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K筹码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

(文 / 尚进)

4K筹码0( 索尼的84英寸4K电视 )

在上财务季度亏损3.12亿美元后,2012财年第三财务季度又亏损了1.98亿美元,平井一夫担当索尼CEO后,一直在努力减少亏损。毕竟去年的57亿美元亏损,极大伤害了索尼一贯高傲的自尊心。事实上,这轮源自福岛地震和泰国洪水诱因的日本消费电子企业困境,不仅仅只是索尼一家的问题,夏普和松下去年分别亏损了47亿美元和96.4亿美元。但更深层次的问题在于,除了掌握少数核心零部件,日本消费电子界自身独立的产品卖点,正在被全球同质化的竞争产品冲击,尤其是崇尚免费的Android系统和应用程序生态模式,侧面让一贯重视硬件轻视软件的日本消费电子产品,失去了传统产品商业模式上的光芒。

索尼的问题在于自身过于庞大,从电视到游戏机,从各类相机、摄像机到智能手机,从半导体制造到光学镜头研磨。也正是基于这种判断,自从2012年4月1日正式接任索尼CEO后,平井一夫采取了一系列大刀阔斧的战略调整:关闭日本的镜头工厂,调整移动产品部门的总部位置,裁减占全公司员工6%的1万个岗位。另一方面,索尼在为下一个10年做准备,3.8亿美元收购云游戏公司Gaikai,以及向奥林巴斯投资500亿日元,获取跟奥林巴斯在数字医疗领域的战略合作。即便平井一夫一直被视作PlayStation游戏机崛起的灵魂人物,但似乎他对索尼复苏的产品战略构想,并未直接押宝在2013年才会上市的下一代PlayStation上,更未倾注于目前作为利润源泉的数码相机产品线上,而是优先于推动4K产品的民用进程。

4096×2160的分辨率,885万像素点,这个好莱坞六大电影公司早前制定的数字电影标准,与目前普遍流行的1080P全高清标准的210万像素相比,4K格式提供了超过4倍的影像数据。即便1080P的全高清电视在全球市场已经销售近8年时间,全球播放1080P画质级别电视信号的电视台依旧凤毛麟角,可并不妨碍4K电视的尺寸扩张。索尼的4K电视直接将产品尺寸锁定在了84英寸上,这很大程度上因为传统的1080P分辨率标准,也就是2K,在屏幕投影面积大于60英寸之后,直接遭遇到了像素密度问题。

在同等屏幕观看距离下,84英寸屏幕的人眼视线覆盖角度可达61度,而常规42英寸电视屏幕则只有33度。大屏幕的物理尺寸优势是毋庸置疑的,而4K技术又恰恰可以弥补大屏幕在分辨率密度上的不足。那些图谋生产4K电视的制造商谁也没有使用视网膜屏幕的概念词语,可4K在技术商业模式上的脉络,无疑与苹果在iPhone和iPad上使用高分辨率屏幕是一致的。苹果大部分新产品的每英寸像素密度都达到了300ppi的级别,直接甩开了大多数消费电子产品的120ppi规格,进而开拓出包含高分辨率游戏和电子阅读在内的新空间。处于扭亏期的索尼,逆势推动影院级别的4K标准进入到家庭客厅,恰恰也是希望能够依靠屏幕分辨率的技术趋势递进,拓展出自己的新空间。

催生4K产业链条进入到高端家庭市场,不只是可以通过动辄17万元的84英寸4K电视拉动个人消费,更是索尼在电影生态上的自我保护,自从2006年索尼推出第一台4K SXRD技术为核心的数字电影放映机以来,北美市场已经有了1.06万块4K电影院的大屏幕,欧洲有1600块,日本有700块,亚太地区有650块。使用索尼4K数字电影放映机的屏幕数字远远高于IMAX,普通35毫米胶片母带的视觉体验是可以达到4K分辨率水平的,甚至在IMAX 70毫米胶片上可以突破到理论性的12800×8700像素,但至少对于100英寸以下的家庭电视市场而言,4K足够满足消费者日益挑剔的视觉神经了。

4K筹码1( 今村昌志 )

其实并不是索尼一家在强调84英寸,三星和LG作为液晶屏幕面板制造商也拥有84英寸的产品能力,甚至两年前的CES消费电子展上,松下和日立也拿出过自己的大尺寸屏幕产品。但索尼的最大区别在于对4K的强化,除了84英寸屏幕可以播放满足电影4K标准的内容外,还储备了全套的4K产业链条。衍生自超级65毫米胶片格式的索尼F65 CineAlta专业电影摄像机,主导着目前电影界拍摄4K内容的影像设备市场方向,同时作为蓝光DVD标准的主导者,在蓝光DVD专利费的缓慢收益外,索尼还占据了很大一部分4K蓝光播放器的市场份额。很显然,将以往电影工业标准的4K引入到家庭娱乐,不仅可以实现对技术标准竞争门槛的提升,同时也为索尼庞大的影音产品线获取新的市场空间,毕竟索尼还掌握着哥伦比亚和米高梅等好莱坞电影娱乐的庞大4K片源。

专访索尼电视业务家庭娱乐及音响事业部

本部长今村昌志

三联生活周刊:推行1080P高清画质普及大概也就是5年前的事情,3D电视概念则大概也就起源于2年前,现在又将以往电影范畴的4K技术引入到电视上?

今村昌志:电视的本质是什么,一个以视觉体验为展现方式的电子设备,电视在过去几年无疑延伸出很多爆发性的发展趋势,无疑是过去几十年都未曾经历的,但电视有一个发展方向是不变的,那就是漂亮的画面展现。4K技术在影院级大银幕上已经有一段时间了,随着屏幕尺寸越来来越大,2K,也就是略大于目前高清电视的2048×1080分辨率,已经无法满足过大屏幕尺寸的画质需求。索尼对于4K的态度,不仅仅局限于广播级的商用需求,也不只是4K电视,而是一个包含产业链的整体趋势,现在手机芯片已经可以轻易解码2K内容,很快随着半导体技术的演进,手机迟早也能够轻松解码4K画质内容,而相机和摄像机现在从技术上已经基本可以达到4K品质了。索尼会把整个技术产品力量都整合起来,寄希望于领导4K未来产业链条的推进。

三联生活周刊:你们认为谁会第一批去尝试84英寸的索尼4K电视,除了你们的KD-84X9000,三星和LG也开发了类似的大尺寸产品,如何体现出索尼的4K优势?

今村昌志:我所负责的家庭娱乐及音响事业部,一直强调三个特质,首先是技术和人体五感联系调动起来,其次是创造意识,最后是了解地区文化的细节微观影响。4K电视最优先的就要调用好视觉和听觉的体验,并且把这两项指标同环境有机地联系起来。大家知道84寸电视自身是有空间环境关系的,我们非常重视创造一种临场感的个人享受。为了开发84英寸的4K电视,我们跟很多艺术家、音乐家合作,同索尼影视在调色和电影上的合作自不用说,柏林爱乐乐团也给了我们很大支持,一起调教了室内乐演奏所追求的细节,尝试了展现他们所要表达的音乐感觉,这可以被理解为我们所谓的创造意识。印度顾客对于电影乐曲的偏好、欧洲顾客对于足球赛车的竞赛场面、美洲顾客偏好的家庭聚会,以及中国顾客对新技术高性能的偏好,都是不同消费文化的体验,我们都有分析研究,并且付诸产品细节之中。

三联生活周刊:索尼在今年经营业绩持续亏损,并且平井一夫接替了斯金格出任CEO,那么在你们看来问题何在,如何快速从目前局面走出来?

今村昌志:这个问题可能我回答并不全面,事实上整个消费电子行业都在发生剧烈变动,尤其是电视业务整体上受到了市场容量的冲击。平井一夫上任之初提出的“One Sony”口号,其实与前任斯金格倡导的“Sony United”,从流程上都是很顺的,都是力求把索尼整合起来的战略方向。外界行业环境的变化在加速,对于不同业务之间的整合趋势也越来越势在必行。所以在平井一夫上任后,我们看到各个部门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近了,协同效率在提高。我们在思考索尼核心竞争力在哪里,独特技术在哪里,如何挖掘这些力量适应新变化,才能创造出让顾客满意的新产品。可能大家都觉得苹果很成功,可1997年的苹果情况并不好,乔布斯回到苹果之后,首先提出的就是回归苹果原点。平井一夫担任索尼CEO后,也在内部会议上提出过回到索尼原点问题,那么索尼原点是什么?我们认为是带给顾客感动的产品,只有如此才能被顾客认可,也只有这样,索尼才会有一个复兴的希望。 数码筹码电视机索尼电视索尼手机苹果4k电视4k手机4K索尼相机索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