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君一醉一陶然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

(文 / 大仙)

共君一醉一陶然0

中国白酒,历史悠久,饮风浩荡,酒香醇厚,七尺男儿,满桌珍馐,三杯下肚,气冲斗牛!世界六大烈酒,必有中国白酒。还有苏格兰威士忌、法国白兰地、俄罗斯伏特加、墨西哥龙舌兰、古巴朗姆酒。这六大白酒,不管质地如何,力道的标准都一样——入口必煞口!不煞口,无烈酒。在煞口的当口,直奔杀口,却不灭口,下回还诱口。

中国第一款蒸馏酒,也就是烧酒,据传来自东汉年间。上海博物馆珍藏着东汉时期的青铜蒸馏器,当时蒸出了26度左右的中国最早的白酒。中国第一位酿酒师,当是传说中的杜康,他在夏朝就开始造酒。至唐,中国白酒已成风俗时尚,白居易有诗——荔枝新熟鸡冠色,烧酒初开琥珀香。唐代造酒的方式为:把酒搁在酒瓮里,把瓮的四周糊上泥,再用火烧开,然后无限畅饮。及宋,实行炼丹式造酒,炼丹有一项设备为“抽汞器”,其实就是蒸馏器,杜康突然变身葛洪,不会吧?听着比较玄乎,酒里有仙气了么?但《丹房须知》里确有此说,炼丹之余,亦可造酒。到了元朝,蒙古兄弟带来的酒风更加浩荡,李时珍一言以蔽之——烧酒非古法也,自元时始创。其法用浓酒和糟,蒸令汽上,用器承取滴露,凡酸坏之酒,皆可蒸烧。是以,华夏白酒,诞生于14世纪。

中国白酒,必是餐中之饮。外国酒分餐前、餐中、餐后,但中国酒,以白酒为盟主,一律餐中。因为民以食为天,还得食为先,先动筷,后动杯,不吃踏实了,无力举杯,空腹喝酒,可能一下就出溜到桌底。

魏晋南北朝是中国文人断片喝大酒的一个标志,刘伶每喝必大,每大必喝,所以他老爱说——吾以天地为栋宇,屋室为裤衣,诸君何为入我裤中?我对其人较崇拜,经常与之穿越对饮,并根据《酒德颂》酝酿出《酒德赋》,赋曰——

曹孟德对酒当歌,江山一马平川;李太白羽觞醉月,胸襟无限豁然。一杯香醪,可让东坡羽化登仙;两盏薄酒,且令易安轻解罗衫。屈原饮罢,直奔路漫漫;庄子醉后,冲向水蓝蓝。关云长温酒斩华雄,华雄死无憾;许仲康裸衣斗马超,马超勇再现。西楚鸿门宴,北宋释兵权;霜天隐嫦娥,月里斗婵娟。清风帘外,浪迹竹林七贤;春日楼头,好汉结义桃园。归去来兮,陶渊明一杯执牛耳;燕然未勒,范仲淹万里醉边关。昨夜陶然白乐天,今朝酒醒柳屯田,有君难求孟浩然,无人能解辛稼轩。风萧萧兮易水寒,荆轲刺秦不想还;八千里路云和月,岳飞抗金莫等闲。

酒是双刃剑,微醺至陶然。酒后不宜有罪恶,有邪念。记得有回白居易跟刘禹锡喝酒,俩人喝得比较美,还约了下把在哪儿喝。席间,白居易即兴送刘禹锡一首诗——闲征雅令穷经史,醉听清吟胜管弦。更待菊黄家酝熟,共君一醉一陶然。刘禹锡如获至宝,起身就要策马回家。白居易赶紧拦住:不要酒骑,找人代骑。 共君陶然一醉

下一篇: 闺间词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