噱头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

(文 / 冯磊)

波兰的艾伯特(如你所知,我说的是一只动物园里的猩猩),最近迷上了世界文学名著《傲慢与偏见》。据它的饲养员说,艾伯特每天要读大约50页《傲慢与偏见》。除了这本书,它还喜欢狄更斯的作品。

这只身陷囹圄的猩猩,虽然行动没有自由,但是具备高远的志向。我因此觉得非常震撼。狄更斯的作品我很喜欢,但是,《傲慢与偏见》我就实在没有耐心读下去了。尽管,简·奥斯汀在国内的读者成千上万。这是阅读者个人胃口的问题。一只猩猩,为什么会喜欢上文学?这个问题,就像当年上帝所产生的疑惑一样:“伊甸园里的那两个,为什么不喜欢光着屁股走路?”——同为亚当与夏娃的子孙,时至今日,我们还是为前人的选择感到骄傲。假如他们当年不接受那条蛇的意见,我想,地球上如此多的人类恐怕仍然还在过茹毛饮血的生活。尽管,大家因为痴呆和混沌可能会相安无事一些。

现在想想,当初上帝造了人,大约是感到后悔的。因为人类被赋予了灵性以后,有了思想,就不可能是纯粹的摆设和玩偶了。当一个女人突然间有了羞耻感,当他们夫妇有了辨别是非的能力,上帝也觉得震撼了。

此刻,坐在暖烘烘的书房里,我在怀想大森林里可能出现的某种革命性变化。人是灵长类的动物,生物学家讲,我们与猩猩的差异微乎其微。今天艾伯特能够迷上《傲慢与偏见》,它的同族将来就可能迷恋《百年孤独》或者喜欢相对论。

生活在一个知识和物质同时疯狂膨胀的社会里,其实是非常痛苦的。我的好友老俞感慨地说,人类数千年来一直在持续着田园牧歌式的生活,大家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白天制造稻粱,晚上制造人类。再不然,一群人会围在大树下,听老头子讲有关月亮的传说,是多么富有诗意的事情!但是突然有一天,有人开着蒸汽机车跑来了,还有人发明了电灯。这些该死的发明,逼着我半夜里爬起来写一些无聊的文字。还有更多的人,他们会被逼着半夜里去上班,为后代也为这个时代积累更多的物质财富。

让艾伯特做一只猩猩不也很好吗?为什么要让它阅读狄更斯的小说?难道饲养员认为知识也将改变艾伯特们的命运?还是说,饲养员想通过这个噱头改善自己的生活?!

人类的张狂,已经到了让万物不宁的地步了。

读中学的时候,有位年轻的地理老师给我们讲环境的重要性。那是个特立独行的人,他说,人类的智慧早晚会把现有的文明毁灭掉。如果有一天,当人类的核武器大战爆发,大家就完蛋了。再后来,黑猩猩们后来居上,它们会把神志不清的人类放在动物园里展览。那时候,它们会买一张票,然后带着孩子(小的猩猩)在铁笼子外徘徊叹息,久久不愿离去。在这样的时代,2012似乎是个节日。

明天起来,人类会看不到太阳吗?答案是,不会的,当然是不会的。虽然,在波兰的某个角落,已经有一只猩猩开始对狄更斯产生了兴趣。如你所知,那或许仅仅是个噱头。 狄更斯噱头傲慢与偏见大猩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