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砖四国”举行首次首脑峰会

作者:徐菁菁

(文 / 徐菁菁)

“金砖四国”举行首次首脑峰会0( 6月16日,俄罗斯总统梅德韦杰夫(右)和印度总理辛格会晤 )

6月16日至17日,全球四个最大的新兴市场国家俄罗斯、中国、印度和巴西在俄罗斯叶卡捷琳堡召开首次首脑峰会,并发表联合声明,呼吁落实伦敦G20金融峰会共识,改善国际贸易和投资环境,承诺推动国际金融机构改革,提高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在国际金融机构中的发言权和代表性。

“第三次G20峰会将于9月在匹兹堡召开。‘金砖四国’需要就该峰会的一些问题做一些预先的沟通。”英国皇家国际问题研究所世界经济项目高级研究员万妮莎·罗西告诉本刊记者。

罗西说:“从去年开始,‘金砖四国’都感到了来自欧美国家市场的压力。”俄罗斯圣彼得堡大学国际经济系副主任瓦丁·卡普斯金向本刊记者分析说:“石油价格的下降使俄罗斯出现了几年来首次预算赤字,而以制造业见长的中国经济受到了欧美市场萎缩的冲击。四个国家都面临着这样的情况:问题不是来自自身而是来自外部,四国峰会的首要目的就是讨论应对和抵御这种冲击的办法。”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世界经济研究所所长陈凤英在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表示,经济危机下,四国具有巨大的合作空间:“面对全球盛行的贸易保护主义,‘金砖四国’需要发出声音。四个国家都有大量的外汇储备,通过合作可以一定程度上应对全球融资出现大的问题。同时,还能够共享应对外部金融经济危机时的经验。”

“四国间的双边贸易发展很快。在过去5年中,中国对欧美出口在大盘中的比例约下降了5%。”陈凤英分析说,“中国出口的增量在印度、俄罗斯和巴西。我国对巴西的双边贸易年增长达20%以上,而对印度与俄罗斯的贸易增长最多时则达到了70%至80%。当中国过于依赖美国市场时,美国经济下滑,中国不可能独善其身。而这些国家间的合作带来的贸易多元就可以一定程度上抗衡单边经济交往带来的风险。”

“要形成合作,需要解决的问题还有很多。”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经济安全研究中心主任江涌告诉本刊记者,“金砖四国”的发展阶段还存在差异,发展优势和资源禀赋也有较大的不同,发展战略和所谋求的世界经济地位也有差异。“俄罗斯和巴西的石油资源丰富,希望石油价格保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而这又是中国和印度所不希望的。印度和中国是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制造大国,而俄罗斯和巴西的贸易保护又相对严重。”江涌分析说。

陈凤英认为,四个国家产业结构优势的不同为合作提供了空间。四个国家的优势产业也可以相互间进行合作。“如果能够消除相互间的猜忌、隔阂就能够形成一个共赢的局面。而峰会正是这样的沟通平台。”

“金融危机把全球金融体系改革问题提上了日程。《联合声明》16点中的4点都是关于这个问题的。新兴市场国家要求在世界经济金融体系的话语权。”陈凤英告诉本刊记者,“现有的布雷顿森林体系没有给予新兴市场国家应得的利益。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总裁来自欧洲,世行的行长由美国人担任。IMF的投票权美国占16.7%,根据85%通过率的规定,只要美国不同意的事情,就不能够推行。中国的GDP比例按市场汇率算已经占到世界份额的7.2%,但我国在IMF的投票权只占3.6%。这就是一个世界经济发展与投票权、领导权不一致。”

“‘金砖四国’期待国际金融体系的改革。”卡普斯金说,“中国已经提出购买500亿美元IMF债券的意向,而俄罗斯和巴西都将购入100亿美元,而以前,巴西是世界最大的债务国之一。‘金砖四国’的积极表现有助于世界经济体系的平衡。从未来看,国际经济领域的决策不应当仅仅由伦敦、纽约或者东京来做出。”“‘金砖四国’拥有世界上最大的外汇储备,中国排名世界第一,俄罗斯第三,印度排第四,他们能够对世界金融的稳定承担更大的责任。”

江涌告诉本刊记者,“金砖四国”还需要建立一个相对完备的合作机制:“G7是发达国家暗箱操作。而G20中各国的发展水平相异,诉求极不相同,对话缺乏效率。新兴大国与发展中国家及发达国家的利益有多种交汇,可以在两者之间发挥纽带的作用,为未来国际对话创造一个较好的条件。未来,在G7和‘金砖四国’之间形成一个新的沟通机制是值得期待的。”■

金砖
峰会
四国
金融
宏观经济
首次
举行
首脑
国外宏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