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个“坏榜样”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北京实行新的交通管控政策,早晚高峰两个时段不得驶入五环。对于北京而言,此举当然不失为治理城市车堵的一种管控“良策”。但有一个道理我们却不得不说——北京是全国人民的首都,中央机关事业单位在北京,长城、故宫、天安门在北京,一些著名的学府在北京,许多大公司总部在北京……外地人驱车去北京开会、旅游、办公务等的理由实在太多,而外地车高峰期间不得进入五环内,却只有“治堵”一个理由。几条专门管控外地车的政策,既给外地车带来不必要的麻烦,也对解决北京的拥堵不会有多大的帮助。在笔者看来,实行此项管控,北京等于在全国带了个“坏头”,当了个“坏榜样”。
众所周知,车堵这种“城市病”不是北京独有,上海、广州、深圳、西安、济南等大中城市,车堵现象并不逊色于北京。北京禁的,其他城市为何禁不得?那么,凡是车堵的城市,是否都要效仿北京,规定凡是外地车在上下班高峰期间,都要禁入该市二环、三环、四环路以内?假如这样,每个城市都只为自身着想,都设立“门户”,规定“我的道路,我们先行”,那每座城市岂不过于自私、封闭了吗?何况,若是这样,北京人出了“皇城根”,到一些城市进行公务、商务活动或者旅游,岂不要遭遇更多城市的上下班高峰禁行啊!
除了堵车的大中城市可以按时对外地车“封路”,小县城乃至农村也可以找出“封路”理由!乡村路是农民修的,外地车轧坏了,谁给钱修路?孩子上下课走在乡间马路上要的是安全,该时段是否也要规定外地车辆禁行?我家门口也要规定特定时间段,禁止他人车辆路过,因为,我怕闹!是的,笔者罗列这些“封路”现象很荒唐,但回味一下,北京规定外地车高峰时间段禁入五环路以内何止是荒唐?
北京真的没有其他更好的治堵良策吗?当然不是!比如,科学规划,解决北京“单中心”现象;取消六环内所有收费站,让车流通畅起来;大力发展公交、地铁、轻轨等交通路径,引导市民合理用车。尤其是,下狠心削减公车数量。整治城市车堵,是个难题,但难题再难,切不可以限制外地车辆入内为代价,换取一个城市的“畅行”。否则,每个城市都设置门槛,搞“割据”,后果会很严重。
(济南 小石子) 一个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