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斯克有意影响美国军事变革方向?
作者: 朱启超今年2月7日,美国硅谷风险投资家、前脸书高管查马斯·帕里哈皮提亚在社交媒体X平台发文称:“美国国会预算办公室报告说,海军计划在未来30年内,每年花费400亿美元(总计1.2万亿美元)购买364艘船,每艘斥资约30亿美元。但如果海军愿意的话,他们其实可以用这笔钱的一小部分来购买一万多架武装无人机,从而实现全球覆盖。”马斯克随即转发并写下评论:“美国的武器项目需要彻底重做。目前的战略是以高昂的价格制造少量武器来应对昨天的战争。除非立即做出重大改变,否则美国将在下一场战争中惨败。”
作为未来高科技产业界风向标和特朗普新政府的“首席红人”,马斯克不是第一次对美军建设改革发表尖锐评论了。早在2019年甚至更早,马斯克就经常成为美军高层论坛的座上宾,也多次公开批评美国防务部门“效率低下”,过度的官僚主义和过时的军事战略损害了国家安全。他近期还在X平台发文说,无人机时代已经来临,但“一些白痴仍在执着于建造像F-35那样的有人作战飞机”。
马斯克眼中的军事变革蓝图
梳理马斯克的批评言论,总体来看,以他为代表的新兴科技企业有意大举进军美国军工业界,并已开始在发展理念、装备技术研发和机制效率改革方面掀起美军改革的新一轮浪潮。
在发展理念上,强调激进式创新。马斯克作为多家高科技企业的创立者或高管,深知科技创新对于驱动军事领域变革的深远意义,认为美军必须抛弃陈旧的发展理念,通过大胆创新甩开对手。2019年11月,在空军协会举办的一次论坛上,主管太空与导弹中心的空军上将约翰·汤普森曾问马斯克“如何才能击败中国”,他不假思索地回答道,“要打败中国,美军必须持续激进创新。”2024年8月,马斯克在西点军校发表演讲,并与西点军校学术委员会主任、陆军准将申恩·里弗斯进行对话。他说,当前的战争已在很大程度上是无人机战争,但各国却通常按照上一场战争的模式备战,而不是为下一场战争做准备。马斯克呼吁美军领导层不要骄傲自满,必须加大对无人机的投资,提升本土生产能力。
在装备技术上,重视颠覆性突破。马斯克标榜的激进创新理念,在装备技术研发方面正在进行多领域的布局,不少科技成果受到美军高层重视,并已在乌克兰危机中得到运用。SpaceX公司开发的民用版本“星链”低轨卫星互联网为乌克兰的战场通信网络提供支撑。“星链”是商用网络,但在未来战争冲突中不依赖地面基站,可提供便捷、高效、低成本、可快速恢复的分布式弹性通信网络。SpaceX正与五角大楼等机构开发“星盾”和“下一代太空体系架构”,建成后将极大提升美国国防和情报机构全球态势感知、战略反导乃至未来太空战的能力。马斯克的人工智能系统、人形机器人等产品也具有广泛的军事运用潜力。以马斯克为代表的美国新型高科技企业正试图通过颠覆性技术创新,向美军提供更多武器装备选择空间。
在效率机制上,试图打破旧格局。美军自诩为“世界上最精明的买主”,但是,军工复合体的制度性内部勾结与腐败的盖子正在被马斯克领导的“政府效率部”不断揭开。美军有着世界上最庞大的“军费蛋糕”,政府—国会—军工企业—游说掮客群体必然形成盘根错节的利益网络,而美国充满创新活力的初创企业或新型高科技企业想要进军防务领域,在旧有格局下并非易事。“捕食者”无人机的制造商美国通用原子航空系统公司敦促“政府效率部”改革五角大楼的合同制度,声称目前的流程过于缓慢,无法有效应对来自别国的威胁。另一家主要国防承包商L3哈里斯技术公司也提出了改进国防采购系统效率的建议,包括消除重复的成本会计标准要求,以及在国防部长办公室内设立一个中央采购部门来管理联合采购项目。


眼前得利、长期受制
美军二战以来有着依靠民间商业创新推动自身改革的传统。从五角大楼近年推行“复制者计划”、加速人工智能在军事领域应用等举措看,美军正加速朝无人化、智能化战争方向进行准备,马斯克的利益近期将会在此过程中得到更多反映。
马斯克是敏锐的创新者、成功的企业家,也是善于营销的商业管理大师,但并不具备军队服役和参与战争实践的经验,他对军事领域改革的理解带有浓重的科技开发和商业炒作色彩,并不完全符合军事领域发展的特点规律,未必能得到美军高层的一致认可。马斯克认为未来战争的核心将是无人机——“无人机将比任何有人战斗机飞得更快、更远、机动性更强,它们能携带更多载荷,且无需加油即可持续更长时间作战。”他的言论在美军内部受到激烈争议:无人机的确越来越先进,但是否真能完全替代有人战斗机?是否意味着未来不再需要研发新一代有人战机?无人机编队在未来空战中是否必然打败有人战斗机编队?至少目前,美国军方高层和智库的主流观点坚持认为,尽管无人机在操控自主性、任务载荷、研发成本和伤亡代价等方面具备显著优势,但传统战斗机飞行员凭借人类在对抗条件下的临机决策、适应调整以及道德伦理判断能力仍是不可替代的,未来空战的本质是日趋复杂危险环境中的人机协作,而非无人机和有人战斗机非此即彼的竞争关系。
马斯克主张的军事改革方向,以及“政府效率部”下一步针对五角大楼和军工领域的举措,必然触及美国庞大军费背后的利益格局。面对上千亿美元的美国防务市场大蛋糕,以及受到乌克兰危机刺激的海外军火市场,美国传统军工领域不会拱手相让,军工复合体背后盘根错节的军队建设理念之争、军种之间的项目之争、党派选区的利益之争将不断浮上台面,各种反腐阻力甚至打击报复料将强势反弹,马斯克进军军工领域的企图从更长角度看最终会受制于自己与特朗普政府的过深关联。
(作者为国防科技大学国防科技战略研究智库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