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孩子需要遗产
作者:张斌(文 / 张斌)
( 特萨·乔维尔与组委会主席科勋爵考察伦敦东区
)
“孩子”,专指英国的在校学生;“遗产”,伦敦奥运遗产。英国人在说到即将到来的本土奥运会时,会用三个“关键词”——运动、城市和遗产。英伦三岛,大多数现代运动的发源地,2012,让运动回家;伦敦,世界上第一座第三次举办夏季奥运会的城市;遗产,一届奥运会能给主办城市和国度带来怎样的长久遗产?英国人最近7年一直不停地在问自己。
先认识一个人,特萨·乔维尔,英国工党女政治家,64岁。曾在布莱尔和布朗内阁任职,现在身兼奥林匹克事务和伦敦城市影子大臣。政治家是非多,特萨·乔维尔也不例外,丈夫曾为贝卢斯科尼工作,2005年涉嫌偷漏税,闹得满城风雨,史称“乔维尔门”。去年,《世界新闻报》丑闻曝光,当年事发时,特萨·乔维尔贵为布朗内阁的文化、传媒和体育大臣,没有证据显示,其与具体案情发生关联,但在其治下出此行业丑闻,政治形象大大减分。新内阁中,特萨·乔维尔退至二线,参政议政热情不减,近日高调呼吁,卡梅伦政府如若不紧急采取措施救助学校体育的话,那么英国将就此错过一个“伟大的历史机遇”将奥运遗产传之后代,哪怕夺得历史上最多的奥运金牌也是枉然。再说了,纳税人花了93亿英镑,不是去买金牌的。
距伦敦奥运会只有200天了,卡梅伦政府正要召开“中央奥运会议”,特萨·乔维尔此时发声,用心良苦。2010年,英国开始大规模削减公共开支,教育大臣格维悍然削减了英国学校体育发展合作伙伴基金。此前8年,英国孩子的校园体育生活曾经在政府合作伙伴的努力之下有了些起色,中学生每周参与运动至少两小时以上的人数比例从2003年的25%提升至了80%。决策一瞬间,卡梅伦政府一定忘记了2005年申办奥运时英国人的一份誓言——“激发新的一代”,奥运运动遗产通过学校体育惠及全民是最合理的方式。可是,经济凋敝,为渡难关,预算削减,苦了孩子,穷了体育。
特萨·乔维尔的表达可谓语重心长,她劝说卡梅伦政府不要再一周接一周地错过历史机遇,孩子需要在校园阶段培养一生的运动习惯,让体育深入到每一天的生活之中,体育可以激励每一个孩子度过校园岁月,体育也可以让孩子充分发现自己体内蕴含的无限潜能。特萨·乔维尔绝对不是就此向卡梅伦政府施压的唯一力量,英国体育协会的负责人坎贝尔就是另外一个显著力量所在,他同时也牵头“青少年体育基金”。坎贝尔希望政府如果真看重“奥运遗产”,那就必须有一个长远策略计划,不关心年轻一代,英国未来的体育生活无从谈起。英国体育协会有计划奥运会之后在伦敦奥林匹克公园区域内每年举办一个名为“学校运动会”的大型活动,鼓励全英学校参与。可惜,目前只落实了2013年的预算,2014~2015年尚无着落。套用英国人的计划,我们其实可以在北京奥林匹克中心区办我们自己的“学校运动会”,想法不难,需要有一个开始。
卡梅伦政府没有正面给予回应,国事万千,小小的学校体育是可以暂且放放的。最近,《铁娘子》正热映,关于撒切尔夫人当政12载的种种争论一时骤起。你会发现,1979与2009年何其相似,经济困顿促使政府缩减公共开支,社会矛盾激化。整个80年代,“足球流氓”猖狂不已,甚至逼得撒切尔内阁在“海瑟尔惨案”后宣布为“战时内阁”。2011年,伦敦街头,学潮风行,移民暴动,托特纳姆烈焰熊熊。公共开支意味着什么?影响至每个人生活中的所有细节,体育自然在内。卡梅伦政府理应以史为镜,撒切尔政府当年挥刀斩去的一份特殊津贴,20年后居然被指为“毁掉了英国体育的万年基业”。
事情是这样的,撒切尔当年减除了教师们课外教授学生体育技能的补贴。自此,孩子们就不再能获得丰富的校园体育活动,英国的运动基础遭到了彻底的毁灭。“80后”的英国一代较之前辈们,普遍肥胖、不适合运动的事实无人可以否认,甚至英国成了欧洲最肥胖的国度,高水平竞技项目选材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数据显示,1/3的英国孩子超重,大量的孩子一周的运动量明显不足。过往20年间,英国5000所学校出售了自己的体育场,英格兰足球队在重大比赛中接连耻辱性失败被认为与此密切关联。一个稍有天赋的孩子需要1万小时的专业训练才能成为职业球员,可目前只有在私人学校里,英国孩子才有较为充分的体育训练,因此英国职业球员成才前的训练时间被迫降到了4000小时。
英国的历史、现实以及逻辑都不复杂,一个完整的奥运周期即将在今年的夏天从北京行至伦敦。我们的孩子也需要运动,他们也需要奥运遗产,全世界的孩子都是一样的。 孩子遗产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