也有伊朗的一份功劳:“伊朗人将埃及革命也称作‘伊斯兰革命’。他们认为,穆巴拉克的倒台是中东地区所有受西方支持的政权的一次集体挫败,以及民粹伊斯兰主义者从伊朗汲取经验的一次胜利。虽然对于埃及本国民众而言,两年前那场革命不过是针对腐朽政府的一次国门内部运动,与外界相关甚少。”

但“商讨叙利亚问题”也并非内贾德的借口。美国纽约新学院大学国际事务专家奥唐奈(Thomas W. O'Donnell)向本刊指出:“目前,国际社会正在对伊朗实施空前严厉的能源出口限制,这给伊朗的国内经济与政治带来了巨大影响,内贾德的领导地位也因此而岌岌可危。伊朗所有阿拉伯邻国都支持美国与欧盟这两个制裁的主要实施者,叙利亚是内贾德眼下的唯一伙伴。”美国佛蒙特大学政治学教授高斯(F.Gregory Gause)则认为这并非可行之计:“叙利亚问题在这次会谈中很难取得进展。伊朗坚定支持阿萨德政府的行为早已备受穆尔西谴责,而埃及在叙利亚的影响又非常有限。”

但无论动因何在,内贾德与穆尔西的专程会面已经引发了外界对于双方关系即将全面回暖的猜测。可观察家们并不认为埃及会轻易买账。“作为阿萨德政权的支持者和激进的右派宗教领导人,内贾德在埃及并不受欢迎。美国、欧盟和其阿拉伯邻国对现任伊朗政府也不信任。”奥唐奈告诉本刊,“可埃及仍然在依靠来自美国的经济和军事援助,且并没有放弃与沙特在阿拉伯世界争夺领导地位。所以,与伊朗结盟对埃及毫无益处。”

在奥唐奈看来,无论是穆尔西、穆兄会还是世俗自由派的领导者,与伊朗结盟都不是他们的真正兴趣所在:“通过接受内贾德到访埃及,穆尔西一则展现了他与美国所保持的距离,二则展现了作为一个地区权力的协调者,他是有潜力与沙特一争高下的。” 解冻访问伊朗革命时政外交两国关系中东局势伊朗伊斯兰革命内贾德伊朗经济全面伊朗政治埃及

下一篇: 猎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