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家过年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我所在的小城距离老家并不远,可是每次回家过年总有些踌躇。这次回家过年,妻子第一次对我抱怨:“睡在你家床上,夜里只剩下哆嗦,哪能睡得着觉?!”
妻子的话并没有夸张,在城里过惯冬季的人很难适应乡下没有供暖的日子。从我记事起到现在,老家在这方面一直没有变化,在最寒冷的时候,村民们只有靠点燃木柴和煤球取暖。然而还不能天天如此,因为这些都是用来做饭烧水的好东西,他们舍不得任何的“浪费”。过年那么喜庆,也主要靠穿厚衣服、多到左邻右舍和亲戚家走动和趁机晒太阳来御寒。我们5岁的孩子则不适应老家没有玩具、有线电视、电脑和网络的“落后”条件,每次我让他随我们回老家过年,他都要让我将这些东西搬回老家,但在老家,即便有电脑也无法上网,我只好劝他老家也有其他好玩的东西,也有城里没有的好地方,只要劝他坐上车就由不得他使小性了。
出城不久,就看到了大片的麦田,却没有往年此时的麦苗那种叫人喜悦踏实的青绿水灵。据说,今冬我们这里的干旱属于60年一遇,着实让人揪心。旁边坐着一位老农,攀谈中他说,今年的旱情确实严重,在上冻期间又不能灌溉,如果不发生冬春连旱,生命力顽强的小麦依然能让我们过个好年。最让人心疼的是定了苗、扎了根的油菜已经旱死了,就是现在下雨,也救不活它们了。我们这里的冬季作物一般只有小麦和油菜,油菜绝收,损失可谓大矣,只能在落雨有墒后补种其他作物,尽量减少损失。还是典型的靠天吃饭。
在离家1公里的地方,全家人下了车,正磕磕绊绊地走着,一辆黑色捷达车停到我们身边。端详了一阵,才认出年轻的司机是邻村的李姓孩子,“80后”。让我们坐到车里,他说自己是从打工的宁波一路开车回老家过年的。“挤火车,我早挤怕了,决心在今年买车开车回老家过年。路远不怕,我开慢点,只当一次自驾游。我爹爱面子,我这样回来他脸上肯定有光彩,他在人前夸我们肯干能干,我也很高兴。老实说,我也多少有些虚荣心。”我说这不叫虚荣心,这叫扬眉吐气,说得这孩子兴高采烈。他又说,开车回老家过年的打工者不止他一个人,他知道的就有七八个人。这是一件多么值得骄傲的新鲜事!
(河南淅川 孙君飞) 回家过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