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水利建设的新高潮
作者:谢九我国多年来发展滞后的农村水利建设,即将进入新一轮的高速发展,继上世纪50~70年代我国的水利大建设之后,有望迎来第二轮高潮。
1月11日,水利部部长陈雷在水利部科技委的讲话中透露,中共中央、国务院即将以2011年中央一号文件印发《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央首次就水利专门出台综合性文件。还有权威专家声称,在即将出台的中央一号文件中,将硬性规定“土地出让金的10%将用于农田水利建设”。以此标准看,我国去年的土地出让金总额为2.7万亿元,这大致意味着将有2700亿元用于水利建设,仅此一项,已经比去年全年的水利投资额高出30%多。
上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我国经历了一个水利建设的高潮时期,全国上下建立了8万多个大中小型水库,以及配套的渠系灌溉工程。但随着1978年农村体制改革,家庭联产承包制推行之后,农民种地的积极性被释放出来,我国的粮食产量大幅提升,这使得政府对于农村水利设施建设的重视程度开始下降,资金投入逐渐减少。
随着我国近年来极端自然灾害频发,各种旱灾和洪涝导致粮食大幅减产,水利设施不足的弊端开始逐渐凸显出来。国家开始重新增加对水利设施的投入,但力度仍显不足。按照有关专家的测算,水利基础设施的投入占GDP的比重应保持在0.8%左右的水平,从过去10年看,我国的水利投入虽然从500多亿元增加到1000亿元以上,但占GDP的比重其实是逐年下降的,从2002年的0.68%一直下降到2008年的0.35%。这种下降趋势一直到2009年才有所缓解,这一年,国家通过大修基础设施来抗击金融危机,水利建设也分得一杯羹,2009年,水利建设投入占GDP的比重提高到0.56%。
但即使如此,这样的投入水平也依然无法满足我国农业生产的需求。随着我国经济在金融危机后迅速复苏,各种物价水平全面上涨,2010年迎来了通货膨胀的严峻考验,在这样的背景下,粮食安全问题更是重中之重,增加农村水利设施的投入也就尤显迫切。2010年11月,国务院召开全国冬春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电视电话会议,国务院副总理回良玉在讲话中表示:“农田水利脆弱,是影响国家粮食安全的最大硬伤,是制约现代农业建设的突出软肋,是国家基础设施的明显短板。在全球气候变化的大背景下,加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提高农业防灾减灾能力,要求十分紧迫,任务十分繁重。”在刚刚过去的“十一五”期间,我国的水利建设投入约为7000亿元,据有关专家测算,“十二五”期间,我国的水利投资需求超过2万亿元,这意味着未来5年的资金投入将超过过去5年的两倍。
大规模的水利建设投入自然也会给相关产业带来发展机会。水利建设的主要目的是防洪和合理利用水资源,防洪工程主要包括河道整治、分洪工程和水库建设等,水资源工程主要包括农田水利的灌溉和排水,以及跨地区的大规模输水工程,比如南水北调。从这样的产业链上来看,目前A股市场从事水利工程的公司主要有葛洲坝(600068)、粤水电(002060)和安徽水利(600502),从事灌溉设备生产的主要有新界泵业(002532)和利欧股份(002131),从事节水灌溉的新疆天业(600075)和大禹节水(300021),以及生产输水管道的国统股份(002205)和青龙管业(002457)。
葛洲坝在我国水利水电工程建设行业中居于第二的位置,在国内占据25%左右的市场份额,仅次于中国水利水电建设公司,后者占据国内65%左右的市场,不过暂时还没有上市。由于移民和生态等问题带来的种种争议,我国的水电发展在近年来陷入低谷,尤其从2008年开始,几乎没有一座大中型水电站通过审批,原先已经立项的水电站也有很多被紧急叫停。在水电投资建设陷入低谷的背景下,葛洲坝的业务也开始向其他建筑行业拓展,比如铁路、公路等交通领域。不过随着节能减排的压力加大,我国对水电的思路也开始发生变化,在电力行业的“十二五”规划中,水电再次被提到了重要位置——优先开发水电;优化发展煤电;大力发展核电;积极推进新能源发电;适度发展天然气集中发电;因地制宜发展分布式发电。对于葛洲坝而言,意味着可以重新在水电行业大展身手。除了水电之外,葛洲坝还有其他较为分散的业务,比如水泥、煤炭、高速公路、民爆和房地产等。从公司经营的角度看,过度的多元化并不见得是好事,不过从股市投资的角度来看,多一样业务,往往也意味着多一个炒作题材。比如房地产业务,公司是16家被保留房地产经营资格的央企之一;比如民爆业务,公司的规模在湖北地区最大;比如水泥业务,在湖北地区也仅次于华新水泥(600081)。从估值看,公司2010年的市盈率约为30倍左右,无论以A股市场的平均水平,还是以建筑类公司的平均水平来看,这样的估值已经不低。
新界泵业是我国农用水泵的龙头企业,连续多年在国内市场占据第一的市场份额。与A股市场另外一家泵业公司利欧股份相比,这两家公司都来自水泵之乡浙江温岭市,后者的产品主要是微小型泵和园林泵,而且95%以上的产品用于出口,所以,如果从国内水利投资受益的路径来看,新界泵业更优于利欧股份。新界泵业是一家刚刚上市的新股,以往国内发生旱灾时,投资者在挖掘抗旱题材时通常都会关注利欧股份,新界泵业上市后,投资者多了一个投资选择。由于我国农村使用水泵的普及率较低,所以,新界泵业在过去几年并没有表现出太好的成长性。2007至2009年,公司主营收入从3.63亿元增长至4.47亿元,对于一家中小板公司而言,这样的增速可算缓慢。相比之下,公司的净利润增速大大超过主营收入,2007至2009年,公司净利润从2700万元增长至4700万元。其中的主要原因应该是受益于金融危机带来的原材料价格下降所致,2009年的毛利率大幅提高了5个百分点。从长期看,依靠提升毛利率不可能带来利润的持久增长,核心要素还是要靠收入拉动,而随着我国水利大投资时代的到来,农村的水泵使用率大幅提高,将给公司带来巨大的市场需求,有望改变公司收入增长缓慢的窘境。作为一家刚刚上市的新股,公司目前股价略高于发行价,在目前新股频频“破发”的背景下,公司股价还算比较坚挺。
节水灌溉在我国农村也有着广阔的市场前景,目前我国有一半以上的耕地面积没有灌溉设施,60%以上的灌溉面积还在沿用传统落后的灌溉方式。A股市场涉足节水灌溉的公司主要有两家,新疆天业和大禹节水。新疆天业的业务极为分散,传统主业是化工业务,同时兼营番茄和棉花等农产品业务,节水业务主要通过子公司新疆天业节水公司(0840,HK)来运作,2008年在香港地区上市。该公司虽然是我国最大的节水灌溉公司,但对A股上市公司新疆天业而言,能够贡献的利润比较有限。一是因为新疆天业对其只有不到40%的股份,二是该公司近年业绩不佳,2009年仅实现486万元的净利润。大禹节水是我国首批上市的创业板公司之一,和大多数创业板公司一样,公司也并没有表现出太高的成长性,2010年三季度的收入和净利润仅仅增长7%和5%。不过,随着我国水利投资规模大幅度提升,对于相关节水灌溉设施的需求也会随之增加,公司业务还是存在大幅增长的机会的。作为节水灌溉细分市场不多的投资标的,公司的成长性还是值得给予关注。
青龙管业主营混凝土管道和塑料管道,产品广泛应用于水利工程、农业灌溉、市政供水等领域,在西北地区占据寡头垄断的市场地位。混凝土管道的进入门槛较高,需要较高的技术水平,产品必须得到检测机构的审核才可进入市场,由于管道建设对于安全性要求很高,水利和市政部门通常会选择有品牌或者有良好历史业绩的管道制造商,因为种种进入限制,国内相关的公司只有100多家,规模以上企业不到10家,这也使得一些龙头企业强者越强。相比之下,塑料管道的市场竞争就激烈许多,这使得两种产品毛利率相差较多。在青龙管业的产品收入构成上,混凝土管道约为66%,塑料管道约为34%。受益于下游旺盛的市场需求,青龙管业的收入在过去几年保持了30%以上的增长,更为难得的是,在收入增长的同时,公司的毛利率也始终保持在很高的水平上,而且逐年增长,从2007到2010年三季度,公司毛利率从26%上升至34%,在原材料涨价的背景下,充分体现了公司利用自身的市场地位,转移成本压力的能力。随着毛利率的提升,公司的净利润增速也高于收入增速。青龙管业过去80%以上的收入来自宁夏、内蒙古、山西、甘肃等西北市场,2010年上市之后,募集资金主要投向天津公司,开始向京津冀市场进发,目前该区域还没有有实力的大企业,或许将成为青龙管业异地扩张的一次机会。■(文 / 谢九) 新疆天业投资水利新高潮水利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