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滑稽人物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

​滑稽人物0( 保罗·约翰逊和他的《滑稽人物》 )

《华盛顿时报》说:“有些作者是如此才华横溢,他们只要稍微做点努力就值得关注。保罗·约翰逊就是这样的人。他的15部著作中包括一部杰出的基督教史和几部关于美国人、英国人和当代史的畅销书。对于这样一位如此多产的记者兼作者来说,他不可避免地有时重视数量甚于重视质量,但即使只是剪切、粘贴,他也有直指中心、写得博学机智、流畅且有历史感的本事。因此,他最新的关于滑稽人物的小书虽然写得很仓促,也值得一读。”

在全书14章中,约翰逊赞赏和分析了富兰克林、约翰逊博士、狄更斯、卓别林等人的幽默。约翰逊引用到的句子包括,英国作家切斯特顿所说:“科学有很多用途。但它最主要的用途是提高很长的单词来掩盖有钱人的错误,如‘偷窃癖’(kleptomania)。”

在《滑稽人物》一书的序言中,约翰逊概要地介绍了幽默的历史。他说,是富兰克林发明了美国人对一句话笑话的喜好,他用很短的笑话给《穷查理年鉴》补白,如“上帝治病,医生收取治疗费”。另一句是:“一个好丈夫抵得上两个好媳妇,因为物以稀为贵。”狄更斯则主要是审视普通大众,从他们身上挑出古怪的东西引人发笑。约翰逊举了狄更斯《我们共同的朋友》中的一个人物——恶棍魏格,他收费为一个刚得到一笔遗产的清洁工朗读文学作品听。读诗歌的时候,魏格要求加钱,因为“一个人要一夜接一夜地去啃诗歌,当然应该为他所伤的脑筋期望得到报酬”。英国散文家查尔斯·兰姆说,他希望“用烟斗呼入最后一口气,用双关语吐出最后一口气”。

约翰逊把幽默分为两种。一种他称之为“安全范围内的混乱”,创造混乱的喜剧演员属于这一类。第二种是那些观察和呈现人类境况中的荒谬的人,如印象派画家劳特累克。这类滑稽人物“寻找和分析令人担心的兴冲冲的行为和个人异常怪异的言行,并生动、准确地呈现出来”。

《纽约时报》说:“82岁的约翰逊使变老显得非常划算——如果你能像他那样从世上获得那么多的乐趣。”他认为,关于笑最好的随笔出现于一部通常很沉闷的巨著——《大英百科全书》中,作者是阿瑟·库斯勒。库斯勒说,笑是一种奢侈的反射作用,包含攻击性因素和敌意,甚至很残暴。萨特小时候逗笑别人用的就是这个路数。约翰逊说:“1953年,萨特对我说,他引人发笑的能力在学校里救了他的命。”萨特说:“我又矮又丑,又不擅长体育运动,因为视力很差,学习成绩也不太好。他们说我身上很臭,也许真是那样。但是我可以让他们发笑。我发现,让很多人笑比只让一个人笑容易。如果我能让他们嘲笑一个比我还倒霉、还不招人待见的小个子男孩,他们笑得更响。所以我就那么干。”

​滑稽人物1

有些人拒绝怀有恶意的笑话,还有一些人天性对什么都不觉得好笑。英国一个喜剧组合常常抱怨说约克郡的观众老是“把他们的嘴巴用拉链拉上”。那些拒绝发笑的人各有各的原因。有人认为笑很粗俗,虽然他们能接受微笑。有人认为绅士不能笑,笑属于更低级的阶层。

笑话有着鲜明的地域特征。在德国,笑被认为是虚弱的表现。很少发出笑声的歌德认为,在有些场合,女士也许可以笑,但绅士应该板着面孔。弗里德里希大帝会跟一个法国人,如伏尔泰,一起笑,但是不会屈尊跟他的同胞一起笑。19世纪普鲁士战略家毛奇据说只笑过两次:一次是他得知一个法国堡垒坚不可摧,一次是得知他岳母去世。据记载,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一生中只笑过一次:他跟恩斯特·荣格尔在哈茨山野餐时,荣格尔弯腰去捡调料罐时,他的马裤裂开了一个大口子。海德格尔大笑一声之后,马上又恢复了习惯性的严肃的表情。■

​滑稽人物2

(文 / 小贝) 人物滑稽

上一篇: ​建筑奢侈品
下一篇: 作家哲人史铁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