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为资本角力场的英超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文 / 颜强)
( 5月10日,2008~2009英超第36轮,切尔西客场4比1胜阿森纳的精彩瞬间 )
2002年一个初秋的清晨,保罗·阿尔德里奇很客气地让我们坐上他的美洲豹轿车,飞快地驶向伦敦东北角的西汉姆联队训练基地。能得到俱乐部首席执行官这样的礼遇,确实让我相当意外。当时我通过伦敦一位著名的足球经纪人联系上了阿尔德里奇,事后才明白阿尔德里奇为什么如此谦恭——“他们早就想卖掉这个俱乐部了。”那位经纪人对我说。2002年底,尹明善也到厄普顿公园球场转上了一圈,BBC马上发出“中国红色巨商意欲收购西汉姆联队”的新闻。2003年底,徐明在和曼联谈判董方卓转会案时,也曾造访厄普顿公园,他昂首挺胸走进西汉姆联队,和阿尔德里奇一照面就问:“你们这个俱乐部价值多少钱?”
2008年深秋,伦敦正中心的兰德马克(Landmark)酒店,一个身材矮小的老者不停逡巡于大堂,和他会面的人物形形色色,你很容易猜出这些人的身份——银行家、律师、政客、投机商、经纪人和掮客。这个身材矮小的美国老者,就是利物浦俱乐部的两个美国老板之一的小乔治·吉列(George N. Gillett Jr.)。他对我说:“不,我绝对不想放弃手中的股份,但是我必须为这个俱乐部的前途着想。现在的经济环境大家都很清楚,要想在投资市场上再融得更多资金,每一步都很艰难。”
这几年,英超作为一个资本角力场,发生了很多有意思的事情。2006~2007赛季,西汉姆联队出售给冰岛银行家古德蒙德松,冰岛人在2007年初的转会窗口上大肆投入,花费超过3000万英镑。2009年,次贷风潮席卷每一个角落。西汉姆联队成绩稳定,可是曾经财大气粗的所有者却濒临破产——古德蒙德松是冰岛第二大富豪、Landsbanki银行老板,次贷风潮中,整个银行倒闭,古德蒙德松个人债务在2009年5月已经攀升到3亿英镑,哪怕他把整个西汉姆联队连同厄普顿公园卖掉,也不可能还得起债。
当朴茨茅斯、阿斯顿维拉相继在2006年被俄罗斯商人和美国巨富迅速收购后,英超资本架构的全球化格局已经成型。此后3年,更多英超俱乐部为国际资本集团收购:2007年初,美国商人希克斯和吉列收购利物浦;随后桑德兰为爱尔兰财团收购,2009年5月又转给美国人肖特;2007年夏天,泰国前总理他信收购曼城,又在2008年8月,将曼城转手出售给阿联酋阿布扎比财团;2009年5月底,赛季刚结束,另一个阿布扎比财团收购了同样带有俄罗斯资本色彩的朴次茅斯。
加上2003年俄罗斯石油商人阿布拉莫维奇给切尔西带来的巨大变化,2005年美国家族财团格雷泽父子对曼联的控制,以及更早被埃及商人法耶兹收购的富勒姆,到2009年夏天,20个俱乐部的英超联赛,已经有9家完全被海外投资者所拥有。更重要的是,英超曾经最富有的俱乐部——曼联,曾经购买力最强的俱乐部——切尔西,和现在资本层面上最富有的俱乐部——曼城,都被纳入了这个阵营。利物浦这个英国足球历史上欧战最成功的俱乐部,也为国际资本所有。哪怕是阿森纳,这个被认为最传统的英格兰俱乐部,由希尔-伍德家族三代担任主席的俱乐部,头两号股东也分别是美国人克罗恩科和俄罗斯资本背景的乌斯马诺夫。俄、美两个超级经济体的资本,在英超舞台上,一度形成了对峙的两个资本集团,而在2008和2009年中东财团进入后,英超成为一种四方会战的资本格局:英国本土资本势力,勉强支撑,却越来越难抵挡美、俄和中东势力的攻击。
足球本身的魅力,并不足以说明英超为何能在吸引投资上领先其他欧洲顶级联赛。国际资本市场大量充斥的资本、英超本身的高度商业化和未来高盈利可能,以及英国经济政策的高度开放性,是英超受投资者青睐的3个主要原因。可是在全球经济衰退格局下,国际资本市场的萎缩、英国经济政策趋向保守方向,也在影响着英超的资本吸引力。
在经济危机爆发前,全球经济联动性越来越强,国际资本市场上到处充斥着资金,一定程度上有引发全球通胀的可能。21世纪初能源资源生产要素价格连年猛涨,石油价格的飙升,让阿布等石油富翁的财富在不断升级。充沛的资金总要寻找投资方向,而英国本土资本所有者向来不愿意投资足球,因为在英国人的经济观点中,职业足球绝不是能赚钱的生意,这给外资在2003和2004年第一次大规模进入提供了机会。
英国经济过去20年的转轨过程中,资本市场的开放程度越来越大,自由主义经济政策形成主流,这也让英国在经济危机爆发前成为一个吸引海外投资的重要市场。英超本身的高商业运作水准,对美国投资人有着更强烈的吸引力。就商业化程度而言,高电视收益,是投资者极为看好的高回报部分。格雷泽、阿斯顿维拉的莱纳家族,以及后来控有利物浦的吉列和希克斯,包括阿森纳大股东克罗恩科(NBA丹佛掘金队老板),都有着长年经营美国职业体育的经验。和美国四大联盟相比,英超的商业化程度还可以挖掘,这也是格雷泽父子背负巨债,仍信心十足的原因。
俄罗斯资本的出现,被认为是“收买护身符”的驱动,朴次茅斯前任老板、年轻的亚历山大·盖德马克的背景复杂。1975年出生的盖德马克并没有在苏联解体过程中暴富,他是一个在英国接受教育,并且在英国金融界颇有建树的富豪。盖德马克身上的麻烦,来自于他那个蜗居以色列的父亲阿尔卡迪·盖德马克。老盖德马克在苏联解体前就移民法国,同样因为在苏联解体过程中和寡头们合作,变卖国有资产而暴富,只是老盖德马克从事的许多交易,都被法国政府怀疑为洗钱,因此他后来移居以色列。时至今日,法国政府对他洗钱和涉嫌参与非洲暴力组织武器交易的罪名还没有被澄清。老盖德马克身家在5亿英镑以上,也在以色列拥有足球俱乐部,但小盖德马克宣称自己投资朴次茅斯的钱,和父亲没有任何关系。似乎涉足英超的俄罗斯寡头,或者带有俄罗斯色彩的投资商,身上都有一些难以说明的疑团。
2008年8月31日,就在转会窗口即将关闭前,阿布扎比财团突然全盘收购曼城。这让所有足球投资分析师,立即陷入了一种前所未有的兴奋和忧虑中。当阿拉伯石油巨富,把曼城变成了一个自我扬名的广告牌时,传统足球经济规律被打破了。你不可能再理性地去分析他们完成的和未来可能要进行的转会交易,你不可能再对他们经营曼城俱乐部进行逻辑分析。曼城收购案完成后,埃弗顿老板肯赖特在2008年10月的股东大会上公然承认:“我们需要一个比我更有钱的老板。”对金钱的极度渴望,在这个已经足够奢侈的联赛里,正在如同荒野秋火一样蔓延着。
然而用黄金打造的英超联赛,已经不可救药地陷入了深重资本危机。它的强盛和流行,短期内不会消失,只是来自资本支持的发展基础开始动摇。球迷的高忠诚率和媒体的发达程度,会是英超生存的长远基石,资本刺激的一夜冠军梦想,行将破灭。阿布拉莫维奇对俱乐部支持程度的下降,使切尔西出现下滑趋势。切尔西在2008~2009赛季再度一无所获,在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风暴里,个人财产,尤其是现金流发生严重问题的阿布拉莫维奇,已经没有能力或兴趣像过去那样疯狂投入了。切尔西资本萎靡的迹象,在2008年夏天已经凸现,切尔西的兴盛,标志性人物是穆里尼奥,但所有成绩的取得,都来自于阿布深不见底的钱袋。源头干涸,水流自然不畅,蓝军的命运,跟国际经济环境完全同步。
最惊人的事实,在于目前英超20个俱乐部中,60%的俱乐部老板都乐意出售俱乐部,只是都找不到合适买家而已。“我手里有4家英超俱乐部的代理函,我一家也卖不出去。”凯什·哈里斯说,一脸的无可奈何。
这是欧洲职业体育市场上最著名的投资顾问,过去5年,他参与的案例包括2003年阿布拉莫维奇收购切尔西、2007年他信收购曼城和2008年他信出售曼城。在伦敦金融城,想要买卖足球俱乐部,第一个要找到的,就是这位Seymour Pierce投资银行的主席。
可是哈里斯现在的业务也有些棘手了。2008年11月,他陪同纽卡斯尔联队老板迈克·阿什利在中东跑了一个星期,“开了6次会议”,最终“喜鹊”还是卖不出手。哈里斯只能建议阿什利强撑下去。
对于职业足球投资,哈里斯有着清晰的观点,“富豪的奢侈游戏”以及“精神享受大于物质回报”,都是哈里斯在许多公开场合讲述过的足球投资观念,但他并不是想要阻止资本流入足球市场。“作为投资顾问,我们必须让投资者清楚职业足球市场的概念。”哈里斯说,“这和其他行业的投资理念完全不同。你投资的既是一种经营模式,也是一种社会情感。除非整体经济气候转暖,否则足球投资必然会回归更加理性的观念。” ■
(颜强,《体坛周报》资深记者,著有《英国足球地理》,新作《金球》即将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