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人都爱纳达尔
作者:张斌纳达尔与《泰晤士报》关系不错,每逢大赛,都会专门推出博客与读者沟通。显然,他们不像我们如此醉心于微博,但是语句也渐成简约之风。这一次澳网,纳豆还没有顾得上写些啥,便用快速回答问题的方式与支持者交流。一位名叫Qing Qing的中国姑娘发问:“过往这么多年,你一直在更换双打搭档。可是一直不很成功,内心之中最理想的是谁呢?”这答案还用说吗?英雄惜英雄,费德勒便是。
问题还有一箩筐,一个叫Sam的哥们儿好奇地问:开着阿斯顿马丁,是不是真可以找到“007”的感觉?纳豆无限感慨,哪有时间开啊,买这么辆豪车真是个错误。纯粹的纳达尔支持者是不会叫嚣着让偶像不断夺冠的,祝一声好运也就是了。可是,当时间行至2011年,脚步落在墨尔本的时候,期待还是再一次被聚集起来,纳豆必须再上巅峰才行啊。
奇迹,人们期待的奇迹是和一个年份——1969年有关。还记得那一年发生过什么吗?人类登上了月球,尼克松进驻白宫,伍德斯托克摇滚音乐节开唱了。还有什么吗?当然,澳大利亚人拉法那一年连夺四大公开赛冠军,算是成就伟业了。过去42年了,无论谁是主宰,都不能以气贯长虹之势连取四冠,大多是三而竭也就罢了。
机会来了,纳豆的机会真来了。自从他去年回来,一路凯歌,法网、温网和美网通通拿下,只要是此番在墨尔本捧起冠军奖杯,“拉法式的大满贯”就将再现人间。42年过去了,人类首次登月被猜测为是在好莱坞的片场里完成的;尼克松的权力轨迹最终是那般低沉暗淡;那些老嬉皮士还有谁真的喜欢吗?也只有纪录是越老越值钱,今年重任就在纳豆的肩上。
拉法1962年也曾经有过一次满贯的经历,那个时代的网球风尚,拥有浓郁的舒缓情调和谦谦君子之风,四大公开赛中有三项赛事都是在老派的草地上进行的,青草茵茵,白衣飘飘,哪有现如今这般惨烈。1968年,网球进入到职业时代,球员们的专注度开始大幅度提升,比赛不再仅仅是人生情趣,更是生活的依傍了。与现在比,那时候的网球运动真有些简陋了,制造网球时还要使用毛毡材料,拍子采用的还大多是木材。球员没有时下这么彪悍,君子风度才是最受称道的。
因此,到了我们的时代,人们愈加看重“大满贯”价值了,因为竞争激烈会导致难以有真正的主宰者可以连续一年保有不败金身,哪怕是费德勒,哪怕你在世界第一的位置上可以稳坐237个星期。无奈间,人们已经一厢情愿地将“大满贯”的含义聚焦于只要收集齐四个冠军即可,不再在意你是否是在一年之中获得。很显然,英雄气短。当去年10月,纳达尔在美网夺冠的时候,大家急着喘口气休假了,因此也没有太多鼓噪。今年澳网开打,期许剧增,纳豆勇往直前,稍有闪失,就要从头再来。
费德勒比纳达尔更早几年距离“超级大满贯”只有一步之遥,2005和2006年,正是纳豆在法网决赛中连续击败天王,击碎梦想,那个年景可是天王真正的好日子,错过了,也就错过了。今年,可以轻巧击碎纳豆梦想的居然还是没有悬念的老对手,天王斗志尚在,只要全速启动了,打进决赛该不是问题,而那半区挺进决赛的十有八九会是纳豆。真来一次决赛,还有啥好说的,那可不是火星撞地球,那一定是地球自己去撞火星了。
很明显,纳达尔虽然冠军数量不如天王,世界第一排名的时间没有天王长,但是如若这一次在澳网可以实现了“超级大满贯”,那么也算是找到了突破口实现对于对手的最好超越。网坛名宿吉尔伯特评论说:“大满贯可真是意义非凡,它才是网球世界里的最高成就。”那些喜爱纳达尔的人们自然也会继续提升“超级大满贯”的意义价值,天王毕竟是天王,大度谦和,祝福纳豆可以实现人们的超级梦想。当然,天王也能感受到媒体的声浪,这其中自然也包含着他本人的澳网卫冕大业。天王也提醒大家,纳达尔从去年开始的确变得疯狂起来,在场上没命地跑动,那是他连续夺得大满贯赛事冠军的理由。
如果纳豆与天王是一对友好的天敌,那么宿命是不是会安排天王在两次被纳豆终结“超级大满贯”之后,也有一次机会成为竖在梦想前面的天险呢?命运也许就是如此。可是那些网球专家们目前纷纷看好纳豆,有可能情感甚至是一份期许代替了冷静的思考。总之,纳豆人气稳稳上升,平添了不少默默的同情分数,而费天王多少还是有一份善意的孤傲拒人千里。
人们总能从纳豆身上找寻出一份可爱,《泰晤士报》的博客里,有一位球迷留言:“你平时经常会丢三落四吗?经常会丢些什么呢?钱包、钥匙包、还是手机?”纳豆第一个就选择了这个问题:“我谢谢你啊!朋友。你怎么知道我经常在口袋和包里找寻不到钱包和手机?”活生生一个大男孩儿吧。■(文 / 张斌) 纳达尔人人纳豆网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