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军本位制”与“F-22本位制”
作者:宋晓军( 2009年1月19日,打击索马里海盗的中国军舰“海口号”驱逐舰在亚丁湾海域巡航 )
在中国国家主席到达美国访问之际,美国《连线》杂志网站发表了引用美国海军作战部长拉夫黑德评价中国海军实力尚无法挑战美国海军谈话的文章。《连线》杂志的资深国家安全博客撰稿人斯宾塞·阿克曼(Spencer Ackerman)在他的文章中写道:“中国海军的领导人肯定会对拉夫黑德的访谈进行认真研究,并在今后与美国海军的交往中确立自己的位置。”阿克曼对拉夫黑德谈话的这番解读,让我想到了我首次在电视节目中谈论中国J-20隐形战斗机时的一个自创词——“F-22本位制”。
1月5日,我在CCTV的节目中首次谈到了J-20。当主持人问我J-20的作战能力如何时,我在回答中提到了J-20一旦装备可能会动摇支撑美国不断印钱的“F-22本位制”。意思是自从1972年美国人自己废了1944年创建的美元与黄金挂钩的“金本位制”后,美国之所以还可以不断印钱,是因为美国当时有航母而现在有F-22战斗机。那么在中国国家主席访美前接受美国媒体书面采访“温柔地”批评了美国的货币政策后,拉夫黑德为什么会马上宣称中国海军尚无法挑战美国海军呢?从我个人的角度理解,这无疑是对我自创的“F-22本位制”的修正,即支撑美国印钱的并不是“F-22本位制”而是“海军本位制”。但从中美关系的层面理解,拉夫黑德作为奥巴马政府中的海军最高官员,在中国国家主席访美之时说出的这番话,其内涵就非常值得回味了。
其实理解“海军本位制”并不难。简单说,在1972年前,美元之所以能成为国际结算和储备货币,是因为美国人手里有足够的黄金、工业生产能力和全球最强大的海军。但1972年之后,美国的黄金储备和工业生产能力开始逐渐下降,就只剩下可以控制全球海上物流通道的海军了。1976年美国开始出现连年逆差,如果是正常国家此时应该恢复工业、刺激出口。但1980年后的里根政府上台时,反而坚持高利率、坚挺美元、印钱发债的策略。与此同时,里根政府只认真做了两件事:放开金融管制和打造一支600艘舰艇的强大海军。应该说,不仅美国印钱发债的习惯是从那时养成的,而且如今无比强大的海军舰队也是在那时打下的基础。有美国驻军的日本和德国原本资源就贫乏,资源供应几乎完全依赖于美国海军的保护,没有美国驻军的国家可以不用美元,但没有哪个国家能不用航运买资源或者卖资源。所以,美国海军只要强大到能随时切断或者打开航线,并随时登陆敲打不听话的沿海中小国家,就可以迫使所有国家承认用美元购买资源是最可靠的交易方式。同时,为了防止美元大贬和维持以海军为主的强大军力开销,美国又不断发行国债再把散出去的美元吸回来。说白了,所谓“海军本位制”就是借钱不还,然后用借的钱维持一支无人能敌的海军把场子撑住,再借新钱。
现在的问题是,在2010年之前,在美国“海军本位制”下发展了差不多30年的中国是否真的要挑战美国的“海军本位制”了?如果考察中美这30年的交往就会发现,中国本身的发展就是里根政府开创“海军本位制”和后来美国历届政府维持“海军本位制”必不可少的基础。如果说美国“海军本位制”存在和维持的内在逻辑是美国少生产或不生产工业品而只靠印钱造军舰的话,那么与之配套的政策必然是美国不断发行国债将那些生产并向美国提供工业品的国家赚来的美元吸回美国,而这就是美国国债从1982年的1万亿美元升到了今天接近14万亿美元的真正原因。有意思的是,中国恰恰通过这30年的发展,不仅成了美国最大的工业品提供国和购买美国国债最多的债权国,而且还在人均钢产量和总发电量超过美国的基础上派出军舰去了索马里和成功首飞了隐形战斗机。
面对今天这样一个中国,美国该怎么办呢?很显然,奥巴马虽然在表演上与里根有一拼,但毕竟不是当年的里根。而最重要的是,今天的中国不是当年那个杀气腾腾的苏联,同时美国的印钱空间也很有限了。当然,拉夫黑德也不是里根时代那个38岁年轻气盛、迷信海上优势的海军作战部长约翰·莱曼。因此拉夫黑德现在必须站出来,平息国内那些借中国领导人批评美国货币政策和中国军力正常发展制造出来的中国要颠覆美国“海军本位制”的噪声。文章写到这儿,我只能在心里自我安慰地说:“F-22本位制”不过是一档电视谈话节目中一个有点“恶毒”的桥段吧。■(文 / 宋晓军) 海军22本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