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想非法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我所在的城市,城市化速度非常快,往往有的乡镇已经改为街道很久,但行政村、自然村依然保持着村名,村级机构也都照常存在,对内实行“乡规民约”,办理暂住证、收取卫生费什么的,都是村民自治,自我管理。我家不远处有一家电瓶车及电瓶维修店,店主祝正明正是在该“城中村”一家村民宅基地上开店。店主租的是沿街店面,杭州个体户开店本来很容易的,新开业的小店政府免收管理费,可到祝正明的时候就不顺了。先是房东宅基地上的房屋批准文书上没有注明“营业、非营业”的房屋性质,不知能否作为“营业用房”,接着要看租房协议,祝正明租的店面有租房协议,工商部门应当优先为他办理。他本人又是杭州经济困难家庭,政府曾发给他两年待业期间的“低保”,直到他开店为止。
因所租房子的性质难以判断,办不了营业执照,一拖就是一年多。老祝打听到可以先办临时营业执照,相对容易一些。于是,他申请临时营业执照,他和房东跑了至少一个月,才盖了4个公章,比如村集体组织的证明,镇(街道)主管部门的证明,国土管理部门档案资料部门的证明,国土管理部门宅基地审批部门的证明,最后一个公章——宅基地审批使用的证明公章最难盖,跑了好多趟才算盖了。盖齐了公章,并不一定马上就能办好临时营业执照,据说正式的营业执照更难办。老祝为此还到附近街面调查了一下,发现因为办照难而不办照的小店面比比皆是,比如自行车维修店,几乎没有人办照的。还有休闲屋、小卖铺等等,也多是“影子状态”,没有营业执照,今天开了明天经营不善关门了,换来换去,这些“城中村”出租房几乎没有空的,经营小店不办照,大有法不责众的意思。
因为麻烦,老祝本来就不想办执照,不过工商所检查时说他非法,要办照。可去办照,又那么难,太难为他这个小个体户了。他是困难户,向亲戚朋友借贷4万元来开办这个小店,一年房租就1万多元,但不开小店他家就无法生存,就会继续申请“低保”。所以,他还是尊重工商所的意见去办临时营业执照,但好不容易盖好了公章,还是不知什么时候能够办下来,他希望政府对他这些困难户开恩,最好仅凭“低保”家庭困难救助证就能免办营业执照,一方面免了他们来回盖章,来回折腾,另一方面政府对低收入阶层再就业实行人性化管理,只要是正当营生,都给予鼓励,给予保护,这样才算以人为本。
(杭州 简东方) 不想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