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字体缩小

字体增大
南京老城保卫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文 / 林培)
近日,来自南京博物院、南京大学、东南大学、省作协等机构的29位专家学者联名向江苏省委、国家文物局、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务院发出《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告急函》,要求停止拆除南京老城南。同样的“集体上书”曾发生在2006年10月2日,南京及全国16位著名学者上书中央,吁请保护南京硕果仅存的明清历史街区老城南。最终,在温总理的干预下拆除暂告停止。然而,仅仅过了3年,拆除卷土重来。
他们在呼吁信中写道:“在安品街,以清代杨桂年故居为代表的多处文物保护单位惨遭拆除,用于房地产开发;在南捕厅,以民国建筑王炳钧公馆为代表的老街区被拆毁殆尽,用于建设‘总部会所’及‘独栋公寓’;在秦淮河西段,以清代北货果业公所为代表的五华里古河房被成片推平,用于建造‘假古董’;在三条营,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蒋寿山故居被擅自拆迁改造,用于打造高档‘会所’;在中华门东,多处明清文保建筑连遭人为纵火,地块用于房地产开发;在三山街,江苏酒家、张小泉刀剪店等多家著名老字号即将在‘危改’中消失……”
原来,拆“文化”是为了搞“开发”,这次规模空前的毁灭性拆迁,是假“改造危旧房”、“加快扩大内需”之名,在所谓“合法程序”下公然进行。
6月5日,北京的调查组来了,要求“立即停止国家文保单位甘熙故居周边拆迁工作,拆迁人员撤离现场。周边建设、规划必须经国家文物局同意,并报经城乡建设部批准”。市府有关部门也爽快表示:“既然老城南改造争议大,那就放慢或者暂停。”这是缓兵之计,还是知错必改?人们仍放心不下。历时3年多的老城南文化保卫战证明,专家学者走出书斋,以道德良知和学术声誉拼力抗争时,总能收获部分或全部的正义。但如果知识和道义的力量,屡在地方权力面前碰壁,只能靠信访直达中央拨云见日,那一定不是一个社会正常的状态。
保卫
南京
老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