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圣人姨姥姥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文 / 金娅莉)
姨姥姥在老家一直没有出来。她其实不老,和我妈同岁,她家辈分高而已。我小时候,爸妈工作忙,我被寄养在她那儿。和我享受同样遭遇的还有一个表妹。姨姥姥有句口头语,叫“三岁看大,七岁看老”。我和表妹都是刚半岁就到她那儿,7岁要上学时离开,所以一生都被她看穿了。
在姨姥姥嘴里,我顽劣异常,我表妹则不然。我是“三天不打,上房揭瓦”的那类疯丫头,我表妹是文静乖巧的好儿童。至于前途,我长大只能嫁给马戏团的什么成员,而我表妹则具备了中国妇女的贤良淑德将来可以母仪天下。这种显然对我不利的舆论到我第一年就考上大学而我表妹正决心向范进同志学习那段突然就变了,因为每次回老家,姨姥姥都无比爱怜地告诉我许多我自己都不知道的光荣事迹,比如我3岁不到就观察力出众并具备了算术能力,夸得我面红心跳。我忐忑地告诉她我现在最怕上数学课,还提醒说我小时候确实不怎么样:有一次我打算和一帮小孩儿下河游泳,怕姨姥姥午睡醒来在第一时间发现玩得不尽兴,就粗针大线地把她脱在床边的两只布鞋缝在了一块儿,害得她差点儿摔个大跟头。姨姥姥一口咬定那是我表妹干的没我什么事,虽然我清楚记得是我因此挨了顿暴打并被当成现行坏孩子宣传了好多年。
姨姥姥虽识字不多,却无师自通地把“为尊者讳”落实到了行动上。我当然没有什么“尊”可言,可在她眼里毕竟比屡试不第的表妹“尊”一些。至于我的那些劣迹,不如移花接木,安在我表妹身上算了。姨姥姥,时之圣人也。
姨姥姥的舆论在我工作后再次转向:我表妹嫁了个大款而我正在步入剩女行列。姨姥姥与时俱进地打电话劝导我干得好不如嫁得好,还动员所有亲戚朋友给我找对象。那些结婚候选人的共同点是男性加有钱,其中还有一位“眇一目”者:据说我嫁过去就会是一家大饭店吆五喝六的老板娘外加三个孩子的有知识有教养的后妈……
表妹两年前离了婚,与此同时她换了不下20个手机号:姨姥姥擅长从各种渠道打听到她的新号码并随时给她打电话进行思想工作。姨姥姥老了,思维经常穿越:一会儿鼓励她与“小三”斗争到底,一会儿建议她到前夫那里抹脖子上吊……与此同时,表妹说姨姥姥还经常就婚姻问题表扬我。表扬的内容表妹没说,我猜现实观点大概是待价而沽择木而栖好饭不怕晚之类,穿越观点很可能是守身如玉什么的。
姨姥姥的舆论转向与利益没有丝毫关系:我和表妹一致惭愧地认为自己对她老人家绝谈不上孝敬,有限的登门拜访仅限于逢年过节闲得无聊的时候,所携带的礼物绝不会超过去同事家串门——这纯属礼节性拜访范畴。
今年初,姨姥姥驾鹤西去。唏嘘之余,我惊奇地发现她老人家的圣人思想早已流布人间:不分年纪,不少人都像她这样睿智而现实地糊涂着。 姨姥姥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