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化教学模式在非遗项目教学中的实践运用

作者: 刘亮亮 代红兵 顾芳 王井明

多元化教学模式在非遗项目教学中的实践运用0

[摘           要]  以云南体育运动职业技术学院为例,探讨多元化教学模式在舞龙舞狮非遗项目教学中的应用,分析其对提升教学效果、增强学生实践能力以及促进非遗传承的重要作用,提出了一系列针对非遗项目教学的多元化教学策略,并对其效果进行了评估。结论表明,多元化教学模式在非遗舞龙舞狮项目中的应用显著提升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参与度、独立思考能力、协作能力,以及对非遗项目的理解和认识,有效促进了师生互动和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为非遗的传承培养了新一代的传承人,创造了积极主动和全面发展的学习环境。

[关    键   词]  非遗项目;舞龙舞狮;多元化教学模式;教学实践;文化传承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5)08-0085-04

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文化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保护与传承是文化教育的重要任务。多元化教学模式通过结合不同教学方法和手段,为非遗项目的教学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1,2]。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教师注重学生技术和技艺的提升,但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文化传承、身份认同、学习效果以及多元化发展等方面的需求。为了提高非遗项目在校园教学中的效果,国家加大了对大学生体育教学中融入非遗内容的重视程度,并推动了非遗进校园的教学部署[3]。这一改革坚持与时俱进的原则,以实现教学现代化,进而发展出能够整合多学科知识的多元化教学模式。在非遗进校园教学中,多元化教学方法得以应用,并与自我效能价值理论相结合,旨在提高教学效果。这种多样化的教学模式在教学中扮演着关键角色,它不仅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还对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产生积极影响,有效提升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参与度,对非遗进校园教学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4]。

一、多元化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

多元化教学模式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强调个体差异和自主学习,并倡导协作和社会性交互的教育方法。它认为知识是通过学习者在特定情境中的意义建构获得的,而非仅仅通过教师的直接传授[5]。在这种模式下,教师转变为引导者和情境创设者,负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组织和调控课堂,以促进学生的主动参与和知识内化。多元化教学模式还注重学生之间的合作,通过小组活动和团队配合,让学生在协作中提升学习动机和合作能力。它通过课前测试和问卷调查等方式了解学生的个性和需求,将学生分为不同层次,以便更有针对性地设定教学目标和内容。这种个性化的教学方法能够增强学生的内在尊重感和认同感,从而有效提升学习动机。

此外,多元化教学模式还强调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社会性交互作用,认为这是教学顺利开展的关键。教师需要选择合适的教学方式和方法,有效调控课堂情境,引导学生自主完成知识的构建过程。通过这种方式,学生能够在原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主动建构新的知识经验,达到“跳一跳,摘桃子”的学习效果,形成自己独特的知识结构。多元化教学模式强调教学方法的多样性和灵活性,以适应不同学习者的需求。在非遗项目教学中,该模式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教学的互动性和实践性。

二、非遗项目教学中多元化教学模式的实践

多元化教学模式在实践中的基础在于打破传统的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转而采用以学生为中心的方法,强调个体差异和自主学习的重要性。这种模式要求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递者,更是课堂的组织者和引导者,需要具备教育科研能力,能创造性地解决教学中的问题。在非遗进校园项目教学中,这意味着教学目标应从单一的统一标准转变为层次化和个性化的目标,以适应不同学生的需求。教学内容的多样化、教学方法的创新以及教学环境的真实化都是多元化教学模式的关键组成部分[6]。此外,教学中心的变迁,从知识中心、教师中心到学生中心,体现了教学模式的深层次转变,强调学习成效的实现和以结果为导向的教学设计和实践。在这种模式下,学生被鼓励从被动接受知识转变为主动学习,通过协作和意义建构积极参与知识的构建过程。多元化教学模式旨在培养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和创新意识,以适应社会的需求,并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一)项目化教学的应用

项目化教学通过将非遗项目融入具体的教学项目中,使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和掌握非遗知识和技能[7]。云南体育运动职业技术学院非遗项目化教学应用实践以学生为中心、以成效为本,项目课程强调在教学过程中实现知识与实践的结合,培养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和创新意识。在非遗项目舞龙舞狮教学中,要求教师深入思考学生的需求,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并通过多元化的教学目标设计,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和舞龙舞狮团队合作。

在项目化教学中,首先是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要求教学过程的设计与教学目标保持一致,确保教学活动、学习过程和评价方式相互协调。教师通过对不同专业背景学生的课前摸底,有针对性地分组编排,让学生在模拟训练环节中比较分析不同组的表现优化教学过程。这种教学设计不仅关注学生的被动学习,更注重激发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通过引入课程思政内容,包括文化传承、励志教育故事、非遗传承人事迹等多方位的激励,提升学生对非遗文化的传承与认同。

课程评价方面,项目化教学倡导多元化的评价体系,包括评价主体的多样化、评价内容的综合性、评价方法的多样化。这种评价体系不仅关注学生的非遗技能,还涵盖身体健康、体育文化素养和道德素质。教师通过建立由非遗传承人、评价专家、教师、学生和教学管理人员组成的评价组织,科学设计和实施评价,并对课程实施过程进行监控和调整[8]。

此外,项目化教学还强调“教、学、评一致性”,即教学目标、学习过程与评价方式的一致性。这种一致性要求教师在教学设计中倒推起点,以终为始,确保教学目标的实现[9]。在非遗项目舞龙舞狮教学中,通过分层递进计分形式、奖励分和免试等方式实现,以调动学生的学习动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通过这种方式,项目化教学能够很好地满足学生的需求,提高非遗项目教学质量,实现教学目标的全面达成。

(二)现代学徒制育人新模式

现代学徒制育人新模式的目标是通过与非遗传承基地等社会机构的紧密合作,将非遗项目引入校园,实现教学与实践的深度融合,培养具有非遗技艺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同时企业可以从中选拔合适的人才作为企业用工[7]。这种模式旨在通过工学交替、双导师制和个性化培养,提高教育的适应性和灵活性,同时注重学生的主动性和参与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为其未来的职业生涯做好准备。

在教学实践方面,非遗舞龙舞狮项目现代学徒制模式采用师带徒工作坊模式教学,将非遗项目作为教学内容,学生在完成工作的过程中学习相关知识和技能。这种模式强调学生的主动性和参与性,使学生在实践中深入理解和掌握非遗技艺。学生在企业中进行实习实训,通过实际参与非遗项目的传承和推广活动,提高自身的职业技能和就业竞争力。此外,学校与企业共同制订教学计划和考核标准,确保学生能够在企业环境中学习和实践。

在评价方面,现代学徒制育人新模式建立了与企业需求相适应的评价机制,不仅评价学生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还评价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职业素养。这种评价机制有助于学生全面了解自身的优势和不足,为未来的职业生涯做好准备。通过建立多方参与的考核评价机制,引入第三方评价机制,对学徒轮训岗位群进行技能达标考核,确保学徒能够掌握必要的职业技能,并能够适应未来的工作环境。非遗舞龙舞狮项目现代学徒制育人新模式通过与企业合作,将非遗项目融入教学过程,实现了教学与实践的紧密结合,通过项目化教学、工学交替和个性化培养,提高了教育的适应性和灵活性,同时也为非遗项目的传承和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三)虚拟仿真教学实践

非遗项目舞龙舞狮的虚拟仿真教学实践育人新模式的应用实践,通过现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和虚拟现实技术,将非遗项目融入人才培养方案中,实现教学与实践的深度融合[8]。通过构建虚拟仿真实验室和教学平台,使学生能够在不受时间和地点限制的情况下接触和学习非遗技艺,从而有效地扩展了非遗传承的广度和提升了传承速度。

在教学实践方面,虚拟仿真技术创造了沉浸式的学习环境,使学生能够通过视觉、听觉和触觉等多种感官体验,深入理解和掌握非遗技艺。通过模拟真实的非遗传承场景,学生可以在虚拟环境中进行实践操作,获得与现场教学相似的学习效果。此外,虚拟仿真技术还能够模拟高危或难以再现的教学场景,如舞龙舞狮中的大跳、坐头、穿腾、翻滚等动作,既保障了学生的安全,又保证了教学质量。这种模式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还使非遗舞龙舞狮项目教学更加生动和有效。

在评价方面,虚拟仿真教学实践育人新模式采用了多元化的评价体系,不仅评价学生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还评价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职业素养。通过虚拟仿真平台,教师可以实时监控学生的学习进度和技能掌握情况,及时提供反馈和指导。此外,虚拟仿真技术还能够记录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操作细节,为教师提供丰富的教学数据,有助于教师更准确地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并据此调整教学策略。虚拟仿真教学实践育人新模式通过提供沉浸式、互动性强的学习环境,不仅提高了非遗教学的效果和质量,还拓宽了非遗传承的途径和范围,为非遗的保护和传承开辟了新的道路。

三、多元化教学模式在非遗项目教学中的效果评估

本研究在云南体育运动职业技术学院2020级、2021级、2022级民族传统体育和体育教育专业学生中随机选取了120名学生,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进行了三轮实验。实验组采用了多元化教学模式,包括项目化教学、现代学徒制、虚拟仿真教学等,而对照组则采用传统教学模式。通过对比两组在非遗舞龙舞狮项目课程中的教学效果,发现多元化教学模式能够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热情和学习效果。实验结束后,通过测试和评估分析不同组别的课程成绩、学生态度以及舞龙舞狮技能掌握情况,进而验证多元化教学模式的有效性。为了评估教学效果,研究结合了形成性和终结性评价,通过问卷调查和统一的实践考试收集主观和客观数据。问卷调查包含五个问题,每个问题满分为100分,用以反映学生对教学模式的体验和理解。所有数据使用SPSS 22.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通过独立样本t检验检测组间差异,以P值小于0.05作为统计学意义的判断标准。

根据问卷调查结果(表3)可知,多元化教学模式的综合评价得分高于传统教学模式(t=9.02,P<0.05)。具体而言,在学习兴趣和独立思考能力(t=7.01,P<0.05)、学习能力和协作能力(t=6.12,P<0.05),以及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沟通和课堂气氛(t=5.47,P<0.05)这几个指标上,多元化教学模式的结果均明显高于传统教学模式。从表4最终评分结果可以看出,多元化教学模式实验组学生通过率为98.1%,传统教学模式对照组学生通过率为97.3%(P=0.186),两组数据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在考试成绩方面,多元化教学模式实验组明显优于传统教学模式对照组,两组数据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703,P=0.029)。

综合数据表明,采用多样化教学模式的非遗舞龙舞狮课程在实践中取得了更优的教学效果,学生的考试成绩、学习兴趣和独立思考能力均得到显著提升。这种教学模式不仅提高了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和学习动力,还促进了师生间的互动和学生协作能力的提升。通过针对性的任务训练,学生能够在实践中培养自主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教师的及时指导和总结进一步巩固了学习成果。因此,多元化教学方法在非遗舞龙舞狮项目实践中显示出其有效性,能够为学生提供更加积极主动和全面发展的学习环境。多元化教学模式在非遗项目教学中应用效果显著,它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还加深了学生对非遗项目的理解和认识,为非遗的传承和发展培养了新一代的传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