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泰一家亲,合作筑新局
作者: 雷小华2月5日至8日,泰国总理佩通坦在中泰建交50周年暨“中泰友谊金色50年”之际正式访华。这是她就任总理后首次访华。双方达成“人民吃用无忧、人民安全、面向未来”的重要共识,决心加强以人民为中心的中泰合作。笔者认为,在这一精神指引下,两国今后可以聚焦提升农产品质量、打击跨国电诈犯罪和深化人文领域交流这三大领域,全力推进中泰命运共同体建设。
合作提升农产品质量
农产品尤其是大米和新鲜榴莲是泰国主要的出口商品,但近期发生了泰国榴莲农残超标的事件,仅2025年春节前被中国海关退回的新鲜榴莲就达100多个集装箱,泰国出口商损失达1亿元人民币,这暴露了泰国农产品质量监管体系存在生产环节监管漏洞与标准执行偏差、检测体系与执法能力不足、国际合作与标准对接滞后等问题,但也为两国加强专项交流与合作提供了契机和动力。
令人欣慰的是,为维护泰国农产品形象和重拾中国消费者信心,佩通坦总理访华时表示其政府已下令加强控制和监管,以确保中国消费者获得高质量的泰国产品。两国相关部门签署了泰国农产品输华议定书、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合作框架协议和中泰“经认证的经营者”互认安排等文件,以进一步促进中泰农产品贸易发展。
可以期待,为确保中泰人民吃用无忧、互利共赢,两国今后将建立统一的农产品标准与检测互认机制,推动涵盖农残、超标化学品、风险分类等标准的对接统一,在边境口岸共建区域性检测中心与技术共享,缩短检测周期,实现数据实时共享,努力减少标准不一致和重复抽检对农产品扩大出口的影响。同时,两国也有望强化技术赋能与全链条溯源管理,推广智慧农业与绿色生产,帮助泰国农民降低对化学农药的依赖,合作构建跨境溯源体系,实现从种植、加工到出口的全链条数据透明化。
相应深化区域多边协作与能力建设必不可少,为此,双方可依托澜湄机制与《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联合老挝、缅甸等国开展跨境农残治理专项行动,协调区域检测标准与执法流程,合作加强农残风险宣传和农药使用规范培训等,提高行业整体规范化水平。
携手打击跨国电信诈骗
泰国是中资企业“走出去”的主要目的地和中国游客境外游的热门目的地。1月1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外交部长王毅在北京会见东盟十国驻华使节时强调,近期在泰缅边境一带连续发生网、赌、电、诈恶性事件,威胁并伤害中国等各国公民的切身利益,需要引起高度重视,希望相关国家负起责任,采取强有力措施,坚决打击网赌电诈,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绝不允许犯罪分子逍遥法外。
为表明打击电诈网赌等跨境犯罪活动的决心,佩通坦总理访华期间介绍,泰国政府已下令对泰缅边境五个地区采取断电、断网、断油的“三断”措施。作为此程的重要成果,两国承诺在执法合作中加强协调,相关部门还将成立联合工作组,以进行更有效沟通和打击电诈等跨境犯罪。3月3日新华社记者从公安部获悉,中缅泰有关部门开展了一系列联合打击跨国电诈犯罪行动,成功遣返缅甸妙瓦底地区中国籍涉诈犯罪嫌疑人620余名。
为保持打击电诈犯罪的高压态势和彻底铲除电诈等跨境犯罪恶疾,提升区域治理成效,中泰两国有必要继续深化双边执法合作,包括联合推动成立澜湄国家情报合作中心,实时交换电诈网赌犯罪情报信息;建立跨境联合执法机制,强化信号追踪与网络取证、无人机巡查与热成像监控等技术运用,提高跨境执法效率,等等。同时,深化区域多边联动,以中泰双边共识为基础,联合澜湄国家建立打击跨境电诈网赌响应机制,统一量刑标准与引渡条款,联合施压缅甸地方武装,将电诈清理与边境贸易、边贸口岸开放、恢复供水供电供网等挂钩。此外,中泰还可深化技术赋能与公众教育,联合制作多语种反诈宣传资料,通过社交媒体向青年群体精准推送,提升公众反诈意识。

以人文交流促进两国亲情
人文交流是中泰关系的基石,“人”才是中泰关系的未来所系。2月6日,习近平主席在会见佩通坦总理时指出,中泰友好传承千年,“中泰一家亲”历久弥新。
当前,中泰在科技创新领域合作不断深化,在文化、教育、旅游等人文交流领域取得显著成效,为中泰合作不断注入新动能。佩通坦总理访华时亦表示,人民是推动国家和两国关系未来发展的重要力量,泰国愿意与中国促进文化交流,支持高质量、新型旅游合作,加强人才培养、新闻媒体等重点领域交流合作。
高质量、新型旅游合作已成为中泰旅游合作的重要趋势。双方致力于推动旅游合作向可持续性与环境友好型方向发展,注重深度文化体验,提升数字化与智能化服务水平,强化安全保障与应急管理能力,并积极拓展多元化与创新性旅游产品。未来,双方可投入更多政策资源,共同开发更多生态旅游项目,制定环保旅游标准,举办更多文化交流活动,开发更多文化主题旅游产品,积极建设智慧旅游平台,推动普及数字支付,建立联合应急机制和安全管理等措施,以增强游客对当地文化的认知和参与感,提高旅游服务质量,提升旅游产品的吸引力和竞争力,不断扩大互利共赢。
双方也有必要以人才培养为抓手,深化高等教育、职业教育合作,推动加强青年职业技能等交流,并在企业投资与产业升级领域加强协作,协同提升人力资源素质。两国还可在新闻媒体、广播影视等方面加强联合报道、节目制作和人员培训等合作,积极引导公众消除偏见与误解,营造良好的民间交往氛围,增进人民尤其是青年之间的了解,巩固友好关系。
抓住并突出了“人”这个核心要素,也就切中了未来中泰关系不断跨越发展的主要合作点。相信在两国政府的共同努力下,中泰命运共同体的根基一定会不断得到夯实,两国关系的路一定会越走越宽。
(作者为广西社科院东南亚研究所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