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异乡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

(文 / 谢大刚)

大异乡0

我出生在以色列,这里的人口大部分是从别的国家移民的犹太人的第一代和第二代,我爸是乌克兰来的,我妈的老爸老妈是匈牙利奥地利来的。以色列国在年龄和地理上都很小,时间空间和居民们的背景都构成不了“本地”和“外地”的这种分类。只有来了中国以后,我才第一次接触这两个词。

前一段时间我拿了机器,在十天内跟着艺人跑了中国八个城市。我的镜头不只是针对艺人,我尽量也多拍艺人“背后的中国”,因为艺人往往就像被关在“玻璃笼”里,那是一个过于华丽过于明亮的世界,真实的、形形色色的多元化的中国很少来这个世界做客。所以,在拍摄期间我常常一个人上街去跟街上卖菠萝的、停车场的保安、报纸摊的售货员、宾馆里的清洁工等说话。我发现了不管在哪个城市,干这些活的人们一般都不是本地人。在北京,我每次遇到新的人都会随口问一句:“你是哪里人?”这几年里人家的回答十有八九不是“北京”。这就给我一种感觉:中国是一个大的异乡,大家都是外地人,人脸上的表情常是对家乡的思念,空中似乎装满着黏黏的浓厚的思念。这也给我一种低级的安慰:看来不只是我一个人,大家都在思念,我的思念只是更长途一些而已。

每当春节到了,中国人都努力从“外”回到“本”,脱下外地的工作服,当一两周的本地人。当然还有人回不了家,呼出来的还是思念,而这种思念因接触周围的快乐的甜蜜,就发生化学反应而变成了更加苦涩更加黏稠的,心所穿上的“外套”会更加紧密不舒服。但这时我们外地人一定要更加坚强──中国文化早就用了“井底之蛙”的成语来讽刺一辈子留在自己的井里的“本井蛙”,而推崇跳出来做“外井蛙”去看井之外的世界。内和外其实都是相对的,在北京你是外地人但不是外国人,在中国我是外国人但不是外星人(在此向外星人表达歉意,暂时顾不上你们,你们是具有过人的智商,如果这个春节你们也回不了家,那么自己想出符合自己的情况的强词夺理的理由来得到一点安慰)。我们都是这个世界的本地人。从这个角度来看,我们走多远都是离不开家的,除非我们是太空员。当我们的飞船飞在中国上空的太空时,往下看春节的天空是密密麻麻的各种各色的烟花,这个时候我们才会真正地想家。 异乡

下一篇: 非人的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