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国防法》中的“内外兼修”

作者:宋晓军

新《国防法》中的“内外兼修”01998年3月23日,甘斯勒在新闻发布会上讲解国防问题

2020年末,一位爱好军事并关注国防预算的朋友给我发来了美“防务快讯”网站一篇年终盘点的文章。同时,他就文章中特朗普政府任期4年里国防预算增幅的具体细节向我提出了一个问题:中国会被美国拖入一场新技术主导的“军备竞赛”吗?对此我结合2020年12月26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四次会议修订通过的新版《国防法》给出了我的答案:看看新版《国防法》中的新表述,就会感悟到中国不会被拖入一场新的“军备竞赛”。

先说我朋友提问的由头。2020年12月23日美“防务快讯”网站记者克拉克(Colin Clark)以《2020年最被忽略的国防故事!》为题写了一篇文章。文中一段引用了军事专栏作家汤姆森(Loren Thompson)论述说,特朗普任职4年来国防预算增幅达到了20%,从细分上看,“研发与测试评估投入”增幅最大,为49%(另外“装备采购投入”增加了21%,“训练维持投入”增加了13%,“人员投入”增加了17%),“这使得所有军种都能够开发下一代武器,同时积极追求颠覆性技术,如无人潜艇和高超音速武器……特朗普在4年时间里所做的工作比大多数总统在8年时间里所做的还要多……军方对数字工程等新技术的接受,有可能使美国联合部队在未来许多年里领先于中国等竞争对手”。我的朋友就是看了汤姆森的这些论述后,才向我提问的。

再说我回答的由头。我朋友的提问让我想起美前副防长甘斯勒(Jacques Gansler)在1989年出版的《能负担起的国防》(Affording Defense)一书中的一句话。这句话是:技术进步为彻底改变军队组织结构和军事战略提供了机遇,同时又进一步增加了问题的复杂性。那么如何既解决这段话中提到的“复杂性”,同时又抓住这段话中的“机遇”呢?简单说,在书中甘斯勒给出了两个“前提”:一是要进行可吸收新技术的国防和军队改革;二是要有一个可持续健康发展的经济来维持稳定的国防预算。我认为,若参照上述两个“前提”,中国在“十三五”5年期间进行的国防和军队改革以及“全面小康”目标的兑现,就是在为完善上述两个“前提”打基础。同时中国在2020年10月底召开的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上提出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中,还专门就加快国防和军队现代化提出了两条“建议”,同时特别强调了这两条“建议”与其他经济社会发展58条“建议”的配套关系。而这种“配套关系”恰恰又体现在了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的新版《国防法》之中。

最后我想说一下新版《国防法》中的新表述。在2009年修订的《国防法》“总则”第四条中有这样的表述:国家在集中力量进行经济建设的同时,加强国防建设,促进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而在新版《国防法》“总则”第六条中的新描述是:国家坚持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协调、平衡、兼容发展,依法开展国防活动,加快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实现富国和强军相统一。新版《国防法》不仅将原来的“协调发展”扩展为“协调、平衡、兼容发展”,同时还增加“依法开展”与“富国和强军相统一”这样更清晰、更准确的表述。若通俗地把“富国”比作“内”、把“强军”比作“外”的话,新版《国防法》就是一版避免掉入“军备竞赛”陷阱、不走“国强必霸”之路、追求“内外兼修”的《国防法》。而这与特朗普政府4年来加大国防投入,试图通过发展新武器把本国意志强加于他国的初衷是大相径庭的。

国防军事
中国军情
军事