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姨妈的烦恼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文 / 聂武钢)
要过年了,我去看望乡下的姨妈,她老伴去世多年,儿子在北京打工,姨妈带着小孙子生活,家里有大片水田、旱地和林地,所产丰富,虽然生活不算富裕,却也衣食无忧。
姨妈家房子建在山间,环境很好,背山面水,大树环绕,离318国道也不远,交通便利。门前那条丹水河,是从峡谷里流出来的,清澈冰凉,“山不高而秀,水不深而阔”,曾经盛产大鲵,也就是娃娃鱼。小时候我最喜欢暑假到姨妈家,最爱干的则是捕鱼捞虾,还用簸箕捞到过甲鱼和小娃娃鱼,姨妈说娃娃鱼是小孩变的,晚上会哭,我就很害怕这些小怪物,把它们都放了,只留鱼虾。
中午吃饭,山珍腊货干河虾,都是吾爱。朵颐之余,发现姨妈明显坐立不安,一问才知道原因有三:一是附近开了大锰矿厂,常偷排浓烟、污水,它每年交的税有数十万元,也会跑关系,所以地方上想方设法庇护它。附近乡邻开始有得肺癌的了。二是溪水上游在搞旅游开发,所谓旅游开发无非就是镇上看到有人来搞露营、溯溪等潮流项目,就设了几个卡子收门票,钱其实也没到镇里,都落村霸腰包了,干净的溪水中却从此随处可见塑料袋等垃圾。有些越野车还时常在溪里的砂石或浅水里矫情一下,用姨妈的话说:车上下来些白肉垮垮病秧子似的人,到处撒尿。车还常坏在溪里,修理时上游就漂来大片大片的油污,附在溪边的石头上,丝缕不绝。家里吃水做饭都靠溪水,姨妈很担心宝贝孙子的健康。第三呢,是姨妈最担心的,镇里宣称要响应城镇化号召,创建什么明星镇,搞统一建房集中居住,让农民上楼,这片溪边的宝地会用来招商,搞旅游开发,开发商早已内定:本地一包工头在北京注册了一公司,然后被招商回来享受优惠政策,可能春节后就要开始规划和实施。姨妈在这里住惯了,曾到儿子打工的北京朝阳区住过一段时间,感觉很不“朝阳”,不想在城里养老,可胳膊拧不过大腿,碰到强拆,该如何是好?
我劝慰几句后,有点失语。近两年有多位亲戚碰到类似情况,舅舅、大爹,现在又是姨妈,这还是偏远的鄂西山区,其他地方的大拆大建可想而知。城镇化战略被地方有意曲解,夹杂着私利搞开发,旧景旧情不再,山河破碎,生活失去情趣,记忆失去依附。这一切发生之后,我们还有故乡可回、有年可过吗?乡村一定要变得跟城市一样才是所谓的发展吗? 烦恼姨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