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对不起,我们也是第一次做父母
作者: 齐艳艳“说什么,闭嘴吧!以后不允许你再参加乱七八糟的活动,有什么用,不如省点时间做练习,你数学练习测试做得又不好,这也错,那也错,一无是处……”我向读五年级的大儿子咆哮着,他眼泪吧嗒吧嗒往下掉,小儿子缩在房间不敢出来,担心殃及池鱼。异常紧张的气氛在屋里弥漫,我拿着大儿子的练习本,愤愤地回到房间,嘴里念念叨叨。
这时老师发来信息,“宏杰妈妈你好,请今天让孩子再读稿子,争取会背。”看着满是错题的练习本,我真想回复老师,我们干不了,你另请高明吧!可想想不能这样做,只好硬着头皮回答:“收到。”
打开老师发来的文件:基于“双减”背景下的阅读活动。这又是什么?我气呼呼地往下看。这一看不打紧,越看越觉得有道理,尤其是里面提到的“教育生态”。
冷静下来的我反复看这段文字,我错了吗?我一直以来信奉的“棍棒底下出孝子”“勤学苦练成大树”的理念错了吗?看着孩子做过的练习,想着大儿子滑过泪水的脸庞,小儿子小心翼翼的眼神,我陷入矛盾之中,我是人家嘴中“鸡娃”的虎妈吗?
文件中说“双减”政策坚持以人为本,遵循教育规律,着眼于学生身心的健康成长,力求形成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共识。读到这里,我内心开始波动,孩子的童趣童真,被我这个眼里只有分数的妈妈抹得一干二净,现在的他们对我只有害怕,尤其是测试成绩不好的时候。我嘴里的“妈妈都是为了你们好,你们长大就明白了”原来是最大的谎言,我只是在感动自己的付出,并没有关注孩子的全面发展,悔恨之意涌上心头。我打开老师的微信又郑重回复道:“谢谢老师的栽培,我会和他一起熟读稿子。”
我走出房间,懂事的大儿子在学习,小儿子在看书。看着两个弱小又乖巧的背影,我内心满是愧疚,过去拍拍他们的肩膀说:“儿子,刚才妈妈太冲动,说了伤害你们的话,对不起。”孩子们诧异地望着我,我尴尬地笑笑:“妈妈是第一次做妈妈,可能做得不太好,你们能原谅我吗?”孩子缓过神来,扑在我身上,竟委屈地哭起来。我的心被揪得生疼,他们又何尝不是第一次做小孩呢?都是第一次,为什么不能互相帮助,共同进步呢?为什么父母要居高临下、打着“为你好”的旗子去否定他们呢?我抱着两个孩子,告诉自己,更应该多多关注孩子的全面发展,做一个督促他们又不失温暖的妈妈。我为自己的醒悟高兴,更感谢学校的阅读活动,让我和孩子都得到成长。
老师又发来信息,那是一长串文字:感谢宏杰妈妈对学校工作的支持,您的理解与支持对我们来说太重要了,对孩子的身心健康也起到了催化作用,让我们共同托举祖国的花朵,一起静待花开!
是啊,鸟儿有遨游蓝天的权利,鱼儿有畅游大海的自由。孩子也有自己的路要走,我们只要做好正确的引导,就让他们自己搏一搏未来吧!我一定要记住:只做孩子前行的催化剂,不做自以为是的掌舵人。
编辑 东篱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