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粉丸拍立未必得

作者: 陈粉丸

陈粉丸拍立未必得0

在“拍立未必得”这一实验项目中,我书写了若干组反义词,贴在一面墙上。再利用双重曝光的特性和Lomo相机关机之后依然可以继续曝光的特点,将为参与者拍下的肖像照和上一个参与者选择并拍下的一个字重合在一起,生成一张双重曝光的照片。直到照片显影后,大家才能看见自己的脸和什么字重合在一起。而且参与者还需要为下一位参与者留下一个字,以此接力下去。然而意想不到的是,大家除了留下想要的字,还会留下选这个字的理由:留下“不”的人希望下一个人能勇敢地说不;留下“爱”的人希望下一个人能拥有爱的能力;选择“梦”字的人认为梦是不具体的,可以无限想象,在梦里有机会见到那些再也见不到的人……观众对自己选择的阐述和补充说明,让我很感动,这个就是关于不确定性的实验项目最大的魅力。

陈粉丸拍立未必得1

什么时候开始使用拍立得进行创作?

大概三年前拥有自己的第一台拍立得之后,我就开始了创作。现在有八台完全不同的拍立得,甚至有一台是纸做的。

但想用拍立得进行创作的想法其实早在十一二年前上大学的时候就有了,只是那时候对我来说确实负担不起。

最喜欢的一台拍立得相机?

现在最喜欢Lomography的Lomo'InstantWide宽幅拍立得相机,功能玩法多,外观漂亮。还有一台也必须说,是Lomography的Lomo’InstantAutomat自动拍立得相机套装—石汉瑞特别版,上面印着《将进酒》,特别好看。

陈粉丸拍立未必得2

为什么如此热爱拍立得?

一是因为恋物,物质照片让我享受拥有的满足感。二是拍立得成像的不确定性如同盲盒,每次按下快门都不知道结果,这种未知感令我着迷。

“拍立未必得”这个名字很有意思,这个实验项目是在什么背景下诞生的?有着怎样特殊的意义?

因为很喜欢Lomography相机,它的拍立得在多重曝光模式下,在按下数次快门的过程之间,可以关机。使多重曝光可捕捉画面之间的时间变长,距离变远。因为这个特性,我决定实施一个互动项目,参与这个项目的人我会用拍立得为他们拍下肖像,而照片会和上一个参与者拍下的一个字(现场会有一面我书写的字,是多组反义词)重合在一起,他们还需要为下一个人留下一个字,以此接力下去。这个项目取名“拍立未必得”,也是因为拍立得成像有不确定性,而这个游戏般的艺术项目也是充满人与人之间的未知互动。每次拍摄我都满怀期待,有时成功有时落空,“未必”就是玩拍立得应有的精神。我不认同有真正意义上的废片,废片应该是这个游戏包容的一部分。

陈粉丸拍立未必得3

除了《拍立未必得》,还有哪一幅拍立得作品背后的创作故事最令您印象深刻?

我的剪纸创作里,有一些自画像,其中有一张拍立得用双重曝光把我自己的肖像和作品重合在一起,是那个时期我自己的重要记录。

带着相机去散步汲取灵感是您的日常,这个过程中发生过哪些有趣的事情?拍到过哪些难忘的画面?

我散步是带着自己预设的清单的,比如“日常蹦迪”“粉色观察”“对称观察”等。“粉色观察”和“对称观察”是捕捉粉色及对称的事物,“日常蹦迪”是捕捉生活中突兀有趣的画面。散步能感受到自己鲜活的存在,而这个填满清单的行为也让我更活在当下。难忘的画面多发生在“日常蹦迪”系列中,我感觉自己只要带着努力认真观察的目光走在路上,就能看见更多。拍完之后我会配上一些胡说八道的文字再发布,每次都像干了一杯冰啤酒一样爽。

陈粉丸拍立未必得4

您很喜欢利用双重曝光来创作,有哪些拍摄经验可以和我们分享?

我对技术持松散态度,拍照时不调整参数,随机按下快门,甚至刻意追求这种随机和松懈。摄影对我来而言是轻松好玩的事,我更多由好奇心驱动去做这件事,所以没有经验可以分享。

作为“一名纸做的艺术家”,您觉得剪纸和摄影有哪些差异又有哪些共通之处?

双重曝光中明度不同的物体叠加会出现正负形的感觉,这和剪纸中阴刻和阳刻有相似之处。

未来还会进行哪些拍立得实验或者创作?会将拍立得与剪纸结合到一起吗?

一直有把剪纸作为二次曝光其中一个图层的想法,但尚未完全付诸实践,我自己也先期待一下。

如何看待近年来的即时成像复古风潮?

怀旧情绪似乎在某一种时间频率里就会重复升起。我自己也是这样。我一直保留着的外公给我的海鸥牌胶片相机,妈妈年轻时用的美能达半自动胶卷机,初中时爸爸买给我的第一台索尼卡片机,都成了我现在怀旧的重要“武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