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果(金)东部的族群宿仇与“血色矿产”

作者: 孙红

刚果(金)东部的族群宿仇与“血色矿产”0
近期,刚果(金)东部局势恶化。图为刚果(金)北基伍省贝尼地区。

自1月底以来,刚果(金)东部冲突骤然升级,反政府武装“M23运动”攻城略地,先后占领东部北基伍省首府戈马和南基伍省首府布卡武,并称要“挺进金沙萨,推翻齐塞克迪政权”。

刚果(金)本轮冲突根源与历史上的多次武装冲突相似,主要在于殖民时期遗留的错综复杂的族群矛盾以及各方势力对刚东部矿产资源的争夺。目前,由于冲突各方利益诉求存在根本性分歧,国际社会多方斡旋均未能成功促和,地区局势持续动荡,冲突外溢风险居高不下。

历史的重演

刚果(金)所处的大湖地区是非洲族群矛盾最尖锐、矿产资源争夺最激烈的地区。历史上该地区曾爆发多次大规模武装冲突,例如1994年的卢旺达大屠杀、1996~2003年的两次刚果战争以及2008~2013年的多轮反政府武装与政府军冲突等。部分战争甚至升级为地区性大战,如1998~2003年第二次刚果战争就有地区九国被卷入,还有多支武装组织参战,这次战争也因此被称为“非洲版世界大战”。

殖民时期埋下的族群矛盾是刚果(金)东部冲突难以平息的核心症结。19世纪末起,比利时开始对目前刚果(金)、卢旺达等国所在地区进行殖民统治。殖民者肆意地人为划定边界,强制将卢旺达等地的劳动力迁移到刚果(金),迫使他们从事橡胶采集、采矿等经济活动。同一族群被迫分散居住于不同国家,为后殖民时代的跨界族群矛盾埋下了隐患。例如,刚果(金)东部的图西族人大多是在殖民时期从卢旺达迁徙至此定居的。刚果(金)独立后,特别是在蒙博托的独裁统治下,图西族人的社会地位急剧下降,他们甚至被剥夺国籍,面临被强行驱逐的困境。1994年卢旺达大屠杀事件后,大量胡图族武装分子逃离至刚果(金)东部地区,并对当地的图西族进行报复。1996年卢旺达和乌干达正是以“保护图西族人”为由支持刚果(金)叛军推翻蒙博托。除此之外,刚果(金)东部2008~2009年“保卫人民国民大会”叛乱、2012~2013年“M23运动”首次叛乱均是由刚政府军中的图西族官兵发动,以保护刚东部图西族免受胡图族武装迫害为“使命”。

除族群因素外,资源争夺也是刚东部冲突长期化的核心因素。刚果(金)被誉为“非洲资源宝库”,其东部和东南部地区矿产资源极为丰富。北基伍省和南基伍省尤其以金矿、锡矿、钶钽铁矿等资源闻名,这些资源在全球电子、航空航天产业链中扮演着重要角色。长期以来,刚东部地区的武装组织控制着矿区,通过开采和走私矿产谋利。联合国2024年发布的一份报告指出,“M23运动”控制了刚东部最大的钶钽铁矿所在地鲁巴尤,据估计该组织每个月至少从中获得30万美元的收入。

各方利益诉求存在根本分歧

从当前各方力量对比看,“M23运动”占据了一定的军事优势。刚政府军虽然有联合国维和部队、亲政府民兵组织和南部非洲发展共同体部队支持,但仍然无法阻遏“M23运动”的攻势。与此同时,与2012~2013年首次叛乱相比,“M23运动”此次与17个刚果(金)反对党和九个武装组织联手组建政治组织“刚果河联盟”,在刚果(金)国内获得一定的政治支持。随着战场优势的巩固,“M23运动”的诉求发生微妙变化,已从要求刚政府履行2013年和平协议,转变为追求更广泛的地缘政治目标,例如寻求以政党身份参与国家政治生活,并试图将领土和矿产资源控制合法化。

除了“M23运动”之外,卢旺达作为冲突的关键方,其核心诉求能否得到满足也将直接影响冲突的走势。根据卢旺达官方立场,其首要诉求就是希望刚果(金)政府彻底清剿在刚东地区活跃的反卢旺达叛军组织“卢旺达解放民主力量”。该组织主要成员是参与1994年大屠杀后流亡至刚东部的胡图族武装人员,30年来一直在两国边境地区活跃着,并曾对卢旺达实施跨境袭击,被卢视为国家安全的“头号威胁”。卢旺达与刚历届政府曾多次达成联合打击该组织的共识并签署协议,但在卢旺达看来,刚政府始终未能严格执行,在“有意纵容”该组织。卢旺达还要求刚政府与“M23运动”直接谈判,以满足该组织参与刚政治生活的诉求。这一诉求反映出卢旺达希望在边境地区建立“缓冲地带”,以最大限度减少来自外部的安全威胁。

刚果(金)政府则指责卢旺达支持“M23运动”,试图以此控制北基伍省的矿藏并牟利。“M23运动”在2023年被刚列为“恐怖组织”,此次刚政府姿态强硬,坚决拒绝与其直接谈判,并将卢旺达和“M23运动”撤军作为任何形式和谈的必要前提。与此同时,刚国内民族主义情绪高涨。戈马失守后,首都金沙萨曾爆发大规模游行示威,声援政府军前线作战。刚总统齐塞克迪自2018年执政以来就把解决东部安全问题作为首要任务,若妥协退让将会失去民心,甚至引发无法挽回的政治后果,这是他及其政治盟友最不希望看到的。

地区性战争风险迫近

国际社会高度担忧冲突升级风险。在可能导致冲突风险外溢的诸多因素中,外部力量的介入尤其是地区国家的立场尤为重要。

布隆迪与刚果(金)和卢旺达接壤,但与卢旺达龃龉不断,尤其是2015年布隆迪曾发生未遂政变,布政府指责卢旺达是幕后的“始作俑者”,两国关系一度降至冰点。2021年以来,布隆迪向与刚果(金)东部接壤的地区派兵,以打击在边境地区活跃的反布隆迪武装组织,目前派兵规模近万人。自“M23运动”叛乱以来,布隆迪认为自身安全也受到威胁。今年初战事升级后,布隆迪在刚驻军开始协助刚果(金)政府军打击“M23运动”。

乌干达曾两次卷入刚果战争,与卢旺达关系也磕磕绊绊。2021年12月起乌干达向北基伍省派兵,与刚果(金)联合打击在该地活跃的反乌武装组织“民主同盟军”。在“M23运动”叛乱再起后,乌干达曾参与多边斡旋促谈,始终未深度介入。但联合国报告也曾指出乌干达“支持‘M23运动’”,乌政府对此坚决否认。联合国、非盟和各次区域组织均呼吁尽快停火和谈,法、英、德等国还谈及要对卢旺达进行断援、制裁等。

复杂的历史背景,叠加族群矛盾、矿产资源争夺和外部势力介入等因素,致使刚果(金)似乎陷入了无法摆脱的冲突轮回。随着此轮冲突外溢风险迫近,有可能发生更大规模的人道主义危机。联合国数据显示,冲突已致超600万人流离失所,仅戈马陷落后就有至少2900人死亡。国际社会必须高度重视,尽快采取行动推动冲突降级。

(作者为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非洲研究所副所长、副研究员)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