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城也堵车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在我们这个人口20万的小城里,堵车竟也说来就来了,越来越多的人体验到了堵车的痛苦。
小城堵车的地点均在十字路口,正赶在上下班和上学放学高峰时期,道路原本较窄,如果有两辆大型货车相向而行或在路口卡成直角,堵车不但成为必然,而且疏导起来是相当困难,短则30分钟、长则1个小时后堵车的痛苦才能缓解。
大家都在抱怨,或者不该让大型货车进入城区,或者不该公车私用接送学生,或者不该在主干道上划出泊车位……当然,也有抱怨在公共交通远没有发展好的情况下,不应该盲目投放私车牌照,小城空间毕竟有限,而如今在各个角落都能够看到挤得满满的车,更有甚者,机动车、非机动车没处走没处停,就得进入人行道,而且这种违章行为几乎不会受到惩罚。种种“不应该”加快加重了小城堵车的频率和程度,我们担心堵车会成为小城的常态和死穴,一切都要被机动车的洪水冲刷,包括我们每个人的路权、健康和性命。
英国《每日电讯》的一位驻京记者担心,北京“这个曾经伟大的城市正在被毫无理由存在于现代城市中的四驱车大军踩死”。这是不是危言耸听?我不知道,我只知道日益膨胀的车辆对于我们这座小城来说肯定不是什么福音,它们要想“踩死”这种缺少交通规划和先进交通管理理念的小城更加容易。因为在这里,“汽车优先”的做法体现得更加突出——我们的人行道和自行车道不是被汽车占用行驶,就是沦为路边停车场,甚至在一些路段根本找不到人行道和自行车道,连公共信息也是优先汽车,城里的天气预报、交通地图及路标都是为汽车服务。所有单位也都是补贴开车的人,报销油钱、打车费等,未见哪个单位首先鼓励步行和骑自行车的人,慢行的权利在小城里渐渐被抛掉,越来越多的人觉得坐公交车上下班不体面。
跟我们的“汽车优先”相反,瑞士切实做到了公交优先。经过城市交通信号系统的改造,公交车辆在交叉路口永远面对绿灯,均可准时到站。在规定范围和时段内,一张车票无论坐几次车都行,还可以自由乘坐包括郊区火车、大巴、电车、轮船在内的任何一种交通工具。种种便利带来的结果是:以瑞士第一大城市苏黎世为例,70%以上的人出行选择公交车,10%的人步行或骑自行车上下班,剩下的两成才是开私家车的人,瑞士也因此创造了“路窄不堵车”的世界奇迹。
(文 / 河南淅川 孙君飞) 自行车交通小城堵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