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字体缩小

字体增大
又见发大米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春节前单位给员工发东北大米,人人欢天喜地。不由想起几年前单位发大米的情形,有同事嘲讽发大米是“扶贫”,不屑于去拉,曰不够打车钱。而今年,北京稍像样的大米每斤都涨到4元以上,发大米便成了众望所归的福利。
20年前,逢年过节各国营单位发实物成风。从鸡蛋到带鱼,从羊肉到饮料,从水果到洗发水,有的单位连大白菜都发。员工们欢欢喜喜地把这些实物带回家去,感受着节日的富足。随着经济发展、社会开放,人们早已经习惯了吃饭成本占收入比率越来越低,逢年过节发实物的传统也逐渐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发放现金或购物卡。多少年了,人们嘲笑韩国隆重的红烧肉,日本昂贵的饺子,北京菜场上的五花肉便宜得让韩国人羡慕不已。那会儿媒体宣传:吃饭成本越低说明生活水平越高,人们逐渐把旅游、买电子产品当成花钱的大头。可惜物换星移之间食品身价竟突飞猛进,一跃回归为家庭账单主力。道理很简单,可以不旅游不买最新款的手机,但不能不吃饭,不吃菜,不吃红烧肉。
如今何止粮食涨价,凡是地里长出来的东西或与农产品相关的一切都在涨。对很多百姓来说,吃涮羊肉、炖牛肉都由家常变为奢侈。就连过去北京冬天的当家大白菜,价格也卖到1元以上,比20年前涨了50倍。至于大米,超市里有99元一斤的礼品米,漂亮的纸筒摆在玻璃柜台里,颇像粮神拜物。
吃饭成本不可小视,于是今年春节北京很多单位回归了发实物的光荣传统。亲朋好友家走一圈,发现各单位发的实物五花八门:从大米、杂粮到花生油、橄榄油;从水果、蔬菜到巧克力;从鲜花到鞭炮;全都受到员工热烈欢迎。有个颇有实权的单位发的实物最让众人羡慕:一摞有机猪肉的消费卡!土地金贵物产自然金贵。房子越住越大,吃饭越来越贵,大概是别无选择的选择。
(北京 陈晓凤) 大米
上一篇:
寒假作业
下一篇:
环球要刊速览(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