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巴拉克退党:工党的终结?
作者:徐菁菁( 1月17日,以色列国防部长巴拉克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辞去工党主席职位 )
“2011年1月17日是工党的正式葬礼。这个比以色列建国历史还久远的政党,在75岁时死去了。但没有人会为了它的逝去感到悲痛。”以色列评论人士纳胡姆在1月18日出版的以色列《新消息报》上撰文写道。一天前,1月17日,以色列现任国防部长巴拉克在耶路撒冷举行紧急新闻发布会,宣布辞去工党主席的职务,另立以“中间派、复国主义、民主”为特征的新党独立党。随着巴拉克及其追随者的离去,在议会中原本只有13席的工党只剩下8席。
巴拉克的退出并不完全是意外。中东问题政治分析家丹尼尔·派普斯告诉本刊:“巴拉克已经对工党失去了控制力,许多工党成员反对他继续留在利库德执政联盟中的决定。”2009年以色列大选后,内塔尼亚胡领导的利库德集团由于获得了包括工党在内的3个党派的支持,得以组阁。工党是执政联盟内部唯一的左翼党派。在过去两年中,政府的外交决策不断地向右倾斜。在巴以问题上,政府政策拒绝延长冻结计划。尽管国际社会不断对以施加压力,但1月16日又有消息说以色列计划在东耶路撒冷地区的犹太人定居点新建1400套住宅。在国内,执政联盟成员、极右党派家园党倡导的排外政策也得到了联盟的支持。由此不难想见工党在联盟中的尴尬。“巴拉克作为党派领导人的角色已经变得站不住脚,他的地位面临着被工党否定的危机。”加拿大麦吉尔大学教授哈罗德·沃勒告诉本刊记者。
“近来工党内部的分裂是温和的社会民主派和以国家安全为导向的政治家之间的分歧造成的。”华盛顿大学教授加德·巴兹莱判断说。事态发展证明了这一点。巴拉克宣布退党数小时后,来自工党的社会事务部长伊萨克·赫尔佐克、少数民族事务部长阿维沙伊·布拉韦曼以及工业、贸易和劳工部长本雅明·本-埃利泽相继宣布退出内塔尼亚胡政府。赫尔佐克说:“我们必须退出政府,因为我们渴望和平,但政府却造成了和平进程的僵局。这个政府将我们领进死胡同,强迫我们接纳阿维格多·利伯曼和他的政党(家园党)。利伯曼发表的种族主义言论令人无法接受。”
1月18日上午,巴拉克的“独立党”就与“利库德”集团签订协议,正式成为执政联盟的新一员。内塔尼亚胡的一名助手向媒体感慨道:“整个过程如同一次特种部队行动。”巴拉克退党的最大赢家无疑是内塔尼亚胡。以色列《晚报》评价说,内塔尼亚胡不留痕迹地消灭了工党,并且得到了巴拉克。“当内塔尼亚胡还在以色列军方任职时,巴拉克就曾是他的长官。他们相识超过几十个年头,保持着良好的个人关系,尽管在某些政策上存在分歧。”沃勒说,“巴拉克将继续在安全、外交及和谈上扮演内塔尼亚胡的盟友。”在巴兹莱看来,巴拉克的决定与私人关系无关,完全是政治上的考虑:“内塔尼亚胡需要巴拉克来保住执政联盟的地位。因为大多数工党成员因政府在和谈上的无所作为,已经想要退出联盟。而另一方面,巴拉克也想保住自己国防部长的位置,而且他很清楚,在2012年的选举中,工党会面临进一步的大衰退。目前的选择对于双方来说是双赢的。”
现在,除去退出的工党,内塔尼亚胡联盟在议会中的席位虽从74席降至66席,但仍以6席的优势占多数。沃勒指出:“工党的退出降低了政府内部的制约。过去,为了保证工党留在联盟里,内塔尼亚胡不得不做出让步,采取一些更加中间派的政策。虽然现在政府联盟的规模小了,但在关键的安全问题上,政府内部的分歧也更小了。”事后,内塔尼亚胡在议会对媒体说,现在的以色列政府“今后将维持数年”,“我们希望在我们的(国家)利益基础上重启并推动(巴以)和平进程”。
从1948年以色列建国到90年代早期,工党几乎一直是以色列政坛的领衔者。这个历史悠久的党派曾涌现过包括梅厄、拉宾在内的大批举足轻重的人物。而如今,工党已经被排除出了国家权力层。工党前议员亚尔·达扬称,工党已经到了生死攸关的时刻。巴兹莱预计,在下一届选举中,工党不会消亡,但其力量还会下降25%~50%。
与议会第一大党、处于反对派位置的中间党派前进党合作也许是工党唯一的机会。“我相信从现在开始到下一次选举,以色列的政党政治都会有很大变数。”沃勒说,“巴拉克在以色列政坛获得的尊重主要来源于他早年在军事上的成就而不是政治上的业绩。目前,巴拉克是否有能力组建起一个拥有众多成员的党派现在还不得而知。■(文 / 徐菁菁) 终结中东局势巴拉克退党工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