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样本与宝洁的可持续之道
作者:黄燕在快速消费品企业扎堆的中国“长三角”地区,宝洁终于落下了最具分量的一枚棋子。2月25日,宝洁大中华区总裁施文圣现身江苏太仓工厂奠基仪式,这是宝洁在中国的第10家工厂,同时也是宝洁亚洲最大的生产基地之一。“将于2012年投产的太仓工厂不仅是宝洁对中国5年投资10亿美元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希望把它建成宝洁可持续发展的中国样本。”施文圣告诉本刊,“太仓厂是宝洁在中国第一家应用能源和环境设计先锋(LEED)标准的工厂,更多利用可再生能源,收集雨水和水循环系统降低水资源消耗,通过回收和再利用实现工业废弃物零填埋,这三大绿色优势将是我们区别于其他日化企业的标志。”年销售额超过300亿元人民币的中国作为宝洁全球第二大市场,已经在研发和生产层面拥有重要地位,而可持续发展的技术尝试则标志着中国制造将成为宝洁全球新的样板。可持续的压力与动力
宝洁第二季度财报显示,截止到2010年12月31日的三个月内公司实现利润33.3亿美元,比去年同期下降了28%,宝洁解释说,这是由于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导致的产品成本大幅上升。短短两个月后,从埃及蔓延到整个阿拉伯世界的政治风波引发了又一轮石油涨价,而对以石化衍生品为主要原料的日化行业来说,这无疑意味着成本的大幅增加。过去快速消费品行业的对策通常是涨价,而在宝洁202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中,宝洁CEO麦睿博已经计划要用可再生原料替换25%以石油为原料的材料。施文圣告诉本刊,目前宝洁包装材料中难以循环利用的聚氯乙烯的比例已经下降到了1.5%,同时他们还尝试使用从甘蔗中提取的高密度聚乙烯,这类绿色包装很快将用于潘婷、蜜丝佛陀和封面女郎产品上。到2020年,宝洁工厂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和产品包装用量都将减少20%,工业废弃物控制在0.5%以下,并尝试用填埋法以外的办法处理消费者废弃物。按照麦睿博为宝洁设定的长期目标,宝洁最终将实现使用100%可再生能源作为动力,所有产品和包装均使用100%可再生或可循环使用材料。
“在我们这个行业,更多的消费需求和更好的环境一度被认为是矛盾的,而宝洁希望让消费者在享受轻松和愉悦的同时,不需要为选择环境保护还是满足自己的消费需求而苦恼。”施文圣对本刊说。在中国,宝洁的可持续尝试有更多的现实意义,中国经济正在经历又一个转型期,今天人们所说的“绿色经济”不仅有对环境的重视,还包括对人本身的关注。新一代的中国劳动者比以往更关注自身利益和价值,这正是从金融危机后持续至今的用工荒背后的原因。作为中国快速消费品行业有名的“黄埔军校”,宝洁一贯以内生式人才培养而闻名,在施文圣看来,为员工提供更多发展空间是留住他们的最佳手段。“同时宝洁也希望为我们的员工营造更好的工作环境。LEED标准由美国能源署和绿色建筑协会制订,太仓是宝洁在中国首家应用LEED的生产基地,我们希望这座花园式工厂能帮我们吸引更多优秀人才并留住他们。”并购改变的竞争格局
宝洁新任CEO麦睿博希望将公司力量聚焦于高利润、高成长的优质业务,比如美容业务,2010财年美容业务单元贡献了270亿美元销售收入,占到宝洁全部收入的1/3。不过在这个市场宝洁面对的全都是重量级竞争对手,同时越来越频繁上演的大手笔收购也让市场格局更趋向于集中。2010年9月宝洁的老对手联合利华宣布以37亿美元收购雅涛,从而将成为全球最大的护发产品公司,宝洁在中国美容市场最大的竞争对手欧莱雅则连续收购了小护士和羽西。继宝洁CEO麦睿博放风有意收购妮维雅的母公司德国拜耳斯多夫之后,最近联合利华与高露洁、欧莱雅与雅芳之间都传出了并购“绯闻”,看来以规模论实力的快速消费品行业开始更多体现资本意志,而非市场选择的结果。正像宝洁收购威娜、伊卡璐和吉列从而迅速占领市场一样,并购仍然是一条扩张捷径。“我们无从推测所有这些收购传闻背后的推手,但有一点可以肯定,这个行业的重量级收购不会就此终止,行业格局也不会只集中到一两家公司手中。”施文圣评论说。在中国市场,宝洁面对的本土竞争对手已经变得越来越强大,5年前中国没有一家日化企业能达到年销售100亿元,但现在纳爱斯和立白集团都达到了这一规模。迅速成长的中国品牌与宝洁的竞争不仅体现在价格上,还有他们无孔不入的营销攻势,以及给经销商的更高返点。曾经的“学生们”正在给宝洁帝国带来强大压力,“改变每天都在发生,我们很清楚在中国今天正确的事情明天可能就是错误的,任何人都不能自满”。施文圣对本刊说。■专访宝洁大中华区总裁施文圣
三联生活周刊:继2010年投资北京研发中心和广州分销中心之后,亚洲最大的太仓生产基地是宝洁在华的又一重量级投资,与过去的增资设厂相比,宝洁这一轮加大对中国投资力度有哪些新的内涵?
施文圣:从现在起到2015年的未来5年内,宝洁将在中国投资10亿美元,而宝洁进入中国23年来的总投资额是16亿美元,你可以看到我们的投资大大提速了,这足以证明中国市场作为全球第二大市场对宝洁的意义。宝洁投入的10亿美元将涵盖从研发、生产到分销等多方面,其中包括我们投资8000万美元的北京研发中心,以及亚洲最大、同时也是全球第二大分销中心的广州物流分销中心。接下来就是我们的太仓工厂,它对宝洁的意义不仅是亚洲最大的生产基地之一,更重要的是引入全新的技术和生产设备,它将成为宝洁在中国首家应用能源和环境设计先锋(LEED)标准的厂房,通过雨水收集和水循环系统降低水资源消耗,更多使用可再生能源,并且实现工业废弃物零填埋。我们希望证明宝洁所从事的事业不仅让人们的生活更美好,也能让我们生活的环境变得更美。
三联生活周刊:宝洁最新一季财报显示,公司利润下滑了28%,欧美市场的消费疲软仍在继续,同时中东危机引发石油价格上涨,对以石化衍生品为原料的日化行业来说这意味着成本的大幅增加。除了涨价,宝洁未来将如何应对这部分成本压力?
施文圣:确实,2011年第二季度宝洁遇到了新情况,但我们看到中国市场仍然在持续增长,还没有出现增长放缓的趋势。从长远看,中国经济的向上趋势没有改变,庞大的消费需求依然会支撑市场进一步扩展。最近一段时间不管是在全球范围还是在中国,宏观经济形势的变化都给我们带来了新的挑战,比如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和劳动力成本上涨。这种情况下创新的重要性尤为突出,我认为,涨价并不是解决问题的最佳手段,对宝洁来说,我们的核心竞争力始终是更好地满足消费者需求。以洗发领域来说,我们旗下五大品牌的总市场份额让宝洁成为中国最大的洗护发公司,我们有9.9元的飘柔,也有价格超过30元的沙宣,关键在于如何在不同层面满足消费者。宝洁在中国拥有8300名员工,我们希望让员工持续成长来发现并留住人才,同时为他们提供优质的工作环境,比如像江苏太仓这样的花园式工厂。
三联生活周刊:金融危机的余威和通货膨胀的加剧让中国市场变得比以前更加复杂,宝洁是否注意到消费市场发生的微妙变化,你们如何应对全新的市场环境?
施文圣:对宝洁来说,中国首先意味着机会,不同地域和收入水平带来的多样性和丰富的消费层次意味着巨大的市场空间。我每年都会花很多时间进行消费者调研,最近我曾走进一位上海女性的家,在征得她的同意后,仔细观察了厨房和卫生间。结果我吃惊地发现,橱柜台面下放着20多种清洁用品,而卫生间里摆了30多种洗护产品。当然在农村,我们会看到完全不同的情况,但其实,无论在百货公司购买SK-Ⅱ的消费者,还是在乡村小店里买飘柔的消费者,他们对产品最大的要求仍然是更高的性价比。我发现中国消费者变得越来越挑剔和精明了,这意味着宝洁必须拿出更多力气投入研发,不断为他们提供更好、更有竞争力的产品。
三联生活周刊:在中国越来越多的消费者上网购买快速消费品,同时越来越多的企业把他们的生意搬到了网上。我们注意到,宝洁在美国推出了电子商务网站eStore,但是在中国宝洁对网络的态度依然很谨慎,你打算在什么时间将eStore引入中国?
施文圣:在销售上,宝洁一贯的策略是争取所有可能的市场,超市、百货店、母婴用品店以及小卖部和杂货店,而我们认为,网络将是未来最重要的销售渠道之一。过去消费者上网更多是为了了解信息,而现在他们更喜欢直接从网上购买商品,这是一个惊人的变化。可能人们没有意识到宝洁对网络的投入,但事实上,我们在网上成长得很快,比如越来越多的网络营销,利用网络和消费者进行互动和市场调查等等。宝洁eStore还没有进入中国,但我们已经在中国最大的网购平台淘宝网上建立了官方旗舰店,并且对目前取得的业绩感到满意,在不太远的将来你们会看到宝洁在网络上投入更多。■ 宝洁太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