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理发师(674)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文 / 青刊)
小区门口的理发店经常挂出一些横幅以显示其藏龙卧虎,这几天一直挂着的内容是:“热烈祝贺2号总监从上海学成归来。”也不知道从几时起理发店也开始模仿基金公司搞个人崇拜推明星理发师了,不过基金公司的确在2007年的牛市中轻松把地盘扩张到了理发店。当时在一个夫妻店理发,墙上电视中播放的画面是正讲得唾沫横飞的股票分析师。丈夫一边拿着剪刀在我头上耕耘,一边与双眼紧盯屏幕的妻子盘算着两年后股指过万点就卖基金给刚上小学三年级的儿子准备婚房。
现在回头看,他们的理财目标显然没有实现,然而在所有的“师”与“家”中,给剃头加入时尚元素的理发师们还算是一个高收入群体。我的一个童年玩伴早早辍学,14岁开始当理发学徒,现在已用一把剪刀剪出了好几套价值数百万元的豪宅。记得年少时全村所有男性的头发都是由村里一个叫阿透的剃头匠修剪的,他在村里的生活自然也不穷,用一把剃刀养大了五个儿子和一个家。让我记忆最深的是他把剪下的头发都当肥料施于自家的稻田,他家的水稻差不多是全村长得最好的。每次路过他那绿得发蓝的稻田,我就会因某棵秧苗下埋着的我的头发而发呆。
这个山村剃头匠把头发的实用功能发挥到了极致,而头发在更久以前的历史上发挥的最大作用也许就是象征革命了。与现如今的时尚潮女们为自己刚花数百元剪短的头发而欣喜不已相比,在“脑袋与辫子二选一”的年代,舍弃辫子的人无疑是需要信念和勇气的,同样勇敢的还有那些敢于剪辫子的剃头匠。从某种意义上讲,当时的剃头匠也推动了中国革命的发展。
而在中世纪的欧洲,理发师们似乎发挥了更大的作用,在剃头之外他们还承担了外科医师不愿承担的一些“污秽”的外科手术操作,但他们的地位在当时却没得到应有的认可。后来正是一个名叫帕雷的法国剃头匠通过自身不懈的努力,才提高了外科以及外科医生在西医中的地位。跟古代欧洲这些“两栖”理发匠相比,现代的理发师的功能就显得单薄多了,虽然他们现在已脱离理发匠之列,连理发师这个称呼都不怎么满足了,动辄以自封的发型师、总监、形象师等名号来吸引顾客上门,但毕竟他们还是经不起社会角色分工的洗礼,为物质丰富的现代人提供他们所追求的时尚与潮流已成为他们的主要功能。偶尔看到现代医学美容和外科整容的宣传广告时,我们才会感觉到古代理发师们留下的痕迹。 理发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