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堂爆炸催化埃及教派冲突
作者:徐菁菁( 1月1日,一名示威者在埃及亚历山大的一座教堂外与防暴警察发生冲突 )
当地时间2010年12月31日晚上,大约1000名教徒在埃及亚历山大市的基督教堂内参与迎新活动。零点活动结束后,当信徒们走出教堂时,停在门口的一辆汽车发生了自杀性爆炸。这起爆炸造成21人死亡,90多人受伤,是近年来埃及最为严重的暴力袭击事件。
埃及总统穆巴拉克指称袭击由“国外因素”负责。“基地”组织伊拉克分支成为该爆炸的最大嫌疑人,近来该组织在伊拉克针对基督徒频繁发动袭击。2010年10月底,他们劫持正在教堂做弥撒的教徒,杀死数十人。新年前夕,巴格达发生针对基督徒家庭的炸弹袭击。2010年11月,该组织曾公开威胁将对埃及的基督教徒发动袭击。埃及内政部在声明中说,由于“基地”组织加大对许多国家的威胁,该部门已经加强了埃及全国各地教堂的安保。
“‘基地’组织伊拉克分支的警告可能只是一个幌子,用来转移人们对埃及国内那些与‘基地’有联系的组织的注意力,埃及国内的武装组织一直认为基督教群体认同西方,有反伊斯兰的图谋。”黎巴嫩贝鲁特美国大学教授希拉尔·卡山告诉本刊记者,“上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伊斯兰极端主义武装组织曾在埃及兴盛一时,当时,基督教徒就是他们的袭击目标。90年代,埃及政府从组织形态上摧毁了这些武装,但近来他们又有复兴的趋势,也很有可能与‘基地’形成联系。”
“‘基地’在阿拉伯各国都在寻找不同的切入点。”美国卡耐基和平研究会专家阿莫尔·哈扎维告诉本刊记者,“在也门,他们得益于南北的紧张关系;在伊拉克则趁着国家和安全机构的衰弱而入;而在埃及,教派冲突和政府的不稳定则是他们的入口。”
不管爆炸的背后主使是谁,它已经在埃及引发了连锁反应。袭击事件发生后,在亚历山大市和开罗,都发生了基督徒示威并与警察发生冲突的事件。经济发展国务部长奥斯曼1月2日前往圣马可大教堂吊唁死者,会面埃及科普特基督教谢努达教皇三世。一些示威者追着奥斯曼,向他投掷石头,直至他躲入汽车逃离现场。1月4日,埃及艾斯尤特市也有近500名年轻基督徒聚集在艾斯尤特市执政党总部大楼前发誓“要用鲜血和生命保护自己的信仰”。他们指责埃及政府“对基督信徒的保护措施不力”。
埃及的基督教群体组成了中东地区信仰基督教的最大族群,约占埃及总人口的10%。华盛顿美国大学教授格里乔尔·德法耶注意到,尽管上世纪90年代埃及政府成功击垮了伊斯兰极端组织,却没有遏制住应该使用伊斯兰原则管理社会的社会思潮。“2000年,穆斯林兄弟会在埃及选举中的胜利就证明了这一点。”德法耶说。
“问题的核心在于埃及经济的衰退以及贫富差距的扩大。”卡山说,“埃及是一个没有突出的中产阶层的国家,基督教群体由于受到教会支持,享受较好的教育,在经济上普遍比穆斯林富裕。作为少数族群,基督教群体在社会中处于边缘地位,同样对现状不满。他们希望政府放宽对修建教堂的限制,但是政府又受到宗教因素的牵绊。”
德国全球与区域研究中心专家史蒂夫·罗西尼告诉本刊记者,2010年全年,埃及基督教徒和穆斯林间的冲突在持续升温。1月,在南部城镇纳贾哈马,有穆斯林身份的枪手向庆祝东正教圣诞节的基督徒开枪,造成6人死亡;11月,埃及南部基纳省一村庄穆斯林和基督教徒发生冲突,烧毁基督教徒房屋和店铺。罗西尼说,当前埃及政治的不稳定因素是催化宗派矛盾的因素之一。11月的总统选举中引发的争议使国内的权力斗争公开化,在这个背景下,基督教徒成为制造政治愤怒的目标。
“如今的埃及急迫地需要跨宗教的团结,但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哈扎维说,“事态的发展取决于政府和社会对爆炸事件做何反应,仅仅提高安全级别并怪罪外国恐怖势力并不是良药。”“日前的爆炸事件也许是一系列暴力事件发展的顶峰,现在判断它会如何影响埃及教派冲突还为时过早。”罗西尼则认为,“值得关注的是,埃及所有的伊斯兰运动团体,包括穆斯林兄弟会都对爆炸提出了强烈的批评,一些组织还号召穆斯林保护基督徒。从某种意义上,爆炸也可能促使埃及政府更认真地面对当前伊斯兰极端主义盛行的局面,而国际社会的关注也会给埃及政府施加压力。”■ 冲突管理教堂穆斯林爆炸中东局势国际社会冲突教派埃及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