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室在哪里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星期日,见到我教过的一个学生。他没说几句话就忽然问我:“老师,你说一中有图书室,在哪个位置,我咋没找到啊?”其实,我既没在县一中上过学,也不曾在那里工作过,当然也没有机会去借书,只是因为比较喜欢看书,又是一名教师,所以对学校图书室格外有兴趣,偶然从一个熟人那里听到县一中图书室就在办公楼上,也就记住这件事了,并且曾经对学生提到过。不过,我本来就知道,那个图书室从来不对学生开放。
事实上,各个中小学都有图书室,像县一中这样的重点学校,又是示范高中,十几年前搞所谓的“六配套”时,图书室要达到每个学生平均有10册图书,当时一中有近2000名学生,按说应该有2万册图书。不让学生借书看,老师们呢?据我了解,一中的老师们也很少去借书,我有个亲戚刚去一中任教时,也不知道图书室在哪里。那这么多书岂不纯粹成了一堆摆设?我曾经听一所初中的校长说,书不能乱借,看烂了,还得花钱买新的。中小学的图书室看来就是一个摆设,摆给上级领导看的。我怀疑上级领导视察图书室也是过场,难道他们看不出那些书根本没动过吗?这简直就是《皇帝的新装》现实版,全都在自欺欺人。
有一次我在一个旧书摊上意外看到很多盖有县一中图书室印章的图书,都是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那些书除了有些泛黄,都还十分完好,似乎一直就没人翻过。我当时就买了好几本,都还是名著。这些书躲过了“文革”浩劫,却没躲过“现代化”。这让我产生了相当负面的联想,既然图书室不过是个花架子,何必卖了旧书买新书?难道这里面有什么猫腻,可那些新书也不见得有什么价值啊?很多学校不仅有个不开放的图书室,还有一个不开门的阅览室,除了“被订阅”的一些报刊,别的也就没什么了,说实在的,那些报刊不看等于少浪费时间。
照理说,各中小学本来都应该有一笔书报经费,我听说有的高中甚至在收费中就明确包含了这一项。可是,各级领导们,尤其教育主管部门的领导,任凭中小学的图书室落满灰尘,等于任凭这些资金以及图书资源付诸流水。近些年有人抱怨,大学生不爱看书,唉,难道还不明白吗?他们哪里有读书的习惯,这样的习惯,需要从小培养啊!
(河南唐河 马长军) 读书图书室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