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巴关系“不可能一如往常”?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

(文 / 邹珊)

印巴关系“不可能一如往常”?0( 1月14日,印巴双方就冲突问题在印控克什米尔南部旁切地区召开军事会议 )

1月6日,印巴两国在克什米尔边境地区爆发冲突,两国官方相互指责对方越境发动袭击,并为此展开了数次交火,导致双方各有死伤,两国关系也因此陷入了自2008年孟买恐怖袭击以来的最严重危机。

印巴和平进程开始于2004年,袭击事件发生前,克什米尔争端这一印巴关系的“死结”在两国的良性互动下也已缓和不少:“实际控制线”两侧被隔绝的状态已经被打破,公路客运和贸易服务也已逐渐展开,经贸关系因此被明显推进。

“越境袭击”事件却使克什米尔局势再度紧张。1月14日下午,双方军官就冲突问题在克什边境区召开军事会议,但谈判只持续了15分钟,未达成任何一致协议。印度总理辛格甚至称印巴两国关系“不可能一切如常”。“印巴关系之所以达到了孟买恐怖袭击后的最好状态,是因为最棘手的领土议题被搁置一边。”美国威尔逊研究中心南亚项目高级助理库格尔曼(Michael Kugelman)告诉本刊,“此议题一旦重提,紧张关系就会再现。”

但是,虽然在克什米尔问题上一直未能达成共识,印巴双方在“乌拉尔水坝”、“锡亚琴冰川”等其他相似争端上却没有如此僵持。对此,加拿大麦克吉尔大学国际关系学教授保罗(T.V.Paul)认为,领土争端只是两国矛盾一触即发的一个诱因。他向本刊指出:“目前,印巴矛盾的根源在于两国的权力差距。”

值得注意的是,美国在印巴双边关系的发展中扮演了一个不可或缺的角色。因孟买袭击事件,印度曾一度中断了与巴基斯坦已持续5年的对话。2009年印度大选结束后,虽然新一届政府将处理对巴关系提上了议程,但次年2月,印度还是出于来自美国的压力,才主动恢复与巴基斯坦的外秘级会谈。其原因是“9·11事件”后,美国调整了反恐战略,加强了在南亚的存在,目标之一就是避免印巴之间发生战争,确保两国在反恐行动中能与美国合作。而与此同时,美国也因看重了印度的国力发展及战略位置,希望将印度拉拢成为自己在亚洲的战略伙伴。近年来,美印关系有所升温,美国与印度共同发表的一项研究报告称,美国会大力支持新德里的和平崛起。

“巴方精英分子一向想与印度保持战略平等,却因美国政策的倾斜、印度日益增长的经济力量以及巴方的内部矛盾而变得困难重重。巴方与塔利班等恐怖组织的往来也伤及了自身利益,因此,掌控巴方领导权的军方对印度总是不能放心。若这种状况得不到改变,两国关系也不会发生根本变化。”保罗告诉本刊。澳大利亚格里菲斯大学南亚政治高级研究员米斯拉(Ashutush Misra)也认为,克什米尔争端只是印巴深层分歧的一个表象。她告诉本刊:“实力不断攀升的印度给巴基斯坦军方造成的不安定感一日不消除,两国间的紧张局势就随时都有可能出现。”

眼下,克什米尔的紧张局势使深层矛盾重新浮出水面。舆论普遍担心,两国辛苦建立起的和平进程可能因此瓦解。但据美国“亚洲哲学与比较哲学协会”主席、《圣雄甘地》的作者艾伦(Douglus Allen)观察,和平进程至多被“复杂化”,并不至于崩塌。

在艾伦看来,由于将本国视为处于上升阶段的亚洲超级大国,一部分印度人的确比较轻视巴基斯坦。孟买恐怖袭击发生后,一些右翼印度民族主义者的确也曾号召摧毁巴基斯坦。但2009至2010年身在印度的艾伦注意到:另一股宣扬民主、多元主义和理性的民众力量在印度流行,他们所倡导的理念还是平衡了国内好战者的复仇心态。

米斯拉也向本刊指出,正如和平进程在2001印度国会被袭和孟买事件发生后仍能被重启一般,此次交火并不会带来重大的变故:“双方除了通过和平协商解决冲突外并无其他选择,印度的军事力量也不足以威慑巴基斯坦军方。而对于巴国军方来说,调整对印度的敌对态度也并非没有可能,因为他们已经意识到,自己所支持的极端组织同时也正在给自身制造麻烦。” 孟买往常一如印巴冲突关系印巴印巴战争时政外交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