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药学专业药物化学课程思政教学在CDIO模式下的应用研究

作者: 惠捷 冯里

高职药学专业药物化学课程思政教学在CDIO模式下的应用研究0

[摘           要]  以高职药学专业药物化学课程为研究对象,探讨了思政教学在CDIO模式下的应用。首先,基于药物化学课程的特点,深入分析了思政教学在该课程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其次,介绍了CDIO模式的基本理念和特点,探讨了该模式在药物化学课程中的应用价值。为高职药学专业药物化学课程的思政教学提供了新的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对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提高教学质量具有积极意义。

[关    键   词]  高职药学专业;药物化学课程;思政教学;CDIO模式;教学效果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5)08-0073-04

一、引言

CDIO模式,作为一种创新的工程教育改革模式,其核心在于“Conceive(构思)”“Design(设计)”“Implement(实施)”和“Operate(操作)”四个关键环节。这一模式侧重于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项目驱动学习,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团队合作精神[1]。在高职药学专业药物化学课程中,CDIO模式的应用不仅提升了学生的专业知识掌握,还锻炼了他们的实践技能和综合素质。

在实施CDIO模式时,首要任务是明确课程目标,确保教学内容与学生的未来职业发展紧密相关。在设计阶段,教学方案需围绕CDIO的四个要素展开,确保课程内容的实用性和前瞻性。实施阶段,教师应引导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来深化理解,如通过模拟药物研发流程,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药物化学知识。最后,在运行阶段,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估,及时调整教学策略,以实现教学目标的最优化[2]。

在药物化学课程中,CDIO模式的引入,使得学生能够在真实的或模拟的工作环境中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具体问题。这种教学模式的实施促进了教师教学方法的创新。通过项目驱动的方式,学生在团队合作中学习,从而培养了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通过实际案例分析,验证了思政教学在CDIO模式下对提升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和专业能力的积极影响。这种教学模式能够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药学专业人才培养提供了新的思路和实践经验[3]。

在对已有研究的评价中,我们发现CDIO模式在工程教育领域的应用已经取得了显著成效,但在药学专业教育中的应用尚处于探索阶段。CDIO模式与思政教学相结合,为高职药学专业教育提供了新的教学理念和方法。同时,我们也指出了在实施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以期为后续研究和实践提供参考[4-6]。

二、药物化学课程设置

(一)药物化学课程内容分析

药物化学课程是高职药学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涵盖了有机化学和药物化学等多个领域。其中,有机化学是药物合成的基础,生物化学涉及药物在生物体内的代谢和作用机制,药物化学则是研究药物的化学结构与功效关系的学科。在课程内容方面,主要包括化学键的种类、构成、性质和反应规律等基础理论知识,药物化学的分类、命名规则和结构活性关系,药物的合成方法及药效评价等内容。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学生可以掌握药物的基本结构、合成方法与作用机制,为他们今后的药学研究和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药物化学课程内容的更新与拓展同样至关重要。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新型药物的研发与应用日益增多,因此,药物化学课程需要与时俱进,及时引入最新的药物合成方法、药物作用机制以及结构活性关系等方面的内容,旨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使他们能够适应未来药学领域的发展需求。

(二)药物化学课程教学目标

药物化学课程的教学目标主要包括:(1)培养学生对药物分子结构与性质的理解,使他们能够准确描述和解释药物的药效学和药代动力学特性;(2)培养学生掌握药物研发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使他们能够进行合理的药物设计和合成工作;(3)培养学生具备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药物化学课程的学习,他们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药物设计和合成中的问题;(4)培养学生的科学研究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使他们能够在团队中有效地合作完成药物研究项目;(5)培养学生具备较强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通过实践与理论相结合的教学方法,旨在使学生在药物化学领域具备扎实的专业素养和实践能力,为其未来从事相关行业工作和研究奠定坚实的基础[7]。

(三)药物化学课程教学方法

药物化学课程的教学方法是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它直接影响着学生对于药物化学知识的掌握和应用能力。在教学中,传统的讲授式教学常常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因此需要引入一些创新的教学方法。

首先,可以采用案例教学法,通过真实案例和实际问题来引导学生学习,帮助他们将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结合起来。其次,可以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法,让学生在小组中相互交流和合作,共同解决问题,提升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此外,还可以采用互动式教学法,通过互动答疑、讨论和实验操作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

总之,药物化学课程的教学方法需要多样化和灵活性,以适应学生的不同学习需求和提高教学效果。只有通过不断探索和创新,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和职业发展。

三、思政教学在药物化学课程中的重要性

(一)思政教学的意义

首先,思政教学有助于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社会责任感,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和职业操守。其次,思政教学有助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竞争力[3]。再次,思政教学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励学生不断进取,成为有理想、有责任、有担当的社会栋梁。最后,思政教学能够促进学生与教师之间的有效互动与交流,构建和谐、尊重、平等的教育环境,从而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发展机会和平台。因此,思政教学在药物化学课程中的意义不可忽视,应该在实际教学中加以重视和实践。

(二)思政教学与职业道德培养

通过思政教学,学生能够深刻理解药学行业的伦理道德要求,从而树立正确的职业道德观念,培养良好的职业操守和强烈的责任感。在药学领域,医德是最基本的职业要求,药学人员应当恪守医德,将患者的生命和健康放在首位,忠实履行自己的职业责任。在职业中,药学人员还需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包括诚实守信、尊重患者隐私、保守患者信息等方面。通过思政教学,可以为学生提供相关的职业伦理教育,帮助他们在从业过程中做出正确的道德选择,使得药学行业更加规范和健康发展[4]。

(三)思政教学与学科素养提升

思政教学是培养高职药学专业学生综合素质和道德修养的重要途径,其在药物化学课程中起着关键作用。通过思政教学,学生能够提升自身学科素养,加深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同时,思政教学还可以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实践活动,锻炼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因此,在药物化学课程中,应该注重思政教学与学科素养提升的结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其未来职业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5]。

四、CDIO教学模式在药物化学课程中的应用

(一)任务驱动学习

任务驱动学习是CDIO模式的核心理念之一,旨在通过设定具体任务和项目,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和思考。在药物化学课程中,任务驱动学习可以体现为设计一个新药分子结构、解决一个实际药物设计中的难题,或者开展一项与药物化学相关的研究项目。通过任务驱动学习,学生能够有机会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中,同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习积极性,并促进团队协作和交流能力的培养。在实施任务驱动学习过程中,教师应该明确任务目标和要求,指导学生合理分工,监督学生的学习进度,及时给予反馈和指导。通过任务驱动学习,可以有效提升学生在药物化学领域的综合素养和创新能力,为其未来的职业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6]。

(二)设计和实施项目

在CDIO教学模式下,设计和实施项目是药学专业药物化学课程中的重要环节。项目设计需要结合课程内容和学生实际情况,确定项目的主题、目标和任务。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和兴趣,设计不同难度和形式的项目,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内在动力。

在项目实施阶段,学生需根据项目要求开展独立或合作的学习活动,通过团队协作和实践操作,培养其实际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教师需要及时给予指导和反馈,帮助学生克服困难和解决问题,确保项目的顺利完成。

通过设计和实施项目,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还能够促进学生的思维能力发展和团队合作精神的培养。因此,在药物化学课程中,设计和实施项目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专业能力,实现教育教学目标的有效达成[7]。

(三)控制和指导学习的过程

控制和指导学习的过程是CDIO教学模式中的关键环节,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教师应该明确学习目标和任务,并向学生传达清晰的学习要求和标准,引导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和学习计划。其次,教师应及时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对学生的学习进度和质量进行监督和评估,以便及时发现并纠正学习中的问题。再次,教师要根据不同学生的学习情况和需求,采取个性化的指导方式,帮助学生解决学习困难,提高学习效果。此外,教师还应通过多种教学手段和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学习过程,从而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最后,教师要定期组织学生进行学习总结和评价,帮助学生反思学习过程,促进学生的学习自我管理和学习自我提高。

综上所述,控制和指导学习的过程对于提高药物化学课程教学的效果和质量具有重要意义,教师需要精心设计和组织学习过程,引导学生有效学习,实现教学目标[8]。

(四)CDIO导向的教学模式框架

CDIO教学模式分为四个阶段:构思阶段、设计阶段、实现阶段、运作阶段。基于以上四个阶段,我们融入课程思政内容对药物化学课程进行探究,构建教学模式框架。

第一阶段构思,首先确立教学目标包括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思政目标,对教学重难点进行剖析,并对教学内容进行整合。我们引导学生认识到,药物化学是一门综合性学科,其研究范畴不仅限于药物结构的记忆,还包括药物的性质、临床应用等方面,在讲解过程中始终围绕“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决定应用”的核心思路。第二阶段设计,我们注重引导学生从实际需求出发,对所学药物按照药物的开发流程进行初步规划。学生不仅需要掌握药物的化学结构对其稳定性及生物效能的影响,还需探索降低药物的潜在副作用的方法,在项目内容设置中融入职业道德要素,如用药安全性指导及与患者的沟通技巧等。第三阶段实现,通过各种教学活动,“课前—课中—课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在课堂教学中采用案例教学法及任务教学法等,注重讲解实验室使用规范及实验室安全教育,培养学生对待科学的严谨性。通过介绍医药企业真实的药物研发过程,学生能够更深刻地理解药物研发的科学性和创新性,进而培养科研精神。此外,学生还通过参加专业社会实践活动,如药物知识普及、健康咨询等社会活动,参与社区服务,提高实践能力。第四阶段运作,课程结束时,我们引导学生进行职业规划,强调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的重要性,以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念。通过课程的总结与反思,我们着重强调药物化学专业对社会进步的贡献,帮助学生认识到自己未来职业的社会价值,从而增强其职业荣誉感与使命感。(见图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