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DP与幸福感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

2010年我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财政收入达到了8.308万亿元,比上年增长21.3%。与此同时,各地GDP和财政收入也都节节拔高。宏观兴奋之余,笔者还感到有不小的遗憾,那就是在微观层面,问题还是很多,让人纠结。

我所在的县是一个全国有名的老区县、山区县和贫困县。但是,2010年的财政收入也创造了让人吃惊的9.5268亿元的最新纪录。但与之相映照的是,城镇居民年均可支配收入还不到1.3万元,农民人均年收入还不到5000元。而各种生产资料、生活资料的价格却是一路飞涨。最便宜的蔬菜也在1.5元一斤,而房价的涨势更是惊人,许多人的生活连温饱都难,即使小康之家,如果一遇天灾人祸、购房买屋,或是生病住院,往往就陷入了经济困境。人们都感觉到居民收入增长与政府财政收入增长相比,就像眉毛与胡子比长势,居民收入增长与物价的上涨相比就像乌龟与兔子赛跑。因此,都期盼着政府能够出台政策调节收入分配,尽最大可能“提高居民收入”。

应该说,所有的改革都是为了让社会发展更公平、更和谐,所有的发展都是为了让群众的生活更滋润、更美好。但我们看到的却是,在一些地方,官员们却把注意力更多放在了大上项目、大力促进GDP和财政收入增长上,对物价的控制不是很下力,对房价的调控不是很用功。结果就出现了城市越来越大、高楼越来越多、道路越来越宽、灯光越来越亮,但群众的生活却越来越难、幸福感越来越少的状况。

常言道:为官一任,造福一方。这个造福一方,不仅应该是项目多了、企业活了、税收增了、财政富了,它更应该是居民收入增加了、社会治安好转了、环境更加优美了、百姓日子好过了。这才应该是官员考核中最重要的内容,最主要的指标。而现在的这种官员考核机制,却恰恰忽视了这个最重要的内容、最主要的指标,居民的收入还是老牛爬坡的状况。有鉴于此,我希望国家尽快将“提高居民收入”纳入“一把手”的政绩考核之中。

(湖北红安 张剑虹) GDP幸福感居民收入

上一篇: 小城也堵车
下一篇: ​冬日洒水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