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走出家门,处处是课堂
作者: 徐新颖这几年,我家大宝慢慢步入青春期。幸运的是,她并不叛逆,我遇见的是一个积极向上、充满能量的孩子,眼中充满着对这个世界的好奇。作为一名小升初学生的家长,我不焦虑不急躁,用一种平和的心态陪伴孩子成长。感谢“双减”,让我在家庭教育中有更多的探索和收获。
让孩子内心充盈
“徐老师,我家孩子现在上三年级,已经报了钢琴班、舞蹈班,特长还行,就是学习不好,你知道哪里可以学英语或奥数?”一位妈妈一脸焦虑地问我。“已经有这么多兴趣班,还要报班啊?时间哪里来?你问过孩子怎么想吗?”我一脸惊愕地问道。
“她能有什么想法,学习不好,周末得安排!”家长很坚定。“周末送到兴趣班,那亲子陪伴的时间不就少了很多?”我遗憾地看着这位妈妈说道,“‘双减’之后,家长的教育观念也要变呀。周末,可以和孩子走进大自然,让他们全面地了解事物,满足好奇心,拥有更丰富的内心世界;可以亲子共读,增长知识开阔视野,培养高尚情操;可以陪伴孩子运动,锻炼体魄,培养意志力……”
这位妈妈将信将疑地看着我:“你家孩子成绩这么好,难道不补课?”我告诉她:“不补,大千世界是最好的课堂,家长就是最好的老师。”
反思:“双减”减轻了孩子的课业负担,是希望家长能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陪伴孩子,引导他们全面发展。有父母高质量的陪伴和爱的呵护,孩子才能实现自我管理,健康成长。
陪伴有多种方式,十分钟全神贯注的倾听,十分钟亲子游戏,半小时阅读相伴,共看一场电影,共打一场球赛,共唱一首歌……这些都会让亲子关系更加亲密。内心充盈的孩子,便会自信、阳光,有学习内驱力,奔跑起来更矫健。
暖心的高质量陪伴
“妈妈,你看我跳那么远。”“爸爸,这题我知道,那本书上写的。”“妈妈快看,一群大雁往南飞了!”看着孩子们脸上洋溢着灿烂的笑容,我和孩子爸爸毫不吝惜地给予夸赞:“你们的发现太棒啦!”这是我们一家其乐融融的场景,也是“双减”以来亲子相处的真实写照。
在家庭中,我们每周都会开展一些丰富多彩的亲子活动。如周三的家庭阅读赛,孩子凭借平时的阅读积累参与比赛命题,其他人轮流回答。在一问一答中,孩子对阅读的兴趣更加浓厚了。如周六的家庭运动赛,跳绳、跳远、投篮、跑步……小区运动场上洋溢着我们的笑声。还有不定期的家庭外出游园会,孩子们亲近大自然,感受生命的美好。
反思:父母陪伴孩子徜徉于美好的大自然中,既可以丰富自然、人文知识,又能陶冶性情,培养审美情趣。家庭竞技比赛可以培养孩子的兴趣,同时能激发孩子的竞争、合作意识。高质量的陪伴让教育无痕,亲情永恒。
家校携手共育儿
“妈妈,这是学校布置的科学小实验。”“爸爸,这是学校让我们每天进行的体育运动打卡。”“很好,现在的作业设计都这么丰富多彩呀。”在我的引领下,女儿认真地准备科学小实验的道具,“小孔成像”的实验让孩子学到光沿直线传播的原理,同时,也收获了科学探索的乐趣。“下面,我们一起来运动。”一段健身操,让我们在挥汗如雨中感受到运动的快乐。”于是,照片定格了一段段亲子相约、家校携手的美妙时光。
反思:学校优化作业设计,是优化孩子品质培养,提升教育质量的重要举措。不管是“科学小实验”“阅读小明星”“家务小能手”,还是“运动小健将”,学校开展各种活动的出发点都是努力培养孩子成为正直、善良、勇敢、创新之人,这也是家庭和学校教育的初心。作为家长,应配合学校,共同优化育人生态,努力让每个活动背后的家庭教育故事更加动人,成为弥足珍贵的教育资源。
编辑 东篱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