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王爱徒守护青葱恋:30载藕塘荷影“蝶恋花”

作者: 趣梅

徐宁是已逝“湖北鼓王”张明智的爱徒,是鼓王14个徒弟中最有成就的一位。从湖北省武汉市蔡甸区的农家小子,成为湖北大鼓非遗省级传承人、中国曲艺最高奖“牡丹奖”表演奖得主,荣誉的背后,隐藏着一个少年一诺千金的动人故事,一个曲艺家“戏比天大”的执着信念。

青葱之恋:前排的她惹牵挂

2025年元宵节,徐宁和妻子胡蝶在家中一边收看央视元宵晚会一边互相打趣。画面切到“光头男”时,胡蝶打趣道:“哟,你看电视上唱湖北大鼓的光头男,好像有点眼熟咧?”

“嗨,他上央视也不是第一次,这次上元宵晚会当群演,算不了么事!”

1982年,徐宁出生于武汉市蔡甸区禾稼村一户农家。1995年,徐宁所在的华英中学和柏林中学合并,上初二的他成了胡蝶的同班同学。

一天,语文老师要求学生背诵文言文《口技》,由语文课代表胡蝶检查。本来背得滚瓜烂熟的徐宁一看到胡蝶,整个人如遭雷击,大脑一片空白,如此几番,都是只背了几句就卡壳了。

不久,两人座位被调成了前后排,这才熟络起来。初三时,两人被分到不同班级,徐宁会给胡蝶塞“小纸条”,胡蝶也会回信……

徐宁喜欢从收音机里或磁带里听张明智的湖北大鼓,有时在邻居和同学面前,会模仿张明智“说学逗唱”来几句。

不久,学校要举行一场文艺会演,帮一位烫伤学生募捐医疗费,老师找到徐宁,让他表演一段湖北大鼓《乱涨价》。胡蝶坐在台下当观众欣赏了一回徐宁的风采,对他的好感又增加不少。不久,徐宁经乡亲介绍,从蔡甸辗转来到汉口见到湖北大鼓著名表演艺术家张明智。他想拜师却因感冒发挥不好,学艺念头被婉拒。

徐宁回家后更加刻苦地练习。为了买一面鼓,他跟母亲约定,将家中一块农田翻新。他磨出满手血泡,换来母亲给的几十块工钱。他又在放学后奔向小河边埋头捕虾拿到镇上去卖。他还锯了撑蚊帐的竹篙子做鼓架,锯了奶奶心爱的红木桌子的桌腿做云板,锯了秤杆子当鼓槌……为了不影响村民休息,他经常打着赤膊,独自躲进闷热逼仄的草垛房,尽情高声练鼓。

一年后,徐宁再次来到汉口张明智家中,得到明示:报考武汉市艺术学校,走专业路线!

1997年初夏,徐宁如愿收到武汉市艺术学校的录取通知书。回校拿毕业证那天,他将胡蝶约到学校后方的藕塘。映日荷花别样红,似有蝴蝶舞翩跹。徐宁鼓足勇气对胡蝶说:“我如果在武汉混出来了,就来找你。如果混不出来,你就别等我了。”胡蝶脸一红,心如鹿撞,嘴上说着“谁要你找”,但心里好甜。

那时交通并不便利,胡蝶来一趟汉口不容易,又担心影响徐宁学习,只能偶尔打徐宁宿舍的公用电话。

转眼到了徐宁的生日,胡蝶给他寄了一张明信片,把思念写进祝福。这年冬天,她给徐宁织了一件“爱心牌”毛衣。因没经验,毛衣被打得袖子老长、身子肥大。徐宁收到毛衣后爱不释手,在电话中逗胡蝶:“你跟我打的是唱戏的戏服吧!”这件毛衣被保留至今,成了爱情信物。

徐宁毕业后进入武汉说唱团,成了专业演员,工资渐涨,这才觉得履行承诺的时机到了。

2005年,他回到蔡甸。胡蝶在一家服装店打工,见到徐宁又惊又喜,半天才说话:“是你呀!”两人这才正式恋爱,为结婚做准备。

彼时,徐宁父母心中有些许遗憾。在大城市“混出来”的儿子,放着城里姑娘的追求不搭理,偏偏要跑回来娶乡下姑娘。

徐宁坚持兑现在藕塘荷影里对胡蝶说过的誓言。他攒下首付,在蔡甸买下婚房,还在房产证上添上胡蝶的名字,给足她安全感。尽管每个月还贷款紧紧巴巴,徐宁也没让胡蝶操心过。

2010年4月18日,两人步入婚姻殿堂。这个日子被改了好几次,都因徐宁临时要演出。胡蝶的亲友说他俩把婚姻当儿戏,她不气也不恼。

戏比天大:全力助夫圆艺术梦

徐宁工作头几年,登台演出的机会很少。有次,他跟着师父张明智到孝感演出,师父有意让他单独表演,哪知观众不乐意,点名要张明智唱专场,结果徐宁从头到尾都在坐冷板凳。

这样的次数多了,徐宁十分苦恼,对胡蝶抱怨,自己不如早点改行算了。

丈夫想打退堂鼓,胡蝶一顿鼓励“输出”:“从初中到现在,你所做的一切为的都是什么?为了你的湖北大鼓呀!没有演出,正是你修行的时候,你要用心去沉淀。”她建议徐宁多琢磨张明智的台风,静下心来学会自己创作,写本子写唱词。徐宁觉得妻子的话有道理,自己要创作和演唱两手抓。

两人回忆初中生活,那时每到周末,徐宁跟着民间艺人到乡村为“红白喜事”唱湖北大鼓,一练胆量,二练唱腔。胡蝶担心他落下功课,经常将自己的笔记和作业借给他。

在妻子的宽慰下,徐宁的心终于静下来了。

婚后第二年,女儿出生,胡蝶辞职一心照料小家。女儿徐影欣,名字还是张明智取的,谐音“影星”,希望这个漂亮的女孩将来也能从艺。

徐宁早出晚归,时常下乡演出或出差,胡蝶就包揽了家中所有的家务。

徐宁每次创作时,都会将自己关在书房。女儿年纪尚小,黏爸爸,想到书房找爸爸玩,胡蝶赶紧将她拦住:“乖,我们去超市玩吧,去给你买酸奶好不好?”她带着女儿慢慢逛,直到徐宁打电话,才背着熟睡的女儿回家。

徐宁还有个习惯,写好作品后会把笔记本放在床头柜上,以便灵感来了随时爬起来修改。只要他坐起来,就会把胡蝶的被子扯起来。有次,他为一本子辗转反侧,一晚上爬起来好几次。他愧疚地看着妻子,胡蝶轻轻一笑:“没事啊,我又不是第一天当你的老婆。”

2016年,徐宁创作了湖北大鼓作品《一诺千金》,讲的是信义兄弟孙东林和孙水林的故事。他趴在书桌上写啊写,一边写一边唱,然后又起身一边打节拍一边摇头晃脑地唱……写完了之后,又跑进卧室唱给胡蝶听。

胡蝶很困要睡觉,徐宁却把她从被窝里面薅起来,让她认真地当观众。徐宁唱完后,又不停地问她,哪个地方好哪个地方不好。胡蝶强忍睡意欣赏,不扫他的兴致。

胡蝶最怕徐宁有演出时,因为家里的事分心分神。女儿从出生到4岁,一到过年就生病,而徐宁越是过节越有演出,连续4年春节期间,胡蝶都是一人抱着女儿穿梭于医院。

晚上,胡蝶坚持让徐宁单独睡一个房间,她带女儿睡另一间房。她衣不解带地看着女儿通红的小脸,隔一个小时就给她量一次体温。

一年冬天,孩子高烧了3天,在蔡甸中医院输液不见好转,医生建议去同济医院。当天下午,徐宁开车把母女俩送到同济医院门口,给她们准备了干粮和水壶,就急匆匆开车去武汉剧院演出了。

胡蝶背着女儿,排队挂号、交费、拿药,汗流浃背地在偌大的医院里跑上跑下,终于在晚上7点左右孩子打上点滴。这时,她才瞅着徐宁没演出的空当跟他发消息,说女儿已在输液,让他别担心。

女儿病好了,胡蝶却病倒了,躺在床上起不来,在蔡甸的医院打了好几天针。徐宁把妈妈叫过来增援,让她照顾几天孙女。等他忙完回到家,一脸歉意地看着胡蝶,检讨在两个最爱他的女人最需要他时,他却不在场。胡蝶一笑,她早就习以为常。

徐宁放假在家的时候,会主动把带孩子的活揽过去,温柔耐心地陪伴妻女。女儿小时候调皮,有次拿爸爸皮带不停地砸茶几,她就批评孩子说:“不能砸,砸坏了要钱买哟。”女儿去问徐宁,徐宁宠溺地说:“可以!”胡蝶用眼睛白了徐宁一眼,佯装气恼:“你就跟我唱反调!”

女儿从小遗传了父亲的艺术细胞,徐宁在家练唱,还不会说话的她会跟着咿咿呀呀。她乐感、节奏感都很强,幼儿园的文艺演出,她都是指挥或领唱。女儿5岁后,徐宁又让她学二胡。

一诺千金:30载藕塘荷影“蝶恋花”

2018年,家里要换车,节俭的胡蝶面对包装丈夫的形象却不含糊。胡蝶坚持不贷款,全款为丈夫买回了一辆小轿车。徐宁疑惑,妻子哪里来的钱。胡蝶下巴一昂:“这家我当得好吧?”

和睦美满的家庭,让徐宁在追梦路上高歌猛进,获得诸多奖项。2018年10月,他斩获中国曲艺最高最权威的“牡丹奖”表演奖。那天,夫妻俩都很激动,相拥在一起感慨苦尽甘来。

2020年,徐宁又被湖北省文联授予第五届“最美文艺志愿者”称号,入选中国曲艺家协会第三批“牡丹绽放”曲艺英才培育行动——全国仅有30个名额!徐宁回到家仍然很兴奋,胡蝶压抑住内心的喜悦,表现出波澜不惊的样子,说:“我早就说过吧,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2021年,徐宁又当选湖北省曲艺家协会副主席、湖北省文联副主席。他创作并表演的湖北大鼓《一诺千金》入选国家艺术基金扶持项目。慢慢地,徐宁荣誉加身,又有了职位,胡蝶便跟他吹枕边风:“学艺,你要谨遵师父的教诲,没有勤奋干不长,没有艺德干不好。”

胡蝶喜欢住蔡甸,徐宁就开车在蔡甸和汉口之间两头跑,哪怕演出结束已是深夜,也要连夜赶回。同事笑他:“蔡甸有只胡蝶!”

胡蝶喜欢打点小麻将,但打输了心疼。徐宁见她在家闷着,不愿出门,便说:“你陪我去散步吧,我血糖降下来就有奖励!”然后微信奖励妻子五千元或一万元。胡蝶也深谙夫妻相处之道,如果她想给自己的妈妈买衣服鞋子,会对徐宁说,要给婆婆添置衣物了。徐宁秒懂,马上说:“记得给你妈妈也买一套哦。”

2023年,女儿徐影欣小学毕业时,恰逢武汉市艺术学校楚剧班招人,为蔡甸楚剧团培养楚剧演员。女儿报考后顺利通过,行当是青衣。

徐影欣二胡拉得好,常跟着爸爸登台演出。父女俩配合默契,引来不少业内人士点赞。

2025年1月18日,82岁的张明智因病在武汉辞世,悲痛的徐宁含泪写下祭文:“师虽离去,曲艺之魂不灭……”胡蝶深知徐宁与师父之间的情分,守在他身边,陪着他流泪。

2025年元宵节,蔡甸举办活动,徐影欣与父亲一起登台。回到家一进门,她就跟以往一样把劳务费悉数交给妈妈。胡蝶笑言:“好,都给你攒着。”徐宁则开心地在朋友圈发了一张父女同台演出照,嘚瑟地称:“给女儿打工,必须的呀!”

隔日情人节,胡蝶对丈夫撒娇:“嗨,我年纪大了,以后七老八十还被人叫‘蝴蝶’,多不好意思,你取个别名吧?”徐宁哈哈大笑,用自己的节目名打趣妻子:“依我看呐,你这个‘恶鸡婆’还是要叫你‘大拐’!”胡蝶在家中排行老大,且做事能干麻利,脾气直爽火爆,徐宁和女儿早就给她“赐”了“大拐”的花名。

一曲蝶恋花,男人对艺术执着追求,女人在他背后默默奉献,相濡以沫十五年,情比金坚。

编辑/艾容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