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邂逅童心
作者: 陈友锋1
这个春天,公园里的牡丹开得雍容华贵,粉色的复瓣樱花浓情蜜意,白色的早樱轻盈洁净,紫色的二月兰在树林深处兀自开落,成串成团成雪的雪柳暴动一般轰轰烈烈;伯劳开启了比翼双飞的短暂时光,白头翁集体在花海春游,太平鸟小心翼翼地寻觅着早春的浆果,一只绣眼鸟在海棠花上“含英咀华”,绿色的华衣,小巧的喙,圆溜溜的眼睛竟然抹出一圈白色的眼影……每一朵花,每一片叶,每一只鸟都成了春天的宠儿,享受着春日的和风细雨。
王阳明曾言:“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只要天气晴好,稍有闲暇,我便会拎起相机,迈出家门,奔赴自然,定格那春和景明的动人瞬间。
2
公园里,遇见一对父子。
小男孩,三四岁的模样,背着小小的可爱的旅行包,和爸爸在公园里闲逛。我在拍海棠的间隙,瞥到了这对父子朝我的方向走来。听不清他们在聊什么,但看得见父子生动的表情,爸爸的眼神充满慈爱,似乎劝说孩子好好走路;男孩一半撒娇,一半生气,拽着爸爸的衣襟不肯松手。当小男孩发现我在举着相机时,立即撒开拽着爸爸的手,颠颠地跑过来:“叔叔,叔叔,你给我拍张照片吧。”看着他勇敢乖巧的模样,我蹲下身去,调整光圈、按下快门,给他拍了几张。
“你要不要摘下口罩?”他没有摘,而是顺势将口罩捋到下巴,露出白白嫩嫩的脸蛋儿,一双清亮亮的眸子,让人想起了沈从文笔下的翠翠“自然既长养她且教育她,为人天真活泼,处处俨然如一只小兽物”。
拍了几张,他迫不及待地要看照片,我一张一张回翻。随后,他的小手也搭在了相机上,探索着每一个按钮,问东问西,这个按钮干什么的,那个按钮怎么用的,十足是个好奇宝宝。
“叔叔,让我来拍几张吧。”小男孩眼里闪烁着兴奋的光芒。
“不要动手,小心把叔叔的相机弄坏了。”小男孩的爸爸赶紧上前制止。我微笑着,告诉小男孩如何调整镜头焦距,按下快门。他的小手实在太小,握住机身,手指就够不到快门,所以我帮他托住机身,只见他眯着一只眼,透过镜头打量着四周的风景,拍了一棵树,拍了石板路,有的模糊,有的清晰,一次又一次,沉浸在“咔嚓咔嚓”拍照的快乐中。玩了一会儿,他的爸爸要带他回家,他又问我:“叔叔,你家在哪里?是在避雷针那里吗?”他的小手指着远处竖起避雷针的大楼。小男孩离开后,我继续专注于拍摄。没承想,没过多久,他又气喘吁吁地跑了回来,兴奋得小脸通红,指着远处急切地说:“叔叔,那边有鸟,快去拍!”
鸟儿每年都会如期归来,而在这个偌大的城市,我与这个擦肩而过的小男孩儿,可能仅此一面之缘,所以,我陪着他,他跟着我,在三棵垂丝海棠下跟随着群鸟的身影。树上的鸟儿,和树下的小人儿满满的好奇,让人无法割舍,一般的欢喜。
看着眼前的情景,我想,春天究竟是从哪里蔓延开去的呢?
春天,一定是在小朋友好奇的眼睛里,如涟漪一般蔓延开去的……
3
一日,去张家港公园。奶奶,也许是外婆陪在旁边,一个小女孩倚着池塘的栏杆,探出头去,将手里的面包一小块一小块地扔进水里,看着红色鲤鱼、小青鱼浮出水面,争抢面包屑,还吐着泡泡,咯咯的笑声飘得很远。
“叔叔,叔叔,给我看看你拍的什么?”小女孩一边脆生生地喊着,一边将手中还未吃完的面包塞到身旁老人的手中。我微笑着蹲下身,回翻相机相册。小女孩乌溜溜的大眼睛,紧紧盯着相机屏幕,满是新奇与惊喜,脆嫩的声音脱口而出:“哇,一只小鸟!”对于三四岁的小朋友而言,凡是长着翅膀在天空翱翔的,一概被称作是小鸟。我告诉她,这是珠颈斑鸠,我把相机里的图片放大,指着斑鸠脖颈处说:“你瞧,它脖子上星星点点散落着白色斑点,是不是很特别?”小女孩眼睛睁得更大了,惊叹道:“好神奇哦。”
她像个充满好奇的小侦探,对一切都兴致勃勃;我则带着父亲般的耐心,又给她展示了棕背伯劳、八哥、戴胜等鸟儿的照片。相机这小小的一方屏幕,在这一刻成了汇聚大自然的神奇与孩子的好奇心的乐园。
卡森说:“倘若我对仙女有影响力,我会恳求她赐予世界上每个孩子惊奇之心,而且终其一生都无法被摧毁,能够永远有效地对抗以后岁月中的倦怠和幻灭,摆脱一切虚伪的表象,不至于远离我们内心的力量源泉。”我希望,当孩子转身离去后,依然会记起这个公园邂逅的叔叔,以及相机中的神奇世界;在未来的日子里,始终怀揣探索的热情,对未知的世界保持着满满的好奇。
编辑 乔可可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