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腊月食腊
作者:殳俏腊味店的灯光永远都有一种奇诡的亮度,可折射所有腊味的油晶晶。新年伊始去广州觅食,晚饭后和友人一起去腊味老店皇上皇购腊肠,便重温了这种传说中的“粉光脂艳,油香绕梁”。一进门,只见一整墙高高挂起的腊鸭,有密集物体恐惧症的人和长年吃素者看见这幕定会退避三舍。但对喜啖腊味的人来说,却是别样的金碧辉煌。只见一只只黄澄澄的腊鸭并着两条肥腿,列着整齐的四方阵,规规矩矩地静候着买主,一派富泰又吉祥的光景。权衡再三,买了肥瘦各几种腊肠,因为是带了独立包装的。虽然我也爱吃蒸腊鸭腿,最终却还是没有对“黄金摇摆先生”下手,因为买腊鸭是现装袋子的,包不严实。
说来荒唐,这里头却有我的童年阴影——小时候跟大人上街买腊味,买完之后,大人没有在意,就直接把那个油汪汪的纸包跟我脱下来的一件毛衣塞在了一个袋子里。结果回到家,发觉毛衣上沾满了腌腊味,洗了好几回都去不掉。并且这腌腊味还不像泼到衣服上的酒味或溅到衣服上的菜油味,在小孩子看来,那是一种老朽又哀伤的味道,年轻人唯恐避之不及的。羊毛多洗几次便发紧,但味道仍是去不掉,最后就变成了,每次一穿上这件毛衣,心里便默默觉得自己变成了一只在腊味铺阴暗角落里形影相吊的火腿,那滋味实在是很不好受。
中国的腊味基本上分为两派,我小时候,家里大人便已经给两派都起了昵称,一为“烟熏腊”,另一为“香蜜腊”。“烟熏腊”指的是湖南、四川这些地方出产的腊味,无论腊肉还是腊肠,在风干前都经历了烟熏的过程。用些谷壳木屑的就能熏,熏的时候还需加点儿陈皮之类的香料。这样做出的腊味,有种令人感动的烟火气,尤其是腊鱼,熏过之后肉质紧实,但仍不失细腻,吃的时候是典型的重口味做法——先蒸、后烤,再加辣椒和豆豉煎炒,一入口便可令昏昏欲睡的味蕾清醒过来。但大人不会多让小孩子吃“烟熏腊”,因为觉得多吃太伤肠胃。“香蜜腊”就不同了,指的是粤式的腊味,相比“烟熏腊”的烟火味,“香蜜腊”更多地洋溢着酒味和花香味,味道也更甜更润,小孩子吃多几筷子也无妨。又香又弹牙的粤式腊肠腊鸭最适合与米饭同蒸,是治疗厌食症的一大法宝,吃起来香喷喷,滑润润,较为轻快的腌腊味恰好衬托出了肉的甘香原味,信手蒸来就是一道下饭好菜。腊月食腊,基本上都是奔着大荤的口味去的,但也有相对来说清淡雅致的吃法,我小时候,爱吃冬菇丝、腊鸭丝、加上黄芽菜的春卷,腊味在其中只是点睛。又有早饭时煮碗白粥,其中深埋香肠几片,新鲜油条片几朵,并撒上葱花零星,这一点点腊味让整碗粥骤然显得贵气逼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