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危机的逻辑,困境与平衡
作者:蒲实(文 / 蒲实)
( 6月12日,联合国安理会一致通过1874号决议 )
针对5月25日朝鲜宣布第二次成功进行地下核试验,以及随后连续6枚导弹试射,联合国安理会于6月12日一致通过关于朝鲜核试验问题的1874号决议。决议对朝鲜的核试验予以强烈谴责,并从禁止武器出口,加强对朝鲜可疑船只的非强制性检查,控制国际金融交易等方面加强了对朝鲜的制裁。6月13日,朝鲜做出强硬回应,称绝不可能放弃核计划。6月15日,上万朝鲜军民在平壤举行集会,谴责安理会对朝鲜的制裁决议。朝鲜外务省受委托发表声明说,朝鲜将把对船只检查的封锁视为战争行为,采取坚决的军事对应措施。
“在目前的状况下,核不扩散是国际社会的共同意愿。”中国前驻联合国参赞吴妙发向本刊分析说,“朝鲜一旦突破核不扩散机制,产生缺口,东北亚的核平衡就被破坏,世界将陷入新一轮的核军备竞赛,这是中国选择与国际社会站在一起的原因。”“但联合国决议的某些关键性条款仍然没有强制力,为成员国在执行中留下了斟酌空间。”美国布鲁金斯学会东北亚政策研究中心的理查德·布什(Richad C. Bush)在接受本刊采访时评价说,“它降低了美国及其盟友的要求,但体现了五国共同的政治意愿。与朝鲜半岛无核化相比,中国对东北亚地区稳定有更优先和深切的关注。”2006年第一次朝核危机后,“联合国1718号决议的制裁矛头更准确地指向核试验、导弹发射活动,而不是朝鲜人民。”中央党校国际战略研究所张琏瑰教授对本刊说,“这一次是更详尽的规定。”
“六方会谈”建立在假设朝鲜有可能放弃核计划的前提之上。目前看,“朝鲜把拥有核武器和强大的国家军队,即‘先军拥核’作为战略选择,不会放弃核计划”。吴妙发分析说,“六方会谈的前提暂时看不存在了,但六方会谈的通道仍保持开放”。吴妙发说:“从长期看,六方会谈能够让朝鲜通过外交手段获得现实利益,这包括朝美关系正常化、经济援助、韩日政府改变对朝鲜的强硬政策等。理性国家应当权衡利弊,这也是这个机制有效运作的基本逻辑。”美国智库兰德公司东北亚分析师布鲁斯·本尼特(Bruce Bennett)则向本刊分析:“对朝鲜来说,它从导弹发射中得到一系列好处,包括维护政权、威慑美国,并在六方会谈重启时从谈判中得到更多援助,而它的成本只有难以有效执行的制裁。实际上,中止六方会谈对朝鲜没有成本,而重新回到六方会谈有利可图,因此它仍有可能回到六方会谈。”“如果向美国和国际社会示弱的政治代价过大,朝鲜会威胁对制裁行为做出军事反应,情况会很危险。”
“但是,游戏已经改变。”理查德说,“最终,朝鲜认为美国力量的存在造成了它根深蒂固的不安全感,而且无处获得安全保障,它选择了追求核能力,就像‘冷战’时的英国、法国和中国发展核武器的选择一样。”美国史汀生中心东亚研究员荣贝格(Alan D.Romberg)则坦率向本刊分析,美国政府曾对朝鲜判断和策略失误,“1994年美朝协议框架为朝鲜提供了安全保障,但实施缓慢。2002年,美国发现平壤有离心分离机,布什政府停止了与朝鲜谈判,把朝鲜停止高浓缩铀计划作为重新谈判的前提。我认为,当时布什政府未在让朝鲜放弃核计划上做出谈判努力是一个错误。”
美国目前面临相互掣肘的双重危险。理查德分析:“首先是核技术、燃料物质和核武器扩散到对美国有敌意的国家手中。其次,平壤的核威慑将改变东北亚的安全形势,而美国对其盟友日本和韩国负有安全责任。”“中国对国家利益的排序与美国不同,中国必须考虑国内和朝鲜半岛的稳定,对朝鲜的过度压力可能会造成其政权崩溃,大量难民将流入东北。”莫斯科卡耐基和平基金会专家特列宁(Dmitri Trenin)向本刊分析说:“中国也不愿意看到美国的盟友韩国统一朝鲜半岛,让美国驻军延伸到中国边界。”
理查德说,“奥巴马政府必须保持两种不同的平衡,一方面让平壤知道,挑衅会导致结果;另一方面,保持中美的一致阵线。历史经验表明,朝鲜擅长从其他五国的矛盾中获取利益。因此,回归六方会谈仍然是短期内的最好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