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民放贷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

(文 / 陆勇强)

年前回家遇上一位驾豪车的同学,以为是他的纺织“加工点”扩建为“加工厂”赚到了大钱。细聊之下,同学如实相告,他原先准备用于扩建厂房的钱全部投向了民间借贷,短短半年,就大赚了一笔,比做代加工的利润几乎翻了一倍。

同学说,他干纺织加工这一行8年了,去年情况最糟。他的上家是杭州的一家服饰厂,因为从银行贷不到款,老板曾经玩了“一个月的失踪”,直到年关生意好转才出现,靠年关几单生意搏了个收支平衡。这位老板对我那同学说,他准备退出这个行业,还不如做点资金生意。据说他已经找到了一位“靠得牢”的实业家,对方许以20%以上的年息,当然还有更高的回报,年息可以达到25%左右,但他不敢放贷,因他不太了解对方的底细。春节回家,母亲也告诉我,她做了一笔“买卖”,借了村里一位“小老板”2万元,一年后对方会还2.2万元。没有想到母亲也会“放贷”,而且她选择的是比较低的“一分利”,其他“小老板”还有更高的利息。

这几乎是一个“全民放贷”的时代,凡有闲钱的家庭去年多少介入了放贷。一些有闲钱的家庭,去年赚得盆钵全满,若有100万元资金,至少可以获得10万元以上的回报。一面是“全民放贷”,市民为诱人的利息狂欢,而另一方面,去年的实体经济可以说是一片萧条。但只要从事资金有关的生意,譬如典当、担保等,都可以大赚一笔,特别是银行,几乎成了最大的赢家,低利息吸储,高利息放贷,那简直是日进斗金。

有评论说,中国“入世”10年,这10年主要是外需,而现在转向了内需,大量的中小企业出现资金问题。我们的经济慢慢演变成了食利模式,特别是金融业,它疯狂地吞食着其他行业的利润。中小企业资金越紧张,银行业的收益就越高。据官方公布的数据,工、农、中、建、交五大银行,去年前三季利润同比增长近三成。在我看来,银行业坐收诱人的高额红利,是导致“全民放贷”的真正原因。实体兴,则国力兴,这是常识。金融业理应为实体经济服务,这同样是常识。今年我们的经济能不能“回归常识”,现在来看,仍有悬念。 放贷经济全民

上一篇: 好东西(670)
下一篇: 垃圾围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