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4%增长、100万辆野心和双品牌的“汽车公民”

作者:尚进

(文 / 尚进)

0.84%增长、100万辆野心和双品牌的“汽车公民”0( 2011年11月21日,广州车展展出的东风日产——楼兰 )

只有0.84%和2.45%的增长,在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对外公布的2011年汽车产销增长数字面前,根本无法与以往中国汽车动辄两位数的增长相提并论,即便1841.89万辆和1850.51万辆的产量和销量数字,又创了新纪录,甚至超越了美国汽车历史上同类最高数字。更关键的是,0.84%和2.45%的增速,意味着这是中国汽车私人消费崛起之后,13年来的最低水平。

0.84%增长、100万辆野心和双品牌的“汽车公民”1( 东风日产新骐达 )

但似乎所有销量排名前10位的乘用车生产商,在筹划2012年的产能计划时,没有一家降低了自己的增长目标。上海通用也只是把2012年目标定在了130万辆,按照上海通用总经理叶永明的说法,维持5%的增长率就已经很满意了。上海大众在2011年以116.58万辆位居第三位,对于2012年的趋势始终保持很谨慎的态度,反倒是东风日产最为大胆地提出了100万辆的销量目标,这意味着要在2011年产销80.86万辆的基础上,实现25%的增长。实际上,2011年受到地震影响,丰田、日产和本田为首的日系合资品牌,深受核心零件供应链的掣肘,一汽丰田只实际销售了52.9万辆,并未达到2011年初55万辆的愿景,也正因此,丰田公司在制订2012年预期时很谨慎地将中国市场设定到了100万辆。一汽丰田和广汽丰田同东风日产之间的100万辆竞争,无疑将成为2012年日系品牌竞争的焦点。

而在东风日产的100万辆目标中,新创立的自主品牌启辰,无疑将担当重要任务,即便并没有为启辰设定2012年的目标,但2015年的30万辆憧憬,已经昭示了东风日产的野心。实际上,在谋划大幅提升市场份额的同时,东风日产也越来越急于提升自身的品牌含金量,至少与自主品牌启辰之间,需要拉开更为宽泛的认知距离。也正是在这种大背景下,东风日产更试图强化输出自己在汽车文化上的价值观。一方面是来自日产聆风的电动技术展示,以及启辰电动车的中国本地化研发进程,通过电动车新能源技术理念来传达东风日产的未来定位;另一方面则是以“汽车公民”理念,弥补快速发展的中国汽车消费环境下,对于行驶态度的缺失。

0.84%增长、100万辆野心和双品牌的“汽车公民”2( 任勇 )

专访东风日产副总经理任勇

三联生活周刊:2011年整个汽车行业销量只增长了2.45%,是13年来的最低增幅,城市汽车饱和度已经达到了很高的水平,同时三线以下城市也在快速完成汽车普及,很多分析预测2012年有可能中国汽车产业出现拐点,你如何判断?

任勇:中国城市化是个漫长的过程,就千人汽车保有量来说,目前也只有少数几个大城市接近了发达国家平均水平。同时也要注意到大城市自身的扩张,而三、四线城市最近两年持续的高速增长,才是真正奠定1800万辆的广阔基础。我们并不认为会有很明确的醒目拐点,未来中国汽车市场曲线可能更接近一个笑脸形状的弧形。一、二线城市的老车换购潮将保证中国汽车消费生态的长期利好,至少在环境政策不发生大改变的前提下,中国汽车市场依旧可以保持高于全球平均值两倍的增长速度。

三联生活周刊:2011年东风日产实现产销80.86万辆,已经非常接近丰田两个合资公司同期的销量总和,而东风日产又把2012年的内部目标瞄准了100万辆,25%的增长率明显高于整个行业平均增长预期,如何实现如此高增速?

任勇:中国汽车消费正在进入多元化阶段,地区差异和年龄差异成为影响汽车消费的决定性因素。我们在2009年就意识到了多元车型的迫切性,这不仅体现于我们很早就开始了工厂产能的结构挖掘,恰当地新增生产线和优化零部件供应结构,有惊无险地淡化日本地震影响,更体现在着眼于多元化需求,以东风日产合资公司为基础设立了全新的启辰品牌,其第一款启辰品牌的D50将在2012年上半年投产,可以最大限度地保证东风日产和启辰的双品牌覆盖范围。

三联生活周刊:去年东风日产一直在强调“汽车公民”理念,试图开始影响中国汽车文化的成熟度,在你看来,过去10年中国家庭汽车井喷式的消费驱动,中国社会环境下的汽车文化到底缺少了什么?

任勇:去年1850万辆的新车销售数量,前年1800万辆,过去10年整个中国汽车消费环境几乎一直是指数级的发展。城市道路、停车问题、空气污染问题,一直在不断地伴生性出现,并且我们也看到了以可持续发展作为思路的应对改进。除了这些外在的因素,人的问题也要被重视,驾驶者对于汽车文化的社会公民意识,越来越需要被重视,毕竟只10年时间就崛起的汽车消费市场,根本没有充足的时间积淀来培育汽车文化的底蕴。不仅是汽车知识典故背后的消费文化,更在于道路文明意识下的行为方式;不仅是一流汽车工艺的创造者,我们更希望让东风日产成为一种文化价值观的输出地。

三联生活周刊:日产全球首席执行官卡洛斯·戈恩在东京车展上,明确承诺了东风日产启辰品牌的电动汽车,预计在2015年以前上市,目前技术和设计上有什么问题,你认为是否迫切需要推动电动汽车的政府补贴政策施行?

任勇:电动汽车的普及无疑需要政府相关政策的推动,这是全球范围内电动汽车走向大众化消费的相同起点。我们能做的就是时刻做好准备,在技术和设计上充分研究市场潜在需求,第一时间配合政策推出能让消费者喜爱的车型。东风日产第一款电动汽车将会使用启辰品牌,从技术模式上有别于日产已经在全球销售的聆风,其中很大程度就是考虑符合中国的道路情况,以及中国汽车使用者的充电习惯。我们会在启辰电动汽车的品质上向聆风看齐,绝对可以让中国消费者感受到全球同步的电动汽车新体验。

三联生活周刊:追求极度个性化正在成为中国汽车消费的一个新阶段现象,这从SUV和Crossover跨界设计的流行,已经有很多体现。东风日产之前已经上市的车型更偏重家庭驾驶需求,未来对应个性化浪潮,有什么针对性的措施?

任勇:过去一、二线城市同三、四线城市之间的差别,往往是汽车制造商进行车型布局的差异化重点,但中国社会消费结构的年龄特性,尤其是处于人口红利期的年轻一代,确实对个性化拥有强烈偏好。2008年,东风日产曾经尝试在骐达基础上,引入日产专业改装的NISMO套件,推出过骐达NISMO款,后来骊威也采用过Crossover的跨界升级。多元化和个性化必然是中国汽车消费文化未来最鲜明的趋势,东风日产构筑日产和启辰的双品牌策略,也是试图通过双品牌和多种车型配置,来尽可能照顾到最广泛的个性需求。东风日产也强烈感受到了最近两年掀起的SUV热潮,这从奇骏和逍客的持续热销已经能够体会到,逍客去年9月单月销售达到了1.2514万辆,已经悄悄挤入了SUV市场的前三名。此外,我们还引入了更高级别的楼兰豪华SUV,以及开放运营日产进口车部分,豪华MPV车型贵士和GT-R超级跑车,这些尝试无疑都是基于对个性化消费需求的预期而准备,未来东风日产还会进行更多元的个性化车型尝试。

三联生活周刊:日产雷诺联盟,与戴姆勒不久前达成的新联盟,已经针对中国市场做出了一些战略布局,尤其会涉及未来的电动汽车生产,你认为东风日产会有什么受益?

任勇:汽车产业链条的整合,一直是汽车商业生态中成本控制最重要的一环,日产雷诺联盟同戴姆勒之间的新联盟,无疑会给东风日产带来更大范围的链条整合机遇,尤其是我们为启辰品牌规划的2015年产销30万辆目标。全球化范围内的整合,伴随中国本土设计能力和制造能力的技术升级,很有潜力创造出一些更具灵活性的商业生态。东风日产会在坚持自身特色的基础上,将以更开放的心态参与未来汽车产业的大竞争、大融合。 品牌任勇1000.84启辰增长汽车新能源汽车野心东风日产电动汽车日本汽车汽车产业万辆公民国产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