摇号有感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

近日,重庆公租房的首次摇号配租结果公示,1万多套房源确立了房主。这些房主大多为收入不高的刚参加工作的大学生、进城农民工等,尽管我也申请了公租房却没能摇到号,但作为“同类”,我还是为他们高兴。可高兴归高兴,申请中也发现公租房政策的瑕疵和不足,我还是诚挚地希望房管部门能做些更完善的改进。

比如,同其他一些地方一样,重庆公租房申请也设置有收入限制,但需要工作单位开具收入证明。可一些农民工却是以四处打零工为生,另外也有一些人也属自由职业者,自然是无法出具所谓单位证明。无单位证明,公租房就只得天然地将这类人中的低收入者排除在外,这样一来,尽管公租房政策在整体上非常好,但对这些长年生活在城市里的打工者来说却委实制造了不公。

另外,公租房租赁每次合同期限为数年。但在这些年中,由于能力、机遇等变更,人的收入也是会变换的。比如有的公租房租赁者由低收入变为了高收入,一些原本的高收入者又成了低收入者。高收入者成为低收入者后,自是可申请公租房,可公租房租赁者收入变高后,在不能保证其自觉将公租房源退出来的情况下,房管部门有否出台相关的监督和退出机制,是否有精力和心思,能游刃有余地做好对这些人的收入调查以及退房、换房等实际管控呢?

还有就是,公租房的摇号配租过程是否存在暗箱操作?就比如,我和几位老乡都通过了公租房申请,但谁都没能摇上号、配上房,是我们“运气”都不够好,还是因在“其他方面”准备不足?或许这只是我的妄自猜测,我也希望真相并不如此,但所有程序都掌握在房管部门手中,我们虽是参与者,却也是“雾里看花”者,不由得我不产生些许这样的疑虑。

当然,上述种种的确显得我有些“求全责备”。也许,世间本没有绝对的公平。然公租房政策作为惠及万众的公共、公益性利好,就必须最大可能的公平,令更多人都能在惠民政策中享受到普惠的阳光,让生活更美好。

(重庆 张玉宝) 有感摇号

上一篇: 大院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