朴次茅斯:“胜利号”与福尔摩斯

作者:王星

(文 / 王星)

朴次茅斯:“胜利号”与福尔摩斯0( 朴次茅斯港是英国海军的诞生地。至今停泊在港口的“胜利号”是英国海军服役时间最长的军舰 )

在朴次茅斯的旅行几乎毫无悬念地从城市西部的军港开始。毕竟这里是朴次茅斯人最引以为豪的地方,而且也没有人会质疑朴次茅斯港在英国海军史上的地位。作为与法国瑟堡(Cherbourg)港隔海相峙的前滩阵地,这里是英国海军的诞生地,当年击败西班牙无敌舰队以及法-西联合海军的军舰都是从这里出发,敦刻尔克大撤退与诺曼底登陆的部队也都是怀着不同的心情在这里集结。直至今日这里都是英国最重要的军事港口之一,朴次茅斯港正是狄更斯父亲老约翰(John Dickens)当年上班的地方。

我完成采访回到北京近一个月后,见有报道说:2012年2月16日,英国皇家海军和BAE系统公司在位于朴次茅斯海军基地的船厂举行了“伊丽莎白女王级”航母2号舰“威尔士亲王号”的开工建造仪式。此外,军方将实施一项预算为1.4亿英镑的重要投资计划,用来修缮和升级朴次茅斯海军基地,以满足“伊丽莎白女王级”航母和45型驱逐舰的驻泊。

我当然不会有那种穿越本事看到“威尔士亲王号”,但在1月17日那天幸运地看到了45型驱逐舰(Type 45 Destroyer)。45型隐身驱逐舰号称目前英国海军最先进的舰艇。其中“勇敢号”(Daring)是预计建造的6艘45型驱逐舰中的首舰,2009年7月开始进入海军服役;第二艘“不屈号”(Dauntless)2010年11月开始服役。这6艘45型驱逐舰都将以朴次茅斯为基地。就在我们到达近一周前,2012年1月11日,“勇敢号”驶出朴次茅斯港前往中东海域,首次执行作战部署任务,为期6个月。而当我们站在朴次茅斯的港口时,独特的冰激凌盒式舰身和明显有别于前两艘的黑色雷达塔让我确信,停泊在我们面前的是即将在2012年2月正式进入服役状态的第三艘45型驱逐舰“钻石号”(Diamond)。

45型驱逐舰建造工程据称是英国海军近年来最野心勃勃的计划,然而停泊在港口中的“钻石号”却显得出乎意料的平和。据陪伴我们的老导游介绍:45型确实是朴次茅斯港的骄傲,但与距离它们不远处的两个邻居相比,还只能算是“小字辈”。仿佛晾晒在船坞上的巨型黑色方舟般的是当年的“玛丽玫瑰号”(Mary Rose)。1509年,“玛丽玫瑰号”在朴次茅斯建成,在亨利八世麾下的英国皇家舰队中担任领航船的角色,1513年与法国的一次战斗中首次被用做战舰。1545年7月19日,在迎战法国舰队的途中于距离朴次茅斯港约2000米的索伦特(Solent)海峡沉没,几乎没有船员生还。“玛丽玫瑰号”沉没的原因众说纷纭,在此后的400多年间再也没有人见过这艘船,直至1965年才开始对它的打捞。1982年10月11日,“玛丽玫瑰号”被从海底拉出水面,残存的船底舱部分随后一直在朴次茅斯港口展出。我们到达时,这艘百年古船的四周又拉上了施工的警戒线。自2009年9月起,原有的参观路线暂时关闭,将耗资3500万英镑对船身进行修缮,以全新的遗迹博物馆的面目于2012年底对公众开放。

虽然年代久远,“玛丽玫瑰号”依旧不是朴次茅斯港的王者,停泊在另一侧港湾中的才是朴次茅斯乃至整个英国的至宝,也是英国皇家海军服役期最长的一艘军舰——胜利号(Victory)。“胜利号”于1759年开始建造,1778年开始服役,如今虽然只是常年停泊在港口,但因其“忠诚、勇敢和恪尽职守”的象征含意而至今列席英国皇家海军编制。停泊在港口的“胜利号”正在经历最新一轮漫长的整饬维修,貌似一件未完工的大型复古船模。导游以满不在乎的口气告诉我们,这轮维修还要持续十几年。但没关系,没有人着急赶工,因为“胜利号”已经注定将成为英国海军舰队中永远的一员。“胜利号”所以成为“忠诚、勇敢和恪尽职守”的象征,主要是由于它在1805年10月21日那场奠定了英国海上霸主地位的特拉法尔加海战(Trafalgar Campaign)中的表现,更是因为当时在船上指挥整个舰队战斗、并如同未来的巴顿将军所梦想的那样在战争最后被最后一颗子弹打死的英国海军中将纳尔逊(Horatio Nelson)的几句名言。

朴次茅斯:“胜利号”与福尔摩斯1( 停泊在朴次茅斯港的民用游艇 )

“英伦企盼着人人恪尽其责”(England expects that every man will do his duty)。这一英国历史上最著名的海军旗语信号于1805年10月21日上午11时45分由纳尔逊自“胜利号”上发出。战役结束后,这条短语在英格兰变得家喻户晓,其影响力甚至延续至今,已经成为英国民族意识的一部分。

朴次茅斯市立博物馆很大程度上归功于英国最早的“福尔摩斯学”学者之一格林(Richard Lancelyn Green)的捐赠。格林是柯南道尔第一本详尽传记的作者,他自7岁起就开始对福尔摩斯相关物品进行收集,2004年故去后留下这笔世界上最丰富的“福尔摩斯学”收藏。捐赠给朴次茅斯市立博物馆的藏品包括2000件相关古物、1.3万本出版物以及4万份文件。目前在馆内对外展出的只是这笔收藏中的一小部分,绝大部分仍在编目整理过程中。

朴次茅斯:“胜利号”与福尔摩斯2( “胜利号”上的空间低矮狭仄,200年前纳尔逊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中指挥作战,为英国赢得海上霸主地位 )

据馆方介绍,目前的陈列主要围绕三个主题:柯南道尔生活年代的日常用品;柯南道尔本人的各种怪异爱好,尤其重点展示他晚年对于“唯灵论”的热衷;各种版本的福尔摩斯出版物以及衍生品。倘若你不是一个真正的福尔摩斯迷,真正进入展厅后也许会有些失望:展厅并不大,沿墙排列一圈展柜,每个展柜中有自己特定的展示主题,像玩具屋一样堆放着各种缺乏标牌介绍的藏品;带些复古装饰风格的陈列散发出一种老古玩店式的陈年味道。

格林没有选择大名鼎鼎的贝克街,也没有选择柯南道尔的出生地爱丁堡,而是让自己的全部收藏最终落户朴次茅斯,这算得上是对朴次茅斯作为福尔摩斯的诞生地的最高认定。但朴次茅斯在柯南道尔的心目中到底占据了什么样的地位,这是一个类似于狄更斯境况的有些尴尬的问题。1881年,在爱丁堡大学获得他本人戏称为“杀人执照”的医学学位后,柯南道尔得到了第一份工作:在往返于西非与英国之间的蒸汽邮轮“马裕巴号”(Mayumba)上担任医师。很快他就放弃了这份看似富于冒险浪漫精神的工作,上岸试图在朴次茅斯开设诊所却不久就面临严重的财政问题,几近破产。也许我们有理由想象,1882年来到朴次茅斯的柯南道尔曾抱有如他笔下的华生一样的郁闷心情:“一个月后,我在朴次茅斯的码头登岸了。那时,我的健康已是糟糕透了,几乎达到难以恢复的地步。”

朴次茅斯:“胜利号”与福尔摩斯3( 拥有200多年历史的朴次茅斯文理学院如今已跻身英国一流学校之列 )

由于“好心的政府”,华生很快就被“吸引进伦敦这个大污水坑里去”,但柯南道尔本人还有近10年的时间要奋斗才能进入伦敦这个“大英帝国所有的游民懒汉”汇集的地方。1889年的那场伦敦晚宴对于柯南道尔显然极具意义,他后来将这个夜晚形容为自己的“黄金之夜”,晚宴所在的兰海姆饭店(Langham Hotel)后来在福尔摩斯的故事中也被多次提起。据说柯南道尔当时穿上了自己最好的礼服,而主人与受邀的另一位宾客的穿着只是家居便服。另一位宾客是当时已经成名的王尔德,晚宴的结果促成了柯南道尔的《四签名》与王尔德的《道连·格雷的画像》。不论这两部小说在今天文学史上的相对地位究竟如何,能与王尔德同席,当年这对柯南道尔有关自己文学才能的评价显然只会起到激励作用。

之所以会在1893年12月出现把福尔摩斯“杀死”这段插曲,很大程度上源自伴随柯南道尔一生乃至延续到他身后的近乎悲剧的尴尬:他始终将福尔摩斯看做自己的游戏之作,而希望读者给予他作为一个“严肃的历史小说作家”的名分。当他离开朴次茅斯,抒发对“未来的灯塔”的感慨时,柯南道尔自己心目中必定抱着对征服伦敦“严肃文学”世界的无比期望。

每年9月是朴次茅斯例行的电影节。今年的主题将围绕朴次茅斯历史上的文学名人展开,除狄更斯不可避免地出席外,柯南道尔也在名单上,同席的还有H.G.威尔斯与吉卜林,不知道冥冥中的柯南道尔觉得这个“晚宴名单”如何。假如柯南道尔真祭起他晚年研究的唯灵论中的手段,他理应了解到,福尔摩斯之后就是古典推理的“黄金年代”,在这个时期,侦探小说创作成为一种比拼智力的文人雅事,其作者群的见识水准与学术地位远远高于同时期的“严肃历史小说”作者。

作为一个港口城市,朴次茅斯不可避免地要承担某种尴尬的命运:目睹梦想起航,然后默默远眺那些梦想者在莫测的海面上遭遇自己的命运。据“胜利号”的解说员介绍,来参观这艘英国的象征之舰的法国游客不少,但中国游客并不多。从历史上看有可理解的原因,虽然“胜利号”其实并不属于那段历史时空。事实上,成为甲午海战主力的“致远号”和“靖远号”舰是在朴次茅斯建造,然后从这里出发抵达威海。1877年,严复也曾在朴次茅斯海军学院学习,他的同学中包括刘步蟾、方伯谦。2011年底,柯南道尔创作的第一本小说《约翰·史密斯的告白》经历近百年的遗失后重现人间,这正是柯南道尔自视为“严肃创作”的历史小说代表作,其中一段有关中国的预言不可避免地成为它的中文版的首要宣传点:“有四个国家在未来将成为超级大国,在我看来,最有把握居于第一的是中国。拥有吃苦耐劳的居民,坚韧、节俭、聪敏,有恢弘的历史记忆做支撑,它必将重返万国之首。” 驱逐舰福尔摩斯海军福尔摩斯博物馆柯南道尔朴次茅斯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