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装还是女装,男人还是女人?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

​男装还是女装,男人还是女人?0( 《坎蒂》杂志第一期封面(左)和第二期封面 )

伦敦2011秋冬时装周刚刚落幕,6天内共上演了100场新装秀。一位奔波在秀场之间累得够呛的女性时装编辑对本刊记者表达了一个疑惑:“T台上的模特儿穿男装的可能是女的,穿女装的可能是男的;男装,女的可以穿;女装,男的穿了也不奇怪。”保罗·史密斯的女装,哪怕是玫瑰红裤子、橘色大衣、透明雪纺衬衣,都充满阳刚之气。女装设计师乔纳森·桑德斯(Jonathan Saunders)喜欢把面料处理得像法国印象派画家卢梭的画,绚丽浓烈,宛如一个个梦境,因此深受好评,此次他推出第一个男装系列,同样用了印着灿烂花草的精纺面料,款式也和女装别无二致。詹姆斯·朗(James Long)的女式毛衣尽管有图案、缨穗,仍显强壮,反而是男装,用粉色圈圈绒做大衣和机车外套,波尔卡圆点面料做无领衬衫,一派温柔。博柏利旗下的高端时装品牌博柏利·珀松(Burberry Prorsum)有几款彩色粗格大衣、奶牛花纹皮毛贝雷帽,同时穿在了男女模特儿身上。伦敦设计师凯瑞·穆登(Carri Munden)创建的前卫品牌Cassette Playa,源自滑板和漫画文化,这次她把男模特儿们涂成金色,打扮成芭比娃娃的未婚夫肯,再穿上印着红玫瑰的丝绸衬衣、短裤。在New Power Studio的男装展上,男模特儿的队列里夹着几位女模特儿,她们穿着肥大的T恤衫,戴有似乎象征了雄性生殖崇拜的帽饰。就是在性别特征明显的服装,也不乏性别暧昧的元素。比如博柏利的男装,用了饱和度高的橘色、蓝色、果绿色,在领边、门襟、口袋周边都装饰着毛皮细边,这些细节是女装才会用的。你说它们是大号的女式服装也行。

这些T台上的表现是阐释了雌雄一体,还是暗示了性别的转换?不论设计师如何回答,都证明“性别不辨”是时尚业最新的潮流。这股潮流是28岁的模特儿莉·提(Lea T)掀起来的。2010年,莉穿着皮草背心,和几个男模特儿站在一起,为纪梵希拍了秋冬新装广告。广告发布后,全球的媒体都被震翻了,一时间她所在的经纪公司接到400多个采访申请。她成了“娇”点模特儿,两次登上《时尚》法国版,与凯特·莫斯拥吻着给伦敦先锋杂志《爱》(Love)拍了耽美又暧昧的封面,上奥普拉脱口秀,接下来飞于各时装周走秀,还拍了纪梵希2011早秋时装目录。

莉是气质柔弱的女人,但仅看她的长相让人分不出男女。她是个变性人,原名莱昂德罗·索雷佐(Leandro Cerezo),父亲是巴西的足球英雄托尼霍·索雷佐(Toninho Cerezo),母亲是虔诚的天主教徒。莉做了变性手术后,父母就不再认这个孩子。戏剧性的身世是莉走红的重要原因。

莉在17岁还是莱昂德罗时,与法国设计师里卡多·提西(Riccardo Tisci)成为好友,后来被提西非正式收养。她现用的姓氏“T”,代表的就是“提西”。提西看到漂亮的莱昂德罗身体内有做女孩的倾向,就鼓励他穿高跟鞋、穿女装,甚至做变性手术。2005年提西担任纪梵希设计总监,开始“打造”新晋女模特儿莉·提。莉·提说:“提西看到了我的痛苦,他想让我开心,所以给我拍了张好照片。”她的秘密不是媒体曝光的。在拍摄广告前,她同意由提西告诉媒体自己是变性人。

英国顶尖造型师、《爱》杂志主编凯蒂·格兰德(Katie Grand)说:“时尚业在六七十年代就开始利用‘变性’做卖点,今天不同之处在于,高端品牌也利用它做广告。”莉·提有诸多前辈效仿。上世纪60年代初,英国模特儿艾普尔·阿什莉(April Ashley)走红,她深得《时尚》杂志宠爱,找来斯诺顿伯爵、大卫·贝里等摄影大师为她拍照。1961年小报揭发她是变性人,她立刻被世界抛弃,甚至刚拍好的电影都删掉了她的名字。70年代,安迪·沃霍尔为他的电影和艺术找到了女主角坎蒂·妲玲(Candy Darling)。她曾是男儿身,“地下丝绒”乐队有首歌《坎蒂说》,歌里唱道:“坎蒂说,我开始恨我自己的身体。”唱的就是她。坎蒂1974年死于白血病,因为早逝,她成了里程碑式的人物,那个时代男人穿女装是违法的。目前,讲述她生平的纪录片《美丽的妲玲》正在全球上映。时尚界第一个公开变性人身份的模特儿是美国的泰莉·托耶(Teri Toye),她走红于上世纪80年代,纽约涂鸦怪才、设计师斯蒂芬·斯普罗斯(Stephen Sprouse)奉她为灵感缪斯。90年代有美国模特儿康妮·弗莱明(Connie Fleming),她红了一阵子,出演过乔治·迈克尔代表歌曲的MV。法国设计师蒂埃里·穆勒(Thierry Mugler)的设计怪异之极,几乎无法穿出门,他很欣赏康妮,一度将她纳为御用模特儿。康妮设计过一个服装系列,如今做了时尚插画家,偶尔还去热门夜店当门童。

​男装还是女装,男人还是女人?1

彻底改变自己身体的物理形态毕竟极端,时尚业更推崇“伪娘”,其中闪亮人物是男模安德烈·皮吉斯(Andrej Pejic)。还不满20岁的皮吉斯长得很像本世纪初的少女名模艾琳·沃森(Erin Wasson),但和沃森的“小野猫”气质不同,皮吉斯娇羞柔弱,不会让人产生对美人通常会有的戒备心理。他有一头海妖才有的长发,被过氧化氢漂成近乎白金色,像当年好莱坞明星珍·哈洛,因此得了个昵称“金发宝贝”。去年10月,凯蒂·格兰德和设计师马克·雅各布斯为路易威登的女装秀制订模特儿名单,突然产生心灵感应,从经纪公司提供的名单中翻出皮吉斯,为他确定了女性形象。皮吉斯这个类型的男孩有扁平的胸,窄小的臀部,令女模特儿嫉妒的身高。他是男人,但又有当今时尚业内最推崇的女性形象。法国著名设计师让·保罗·格蒂耶一见皮吉斯便钟情,1月的巴黎男装展上,让他做自己新装秀的头号模特儿;一周后,格蒂耶又让皮吉斯演绎他的高级定制女装。皮吉斯穿着镶荷叶边的白色透明婚纱,分明是个女人。但皮吉斯说了,他至今还是“站着尿尿的”。

时尚业薄情寡义、变幻无常,几个月前还流行的是肥皂剧《广告狂人》的怀旧潮,剧中的男人都要结婚生子,外形伟岸坚毅、线条硬朗,穿着绝不能让人产生性别误会。在去年《广告狂人》收视率还很高的时候,杂志和T台突然改变了审美习惯,大玩“性别转换”游戏,力图表现男人的“另一面”,玩得还很过火。在莉·提、皮吉斯在T台上妖孽横行前几个月,著名时尚摄影师尼克·奈特(Nick Knight)已为英国男性杂志《Arena Homme》2010冬春版拍摄了封面:男模特儿们穿吊袜带、涂唇膏,女孩们贴着胡子,好像进行变性手术前的男女。马克·雅各布斯穿上他自己品牌的新装,为杂志《Industrie》拍摄了封面。他没有剃掉胡子,有意保留了男性的性别符号。《时尚男刊》日本版煞有介事地说,封面用的是新模特儿“Jo Calderone”,其实是女扮男装的嘎嘎女士。

​男装还是女装,男人还是女人?2( 演绎让·保罗·格蒂耶高级定制女装的男模特儿安德烈·皮吉斯 )

易装不是新鲜事,时尚业卖弄“性别难辨”也有100年的历史。以前的性别转换就是玩“中性”,让一种性别尽可能往另一种性别靠,但性别界限还是很分明的。像大卫·鲍伊、山羊皮乐队的妖男布雷特·安德森、乔治男孩,以中性闻名的两位英国超模Twiggy、斯特拉·坦南特,都是羞怯阴柔、懒洋洋的,留着刘海儿,但你不会觉得性别特征在他们身上产生了矛盾,他们到一定年龄也放弃了中性气质,做回标准的男人、女人。

而新一轮的性别错位潮流,用尼克·奈特的话说,“更超前。现在是2011年,不是1970年。今天整容技术非常发达,再加上个人因素,性别变化可以走得更远”。今次不再玩女人穿三件套西装的小把戏,而是完全以男人为主角,最大程度地突出男人身上最富有女性美的部分,男人公然地、一本正经地穿上女装,引导时尚潮流。这一点很容易从杂志和服装广告上看出来,它们推出了大量的男性时尚形象,其中以《坎蒂》(Candy)杂志最活跃。

​男装还是女装,男人还是女人?3( 马克·雅各布斯男扮女装为杂志《Industrie》拍摄了封面 )

率领男孩们走进女装柜台的正是《坎蒂》杂志。它创刊于2009年秋天,到目前为止只出了两期,每期印1000册,却被评论家们一致认为是新变性潮流的标志。这本时尚杂志讨论的是男人如何打扮成漂亮的女人,用杂志主编路易斯·维尼加斯(Luis Venegas)的话说,这是“第一本在男女性别之间转换的时尚杂志”。本刊记者电话采访了维尼加斯,他告诉本刊,他今年32岁,出生在西班牙,现在马德里有间工作室,是独立出版人和创意人士。杂志取名《坎蒂》,是为了纪念坎蒂·妲玲。

在《坎蒂》之前,维尼加斯还出版过两本另类新潮的杂志,但《坎蒂》仍属另类大胆。第一期的封面人物是英国流行歌星凯丽·奥茨本当时的男友、英国名模卢克·沃洛(Luke Worrall),他穿件瑞典时装品牌艾克妮(Acne)的粉色女式薄纱睡衣。第二期出版于去年10月,是詹姆斯·弗兰克(James Franco)。维尼加斯说:“我做梦都在想让好莱坞男明星易装登上杂志封面。我在别处还没见过呢。”这本杂志引起了轰动,定价55美元的杂志上摊第二天就被抢光,在eBay上炒到几百美元一本。弗兰克是好莱坞当今最炙手可热的男明星,今年奥斯卡颁奖典礼的男主持人。在封面硬照上,他穿黑色西装上衣,戴黑皮手套和夸张的首饰,夹着香烟,俨然强势女人,派头很像上世纪90年代的麦当娜。维尼加斯自己也慷慨献身,戴顶金色波波头假发,穿上连衣裙,打扮成《时尚》美国版主编安娜·温特。

《坎蒂》不是同性恋杂志,维尼加斯要做变性版《时尚》,人人都有兴趣看,特别希望吸引时尚圈和艺术界的人,为此他请来布鲁斯·韦伯、泰利·理查森、大卫·阿姆斯特朗等时尚界最大牌的摄影师合作。他说:“易装者有些是同性恋,但绝大多数同性恋并不想从物理形式上改变性别。他们也不想仅仅在去俱乐部时才穿上异性服装。从历史上看,男人和女人从未有过如此多的机会修正、改变自己的身体,从未有过如此多的方式从头到脚改变自己的外在形象,不管是用最温和的化妆,还是动刀子永久性地改变性别。人们对自己的外表会越来越有掌控力,化妆、头发的颜色、整容手术会越来越多,外表会越发极致化。《坎蒂》鼓励个人有决定自己外表的自由,有人想做自己真正想做的人,《坎蒂》就推他一把。”

但性别转换不是忽略性别,《坎蒂》不提倡男女皆宜。“男女都能穿的衣服通常是中性的。《坎蒂》里的时装大片,人们看了不会说,‘这衣服男女都能穿’,他们会问‘这是给男人穿的还是给女人穿的?’”这是今天的伪娘和以前的易装癖、变性人的区别,他们认为自己是堂堂正正的男人。你看弗兰克只是穿上了女装,却并没有给人“我生错了性别”的感觉。很多读者写博文说受了《坎蒂》的影响,时尚评论家称2010年时尚界掀起的性别解放运动是“坎蒂效应”,维尼加斯清醒地说:“其实并不是《坎蒂》一本杂志兴起的潮流,它至少能让人们从另一个角度看性别。”

​男装还是女装,男人还是女人?5

时尚追随者会跟着这种消弭性别界限的趣味和潮流走多远?它是时尚业一时兴起的发明,还是体现了男女在社会文化生活中的新角色?维尼加斯说他给不了答案,不过他正在编辑第三期《坎蒂》。这时,我看到一位美国妈妈在去年底写的博文。她同意5岁的儿子打扮成卡通电影《史酷比》里的女孩达芙妮参加万圣节派对,还贴出了儿子戴橘红色长假发、穿粉色裙子和长靴的照片,得意地说:“我儿子是同性恋。”博文和照片引发了全美国的激烈讨论,这位妈妈显然感受到了压力,之后博客再无更新。■

​男装还是女装,男人还是女人?6( 变性模特儿莉·提为纪梵希拍摄的广告 ) 还是时装搭配男装女人模特女装男人时装时尚品牌女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