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达人伍声

作者:魏一平

游戏达人伍声0( 伍声 )

“9神”出世

2008年8月9日,北京奥运会开幕的第二天,另一场电子游戏界的“奥运会”也拉开了帷幕——世界电子竞技大赛(World Cyber Games,简称WCG)亚洲冠军杯赛在新加坡举行。作为世界上第一个大规模的电子游戏竞赛,WCG得到了三星和微软公司的赞助,每年的比赛都会吸引全世界几十个国家的近千名选手,在线观看的人数高达数千万。他们就像WCG主题歌《超越游戏》(Beyond the Game)里所唱的那样:“你我曾相见,就在神奇的电子空间,为激情而战,曾经心对心,现在面对面。”

这是伍声第一次出国,不是旅游,也不是父母期望中的留学,而是去干他十几年来一直最迷恋的事情——打游戏。此前的两个月,他向学校请了长假,一个人跑到北京,跟从外地赶来的另外4个小伙子一起住进一个网吧旁的一所老楼里。他们其中一个是专科,一个无业,另外两个也没上过什么学,只有伍声名牌大学出身,他是浙江大学生物医学系的大三学生。不过,现在这些身份都不重要了,重要的是另一重身份,他们都是Ehome战队的成员,都是一款名为Dota(Defense of the Ancients)游戏的高级玩家。

两个月的集训,每天睡到中午爬起来,去网吧对战,晚饭就在电脑旁凑合,一直打到凌晨两三点收工。他们没有去爬长城逛故宫,没去天安门看升旗,甚至连驻地周围都不了解。“打游戏的一般都是‘宅男’,在电脑面前一坐八九个小时不动,关机的时候才感觉两手发麻。”伍声现在回忆起这些还会激动不已,这个高高瘦瘦的男孩,有着一双纤细修长的手,白净的脸庞上总是带着笑。

在上海取得WCG中国区总冠军后,他们拿到了前往新加坡的机票。陆续淘汰了日本、韩国、新加坡等另外6支国家队后,迎来了与黑马新西兰队的最终对决。决赛是在一座体育场举行的,震耳的音乐,尖叫的观众,火药味越来越浓。战队的5名成员坐在一排,这样他们可以随时通过喊话来下达指令,并肩战斗。

游戏达人伍声1( 2009年11月,FTD战队在马来西亚获得SMM比赛Dota项目世界冠军,左二为伍声 )

如果翻译成中文,Dota的名字有些拗口,大意是“守卫远古遗迹”,不过,打这个游戏的人从来没有这么叫过。上世纪90年代中期,位于美国的暴雪娱乐公司陆续推出了“魔兽争霸”系列游戏,这种角色扮演游戏以人人对抗的形式迅速风靡全球。美国的一些游戏玩家在此基础上开始制作各种不同的对战地图,其中,软件测试工程师冰蛙(Ice Frog)领衔制作的Dota地图最为流行。

Dota游戏采用5∶5的团体对战模式,交战双方要努力守卫自己的“远古遗迹”,同时还要摧毁对方的遗迹。这有点类似现实中的战争,为了攻克对方,就需要自己挣钱、选英雄、买武器、构筑防御工事。最新版本的Dota里设计了100多个英雄,每个英雄又有力量、敏捷与智慧三种属性和四项技能,每个英雄还可以购买100多种武器。他们编织了一张周密而庞大的网络,哪个英雄、在什么时间、用哪些武器,才能发挥最大的战斗力,这些都要烂熟于心,当然还要熟悉作战地图。而在伍声看来,这仅仅是初级阶段,“到最后拼的是团队配合与战略战术”。

游戏达人伍声2( WE是国内最早的职业电竞俱乐部之一,右一为俱乐部经理裴乐 )

棋逢对手的比赛,一般持续50分钟左右。游戏界有个专业术语叫APM,就是一个选手在1分钟时间内双手操作鼠标和键盘的次数之和,高手一般在150~200次。也就是说在这50分钟的比赛中,他们的双手要在键盘和鼠标上点击7500~1万次。最后,Ehome赢了,伍声赢了。

第一次在国际舞台上拿到冠军,中国在Dota游戏界的地位由此奠定。伍声分得了1万多元的冠军奖金。回到学校后,似乎就在一夜间,他在游戏中使用的ID“2009”开始流传,全国各地的Dota迷们亲切地喊他“9哥”。在论坛里,他的出现总会引来一片惊叹,更多人想得到他的指点甚至想拜师学艺。

2009年,伍声迎来了自己游戏生涯的最辉煌时刻。他退出了Ehome,自己组建了一支队伍,专门取了个荡气回肠的名字——For the Dream(为了梦想,简称FTD)。一路从杭州打到成都再打到马来西亚,过关斩将,FTD最终登上了SMM(另一个由三星公司赞助的全球电竞赛事)比赛的世界冠军领奖台。作为队长,伍声这个现实中的名字已经被大多数人遗忘,人们记住的是“2009”,“9哥”于是成了“9神”。有“粉丝”为他建了百度贴吧,甚至远在英国留学的同学也告诉他,有一天走在校园的路上,无意中说起自己认识“2009”,前面的两位英国学生也羡慕不已。

回国时候,父亲开车去机场接他。伍声掏出冠军奖牌挂在爸爸的脖子上,爸爸没夸奖儿子,只是拿起奖牌在嘴里咬了咬,淡淡地说:“是真的。”看到这一幕,伍声从心底松了一口气,从小就跟父亲暗中较劲的他明白,“老爸终于满意了”。

厂区大院里的启蒙

伍声的童年是在山西永济县的厂区大院里度过的。父亲和母亲都是外来插队的知青,他们上班的电机厂,原是铁道部下属的国有企业,自然也是这个小县城最大的单位。在伍声的记忆里,“小时候厂子里什么都有,看病、上学、买东西都不用出大院”。厂区大院是个相对封闭的系统,跟旁边村里的孩子比,伍声们的生活算得上优越。

父亲曾经当过坦克兵,是厂里的技术能手,别人搞不定的机器故障他准能拿下。让伍声印象最深的是,父亲好像没有不会修的东西,以前家里有猎枪,子弹都是父亲自己造,“小到收音机、自行车,大到汽车,都是他自己修理,甚至还自己做了一副跳棋,没事儿就拿出来琢磨战术”。

我跟伍声的第一次见面是在凌晨两点钟,虽然已经很久不玩游戏了,但他还是过着游戏世界里“黑白颠倒”的生活。“因为当时打游戏的时候,要跟欧美的高手在网上较量,适应了人家的时差。”伍声有些不好意思地说。这个夜晚,他最愿意讨论的问题不是自己的游戏生涯,而是童年经历,这也是他最近一直在思考的问题。“我到底是个什么性格的人?应该跟父亲的争强好胜有很大关系。”他自言自语。

按照伍声的说法,“老爸是一个对自己要求苛刻,凡事都要追求完美的人”。小时候,父亲带他去游泳馆,直接扔到游泳池里,任由他自己扑腾,直到呛水快坚持不住,才扔个泳圈下来。父亲“买200块钱的衣服就觉得不自在,一直生活在自己的小世界里”。这倒是跟伍声有点像,沉浸在游戏世界里的时候,他对外面的世界毫无兴致,甚至连恋爱都没正经谈过。用他的话说,就叫“生活得没血没肉”。

小学一年级,伍声就成为厂区大院里第一个有游戏机的孩子。那是一种任天堂公司出品的手柄机,接到电视上玩些类似坦克大战、魂斗罗之类的游戏。当时花了200多块钱,差不多赶上父亲一个月工资了。伍声解释说,是因为堂哥爱玩游戏,而且学习成绩很好,终于说动了父母。但他并不知道父母的良苦用心,后来我从伍声妈妈那里得到了答案:“他那时候头脑很聪明,但动手能力不强,这可不像他爸爸,我们就想给他买个游戏机练练。”

伍声在游戏上的天赋很快显现出来,小伙伴们很快就不是他的对手了。为了躲避父母的管教,他和小伙伴们轮流在阳台上放哨,甚至想出了用湿毛巾给电视机降温的招数。在家里玩不过瘾,就趁着放学,跑去新开的游戏厅里打街机,碰到比自己年龄大的高手,他就默默地站在身后观察。那时候,他还像绝大多数玩游戏的孩子一样,乐趣就在于打败对手。

1999年伍声上初中,网吧开始兴起来,那时候还叫电脑房。按照《电子竞技》杂志主编周奕的说法:“从1998年开始,星际争霸、反恐精英、魔兽争霸接踵而来,每一波都带来了网吧的快速扩张。”

伍声的初中,每天去打会儿游戏成了固定项目。开家长会的时候,老师告诉伍声妈妈:“你儿子还算有数,以前每天去打1个小时,中考的时候20分钟就出来了。”亲友同事们都觉得不可思议,“怎么能允许他天天去打游戏呢!”但伍声妈妈说:“儿子没有别的爱好,就这点兴趣,管严了产生逆反心理就更不好了,还不如给他点空间。”当然,最关键的是,伍声的学习成绩一直不错,全年级名列前茅,还早早地当上了学生会主席。

现在回头看走过的路,伍声自己也承认,之所以坚持打下来,跟学习成绩好分不开。正是因为成绩好,父母和老师才不会强制看管。

伍声对游戏的痴迷已经超越了一般玩家的消遣。他会买来游戏书籍仔细研究,甚至自习的时候在本子上写写画画琢磨战术。那时候流行的一款游戏叫“拳皇97”,里面四五十个角色,每个角色有2~3个大技能和5~8个小技能,按键的不同组合能打出不同招数。以一个名为“后下前后下前拳”的招数为例,要在1秒钟内连续完成7次按键,有时候生死就在0.1秒。伍声开始努力研究对方的心理,通过预判让对方进入自己的预测。“所有游戏最后拼的不是双手,而是大脑和心理素质。”这是他的游戏心得。

游戏带给伍声的不仅是胜利的喜悦。中考结束后,他放弃了当地重点高中,在妈妈的坚持下,一个人到上海。15岁的他面对举目无亲的陌生城市,是游戏让他迅速奠定了在伙伴们中的地位。即便在课业繁重的高中,伍声对游戏又有了新的认识。

那时候,“魔力宝贝”等网络游戏开始流行。不同于“魔兽争霸”这样的无记忆游戏,玩家每次都从零开始;可记忆的网游实际上是一种虚拟的现实社会,玩家要想获胜,就要不断投入真金白银去购买更好的装备。伍声偷偷把生活费节省出来,前后花在网游上的钱也有2000多元,但他很快发现,这样玩下去比拼的不是个人实力,而是真实的时间和金钱。“以我对游戏的痴迷,如果用网游来证明自己,就真的不能自拔了。”他打算从此远离网游。

有了这段经历,伍声也开始琢磨起游戏的真正价值。“绝大部分人是为了逃避现实,一小部分人只为享受游戏的感官刺激,还有一小部分人是为了在游戏里证明自己。”伍声分析自己应该属于最后一种。那天晚上我们聊到这个话题,窗外的天空已经泛出亮光,刚才还手舞足蹈的他突然惆怅起来:“但现在,我从游戏里找不到乐趣了,毕竟不是现实。”

回到现实

2010年夏天,五年制的大学生活就要结束了,Dota里的“9神”不得不回归现实。那些连打10个小时、晚上躺在床上用握力器练手指的日子渐行渐远,班里1/3的同学出国留学、1/3的同学读研究生,剩下的也都找到了还算体面的工作,自己怎么办呢?伍声也动过出国学习的念头,但他很快就否决了,他舍不得自己钟爱的游戏。

这一年,他为已经拿到世界冠军的FTD战队找到了赞助商——一个来自贵州的食品品牌“老干爹”和网络公司圣光天翼,改名为“LGD·SGTY”。一个生产辣椒酱的公司干嘛要赞助游戏战队呢?答案很简单,因为老板的儿子也喜欢这款游戏。据周奕介绍,现在国内的职业电子竞技队伍还处于初级发展阶段,成熟的商业模式尚未成形,“富二代”成为一股重要力量。

既当领队又当经理的伍声很快就发现,现实的世界远没有游戏中厮杀那么简单。因为赞助费分配问题,队员们开始逐渐有了分歧,队伍走下坡路。2010年8月8日,在深圳打完一场比赛后,伍声宣布退役。

虽然早在2003年,国家体育总局就把电子竞技列为第99号体育项目(2008年重新编排体育项目后列第78号),后来也由体育部门陆续组织了一些比赛,但是,直到今天,电子竞技仍然没法跟传统的竞技体育项目相提并论。据周奕介绍,由于上千万玩家们散布全国各地,作为社会化程度极高的电子竞技,很难像球类、田径项目那样形成政府主导的培养选拔机制。没有财政支持,只能依靠市场化。雪上加霜的是,2004年国家广电总局下令禁播电子游戏节目。没有电视直播,比赛难登大雅之堂,赞助商难寻,电子竞技的推广举步维艰。

也许是为了保护这脆弱的竞赛环境,业内人士都很避讳使用“游戏”这个词,更愿意强调电子竞技的体育性质。不过,前路依旧漫漫。2005年,南京钟山学院曾经开设了国内第一个电子竞技专业,因为教育大纲里没有这个项目,只能取名“电子声像技术”。可是,当接通钟山学院信息工程系主任袁启昌老师的电话时,他却不无遗憾地告诉我,这个专业在招收了两届学生后就停办了。当初合作办学的公司因业务变化退出,师资力量严重缺乏,“更关键的还是家长们对这个专业仍旧不接受,觉得打游戏就是不务正业,招生很困难”。

在世界范围内,讨论起电子竞技的发展,一般都以韩国为榜样。据周奕介绍,韩国走的是传统的政府支持路线,有正规的全球性比赛,有大韩航空等国企牵头赞助,有电视直播,以此带动的游戏产业也成为韩国信息产业中的支柱之一,年产值数十亿美元。而欧美则选择了不同的路线,宽松的成长环境与鼓励自由勇于探索的精神,使得欧美诞生了世界级的游戏明星。比如美国的游戏玩家乔纳森·文德尔(Johnathan Wendel),这个20岁出头的小伙子早就靠游戏成为百万富翁,他的比赛ID“Fatal1ty”现在也成了世界电玩迷心中的神圣符号,以此为商标的游戏产品和电脑产品销售火爆。

反观国内,老牌电子竞技俱乐部WE的经理裴乐告诉我,自从2005年俱乐部成立以来,所能依靠的收入无非是靠参赛奖金、队伍冠名、明星队员代言或者参加厂商的促销活动,“能收支保平就不错了,今年才开始有产品开发等延伸经营”。他坦陈国内职业队伍生存艰难的另一个原因是:“队员更迭频繁,队伍不稳定,赞助商普遍还处于观望阶段。”

2010年底,与LGD的合同到期后,伍声也加入了WE俱乐部,担任Dota项目的经理,他的角色开始逐渐由游戏玩家向经纪人转变。与伍声在一起的两天时间里,他谈论更多的已不再是游戏本身,而是有关创业、有关成功、有关金钱和为人处世。在杭州经济开发区那间简陋的一居室里,散落在地上的脏衣服中间,是伍声最近在读的书,《20几岁如何赚到第一桶金》、《马云谈创业》,甚至还有本《左手厚黑学右手博弈论》。

他现在期待面对媒体,“因为这样可以提高自己的知名度,方便与成功人士打交道”。毕业后的这半年,让他印象最深刻的是与一个创业的同学去拜访一位当地老板。“他开着名车,穿着名牌,整栋大楼都是他的,每一个工作人员都小心翼翼。”他兴奋地描述当时的情境,就像是一个游戏世界里的“国王”见到了现实世界里的国王,惊叹之余满是憧憬。

伍声并不掩饰自己对金钱的渴望。看着路边的地产广告,他会说:“我要成功,我要开跑车,我要买大房子。”他会像一个刚刚出道的演员一样爱惜自己的羽毛,每天都会上网浏览一番,然后再看看自己在淘宝上开的店铺卖出了多少T恤和鼠标垫。2月22日,营业额最高的一天是6578元,按照10%的利润计算,大概能挣到600元。

现在,伍声走在大街上,还没有人能认出他,人们记住的还是那个虚拟的“2009”。不过,他的生活已经开始发生变化,以前花5元理个发就行,现在为了改善形象,变成了150元。每当打开QQ的时候,上百个对话框就会一起弹出来,有求教游戏技术的,有邀请他去做活动的,有谈合作的,甚至也有大胆示爱的小女生。他的QQ里存有600多个好友和81个群,有时候会让他应接不暇。他曾拿过12个冠军和3个亚军头衔,但那些已成过往,属于他的现实之路才刚刚开始。只有夜深的时候,他会偶尔打开Dota玩上两把,脸上又浮现出久违的轻松和快乐。■

(感谢实习生丁莉对本文的帮助) 伍声达人游戏达人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